1.166 大材小用(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836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待回宮,求問蓮妃便知。”程璿答曰。

眾美人雖略顯失望,卻終歸有所,期盼。

再看夫君,一時神遊天外,浮想聯翩。

“聞薊南尹上表,欲擇高陽並文安,居中白地,重立舊縣阿陵。”華貴人柔聲相問:“敢問夫君何意?”

阿陵,前漢置。初屬廣陽郡,後改屬涿郡。今漢建武二年,封任光為阿陵侯,即此。傳四世,曆五侯,後廢,並入鄚縣。稍後,又數度被水淹沒,阿陵城因而荒廢,四野無人,漸為白地。與冀州諸國勘定國界時,悉數劃過薊國。

“未嘗不可。”薊王答曰:“此地,毀於大水。陳長文,重建舊縣。亦是大功一件。”

“如此,高陽、阿陵、文安,足可護易縣周全。”華貴人笑道。

薊王若易縣為京,豈能另易京孤懸國境,無大城守備。鄚縣畢竟稍遠。

“文安縣內十一城,文安、滏陽、北易陽、滹陽、泒陽、沙陽、利豐、臨漳、臨津、平渠、永寧。稻收皆已過半。”薊王居高遠眺,一目了然:“‘荀氏六長’,並‘五子三明一國讓’中‘二子’、‘三明’,為文安十一城令。當真,大材小用。”

“聞,白波、黑山,計有百萬之眾。分置各城中。”甘後柔聲問道:“‘荀氏六長’並‘五子三明’,確有實才。”

“甘後既知‘五子三明’,獨缺‘一國讓’乎?”薊王笑道。

“妾聞,儒宗曾言‘一國讓’,假以時日,必為國之重器。”不料甘後竟知詳情。足見用心。自攜子北上,居於西宮。常借閱瑞麟閣中藏書,對國中風貌,耳熟能詳。

“‘五子三明,一國讓’。”薊王居中斷句,眾人這便醒悟。

“五子之田疇,今為漠北都護府,將兵從事。並將兵長史竇賓,守備冬宮,頗有功勳。為長久計。率舉宗族數百人,遷居北海苦寒之地,營深平險,敞地而居,躬耕自養。漠北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餘家。見漠北部族繁多,不服王化,不明法度。疇又立《薊法》,定相殺傷、犯盜、諍訟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餘條。又製為婚姻嫁娶之禮,興舉學校講授之業,班行其眾,眾皆便之,至道不拾遺。北邊翕(xi)然服其威信,漠北部族,並各遣譯使致貢遺,疇悉撫納。”薊王將田疇功勳,娓娓道來。

薊國官吏何其多也。然薊王信手拈來,如數家珍。明主之姿,何必多言。

“田子泰竟將宗族,悉遷北海。”甘後如何能不慨歎。

“正因田疇,遷宗族遠赴苦寒。與漠北部族,共苦同甘。方令人心歸附。”薊王笑道:“‘五子’才德,知微見著。”

“既有大才,王上當擇機調回國中。”甯貴人進言。

“無妨。”薊王答曰:“年初上報,環北海,有暖泉百眼。隻需善加利用,輸往各城,四季采暖無虞。”

“竟有百眼暖泉。”甘後亦驚呼出聲。

“若鑿深井,當遠不止百眼。”薊王又道:“將作寺,內外嵌套,珍珠釉漿保溫陶管,技藝大成。為夫已遣良匠北上。先前,環北海所造各部新城,年內當可改成溫泉、石炭,二項供暖。”

“暖泉當有大利。”甯貴人亦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