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勝算幾何(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072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所謂,勢均力敵,旗鼓相當。能主一州,位列群雄。必有不凡之處。

人力、物力、財力,皆有抗衡之力。

於是乎。彼此謀勢,相互抵消。先前謀劃,還剩幾何,便稱“勝算”。

譬如此番,四家擊袁。通盤局勢,唯徐、兗二州,為最清晰。徐州乃是主謀,兗州乃是旁觀者清。餘下當局者,或多或少,以偏概全。而被四家合力推上前台,長塗二龍,所知最少。

長塗二龍,當真以為。四家擊袁,乃為攻占淮南。逐二袁過江。乃使甄都天子,獨霸關東。且為挽回名聲,急於求成。當真舉州之力,傾巢而出,戰意最濃。劉表多受袁術仰攻。年初又以二百萬斛米,說二袁退兵。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合兵擊袁,亦頗有戰力。四家之中,反倒是徐州,虛與委蛇,戰意最為稀鬆。

奈何,此時荊州牧劉表,卻被蒙在鼓裡。

“袁紹不救袁術,反擊我荊南。”劉表居高下問:“當作何解。”

見無人應答。軍師祭酒禰衡,當仁不讓:“說劉益州伐江東。”

先前,正因劉表遣使撮合,漢中、關東,這才締結兄弟之盟。隻因漢中史侯,坐擁漢水上遊之便。順下擊荊,一日可達襄陽。誠然,劉表遷治,亦為扼守江漢,遠避江東宗賊,並荊南蠻夷。畢竟,時下正處於大河文明頂峰。江南雖稱富庶,卻多蠻夷,不服王化。比起江陵近江,不利防禦。襄陽,扼夏路,守漢水。與北岸樊城,合稱襄樊。既坐擁水陸之便,平原之肥。南北通達,戰略要衝。

唯一所患,便是漢中史侯,順下而攻。正因漢中與荊襄,二分漢水。且劉表又位於下遊,地勢不利。這才一力促成,與漢中聯盟。

既與漢中結盟,劉表遣使蜀中,許以重利,說鎮西將軍劉焉,出牂牁道,以擊江東。料想。絕非難事。

“諸位以為如何?”劉表問計群僚。

“卑下等,附議。”百官皆無異議。

“善。”劉表這便定計。

遂遣鎮南將軍長史蒯良,出使漢中。荊州彆駕蒯越,出使蜀中。料想,二蒯,自當馬到功成。

甄都,太保府。

曹孟德守孝之期未至。然軍情所迫,事急從權。遂開府議。先前不過衛將軍幕府,今為三公公府。司空屬吏有,長史一人,掌司空府諸曹事,秩千石;掾屬二十四人;令史及禦屬,計四十二人。除衛將軍幕府僚屬,曹太保公府幕僚,亦多有並入。再加《求賢令》,唯才是舉。便如先前,曾為張邈、陳宮所惑,濟陰太守吳資、山陽太守毛暉、東平相徐翕並魏種(注1)等,悉數赦免,官複原職。

一時,人才濟濟。

為首二人,司空長史,禦史中丞兼領甄都令荀彧;司空司直,兼領東平相程昱。

另有如從事中郎,兼領任城相衛茲、東郡太守夏侯惇、山陽太守夏侯淵、濟陰太守毛暉、陳留太守李整、泰山太守劉延、東平相徐翕、濟北相鮑信、任城相鄭遂、陳相薛悌、梁相曹洪、沛相曹仁等,悉數在列。

守孝期間。曹孟德,先以荀彧、程昱為謀主,統領參軍治政;又命典農中郎將任峻、典農校尉魏種,組織百姓屯田,征收糧草輜重;再命樂進、於禁統帥親衛。如祭酒任籓、王選、董芬、張京、武周等親信,皆出為一縣長令。

可以預見,兗州必將大治。

“袁紹當何為?”曹孟德高瞻遠矚,問計江東。

司空司直,程昱起身答曰:“袁紹必擊荊南。”

“仲德所言,與我相合。”曹孟德又問:“劉表當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