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 明日稱朕(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52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翌日,天光大亮。

薊王傳召比二千石及以上,國中重臣,專開朝議。

“主公,何其急也?”藪東守樂隱,不解發問。

“未可知也。”遼海守郭芝,搖頭慨歎。

眾二千石守,皆歎氣不止。甄都天子,已遣使北上。不出三日,可達薊都。尊父為太上皇帝,加無上將軍。一日之差,雲泥之彆。今為薊王,乃是大漢藩屬。明為太上,乃大漢之主。試想,還有何人,可定劉備之罪。更有甚者,彼時劉備口出太上皇命。將涉案人等,悉數赦免,永絕後患。

何樂而不為?

昨夜薊王臨幸二宮太皇之事,今日重臣悉知。薊王保全之意,昭然若揭。

不等天子詔書抵達。薊王便傳重臣入宮。聖意若何,呼之欲出。

靈輝殿前。百官列隊。為首國老、王傅、國相、中丞,無有缺席。足見事大。

鐘闕觀,鳴鐘響。殿門啟,早朝始。

靈輝大殿,琉璃枝燈高懸,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列柱鑲銅,攀龍附鳳。前後二柱,竹簾中垂。簾外側席,少府女官、門下屬吏,經由左右偏殿,先行入內。百官列隊上朝,左右側席下拜恭迎。

王駕臨朝。百官下拜。

先開宮膳,君臣同食。

早膳畢,再開朝議不遲。

待百官就位。薊王先言:“甄都天使,明日可至。今日稱‘孤’,明日稱‘朕’。‘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增成考問,雖有定論,卻無量罪。諸公可有疏奏?”

儒宗持芴奏對:“老臣等,已共議量罪。”

薊王欣然言道:“量罪如何?”

儒宗答曰:“首謀曹節已亡,從眾加罪一等。董太皇飲藥死。掖庭令畢嵐、越騎校尉曹衝、魯相宋奇下獄死,家屬徙比景。昭陽宋貴妃、無極安貴妃、金華張貴妃,免為庶人,坐(罪)徙比景……”

“若以此論。孤後宮去半。”一切皆不出薊王所料。首謀已亡,不可追罰。於是從眾,罪加一等。定罪量刑,從嚴從重。譬如流徙之罪,各有不同。日南比景,距洛陽萬裡之遙。乃是流徙最重量刑。

“主公,明見。”儒宗下拜。

“孤欲以王後禮聘,二宮太皇入家門。諸公以為如何?”

不等儒宗奏對。蔡少師持芴先答:“如主公所言,明日稱朕,漢室三興。今漢遂為後漢。二宮太皇等,宜當‘受封爵而退位歸第’。主公欲禮聘之,亦無不可。”

“蔡國老,此言大善。”右相持芴高呼。

一言蔽之,儀製無損。隻需天子詔書抵達。薊王加太上皇帝。由漢室諸侯,搖身一變,尊漢家大帝。彼時,作為前漢遺老,二宮太皇,詔書退位,北麵稱臣。薊王為太上皇帝,納二人入後宮,亦無可非議。

然一日之差,天壤之彆。

若今日,薊王敕命,以王後禮聘董姝、竇妙,入家門。乃是漢室藩王,尚太皇太後。

因尊帝王之女,不敢言娶,故雲“尚”。是故,娶公主為妻,稱“尚主”。

話說。兩漢四百年,大漢太後,幸漢室諸侯,雖非個案。然絕無,藩王諸侯,尚娶太後之先例。試想,堂堂大漢帝後,豈能下嫁藩王。

今薊王下詔,大逆之罪。若待明日,太上皇帝下詔,水到渠成。

一日而已,何其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