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寧有種乎(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770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薊王必有此問。

“語出隱王陳勝。”馬鳴菩薩,亦知出處。

“然也。”薊王言道:“孤此來,乃為傳‘寧有種乎’之道也。”

“王上之意,老朽儘知矣。”馬鳴菩薩又道:“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孰高孰低乎?”安之若命,語出莊周。馬鳴菩薩,用華夏黃老之說,反問薊王。須知,雖有漢武大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改無為而治。然黃老之術,相傳四百年,經久不息。無論房中術、導引術、煉丹術、神仙術,皆廣有信眾。莊周各安天命之論,絲毫不弱於陳勝寧有貴種豪言。

“於孤而言,天下達義,無有高低。”薊王如實作答:“唯有合與不合,相不相契。莊子亦言,‘有真人而後有真知’。於是乎‘聖王不以名譽加於實效’。真知若何,且觀實效。”

“萬物各爭其時,眾生各安其命。”馬鳴菩薩一聲慨歎。知薊王心意已決。

此亦是自生感慨。即便號稱菩薩。遊曆紅塵,亦是眾生之一。與薊王相會,無功而返。於馬鳴菩薩而言,又何嘗不是“安之若命”。

更何況,薊王一代明主,愛民如子。於身毒列國而言。薊王此來,是福是禍,猶未可知也。

佛門高僧,千載難逢。薊王遂多問一句:“大師為婆羅門,阿育王乃出刹帝利。故能安之若命。然自吠舍以下,首陀羅、達利特二種。饑無食,寒無衣。上無寸瓦遮頭,下無立錐之地。若不禮佛。何以,安身立命。”

薊王乃問出路。

“六道輪回,業果法然(注1)。”馬鳴菩薩答之以佛法。

“王道、佛道,孰高孰低?”薊王問出心中所想。既然身毒四大種姓,等級森嚴。王權與神權,當如何排序。

“如王上所言,且觀實效。”馬鳴菩薩,避實就虛。

“便如大師所言。”薊王遂有定計:“謂‘事無不可對人言’。孤凡有所為,必書於旌旗,公之於眾。大師如何施為,但憑心意。以觀後效,如何?”

“當比博弈。”馬鳴菩薩心領神會。王道、佛道,高低之爭。便在薊王劉備與馬鳴菩薩之間。

“然也。”薊王輕輕頷首。

“老朽敢不從命。”須知。馬鳴菩薩,乃佛滅度六百年後,出世之大乘論師。正如多年前,入貴霜國布道,升座說法。“諸有聽者.無不天悟”。餓馬亦垂淚。薊王此舉,可謂正中下懷。一言蔽之,口舌比刀劍鋒利。

薊王與菩薩,坐而論道之地。後世遂稱“大吉嶺”。漢譯“金剛川”。

馬鳴菩薩重登象輦,引信眾下山。

薊王劉備再入王駕,赴阪上行營。

高阪雲霧繚繞,宛如人間仙境。無怪竹隅女王,擇此地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