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她們的才華不必局限在後宅之中,可以大大方方地拿出來與男兒們同場科考,一較高低,甚至上榜者還可以登入朝堂為女官。
這樣的機會,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現在卻唾手可得,怎能不讓那些才女們趨之若鶩。
而這些考上女官的女子,和未來要進入朝堂的女子,她們最感激的,莫過於開科取士的女帝,還有推廣書院辦學和設立書局大批量印書降低書本價格的太平公主。
這些收攏人心的手段,武則天沒有刻意教導太平公主,隻是讓她自己去嘗試。
反正現在朝堂上下都在她的掌握之中,邊境安穩,民心所向,太平公主比呂雉手下的魯元公主有更多的資本和試錯的機會。
太平公主也的確像她,在有目標有動力的時候,全情投入工作,手段亦是十分乾脆利索。
起初那些想要阻擋她清查田畝的世家,都被她快刀斬亂麻地處理掉,殺雞儆猴,震懾了一批人之後,再複查田地和人口,推廣新糧種和新農具就順利得多。
就算沒看全唐玄宗李隆基從所謂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的經曆,武則天也能想到,盛世之治下的錦繡繁榮,竟然會讓李隆基生出改折衝府為藩鎮,以胡人領兵的想法,就說明他控製不住那些大的世家和勳貴們,無論是土地兼並還是隱戶避稅,連強漢都避不過的問題,他們也一樣。
所以她從呂雉母女大力推動新農作物種植和普及書院教育上,敏銳地覺察到,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先從根本入手。
先提高糧食的產量,讓百姓都能吃飽喝足,豐衣足食,才能有時間門和精力培養讀書人,倉廩足而知禮儀,寒門學子有了更多的上升途徑,也就有了與世家貴族對抗的資本。
抄作業不但得會抄,還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大周如今的基礎遠勝過漢初呂雉麵對的爛攤子,武則天主政十幾年,平叛無數,安內攘外,又有《大雲經》普及天下,讓女主當政的理念深入人心,故而太平公主再做事的時候,難度遠遠小於當年魯元公主。
這時候,就以李顯和韋氏的“人望”,居然還癡心妄想打動那些“保皇黨”,讓他們來襄助進行叛亂,推翻武則天殺了太平公主,彆說那些人還沒成長為曆史上能夠撐起神龍政變的高官權臣,就算現在他們有了同樣的權力,在麵對已經截然不同的女皇和太平公主時,所做出的的選擇,也未必能如韋氏母女之願。
果不其然,最先有反應的是張柬之。
這位原本是神龍政變最大的功臣之一,後來卻被韋氏和武三思排擠流放,鬱憤致死的一代名相,本就是大器晚成,得狄仁傑二度推薦後為司刑少卿,這會兒還沒正式成為宰相,就是因為女子之事幾次上書,強烈反對未果後,稱病在家中休養,卻沒想到接到了以“廬陵王”為名的密函。
張柬之雖然固執守舊,但這兩年眼見著朝堂上下政通人和,百姓豐衣足食,遍地開辦書院,女帝和太平公主一心為國為民,那些女官們也兢兢業業的做事,能力不下於男子,原本就有些後悔當初賭氣之事。
如今再看到韋氏以李顯的名義邀他舉事,“勸”女皇禪讓帝位給廬陵王,事成之後,便是天大的從龍之功,韋氏以宰相之位許之,言辭中處處說女帝和太平公主的不是,看得張柬之忍無可忍,終於拿著密函進宮求見女皇,直接將其舉告。
“老臣雖然也曾對陛下偏重女官之事有所異議,但臣是擔心陛下偏重女子後,令天下士子寒心。如今陛下普及書院教育,令更多寒門之士得以進學,又對官員們嚴格考核,清除貪弊官吏,令有能者可一展才華,而不因貧富男女之分不得見信於君上,可見是老臣昔日目光短淺,不明陛下之深意。”
“然廬陵王以相位誘之,老臣豈是這等見利忘義之輩?臣素聞廬陵王性情仁厚,並非這等急功近利之人,恐怕其身邊有小人引誘誤導,還請陛下派人查證,以免廬陵王被小人利用,離間門與陛下的母子之情,做出有悖朝綱人倫的大逆不道之事,誤國害民……”
好吧,到最後還不忘給李顯洗白,武則天聽得好笑,倒也對這老頭的“醒悟”有幾分滿意,便點頭說道:“既然是張卿舉告,那便由張卿親自去一趟廬陵,查證此事,並將廬陵王一家帶回長安吧!”
張柬之本就擔心有人故意慫恿李顯謀反,還拉攏到他頭上,若是在以前,他和狄仁傑都是堅定的支持曆史皇族,幾次進諫武則天請立廬陵王為太子。
就算如此,由武則天冊封太子,和廬陵王自己犯上作亂,那完全是兩碼事。
他原本看好李顯,所以才會反對女舉,擔心太平公主借此上位,可看到這一年多的變化,他還在猶豫中,就接到這樣的密函,當然想要親自看一看,廬陵王身邊到底是哪個蠢材出的主意,這分明不是在幫廬陵王上位,而是想要害死他啊!
看看這封密函,再看看太平公主這兩年所做的政績,張柬之都不由有些心灰意冷。
這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看來,他真的是選錯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