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 / 2)

顧雙宅門手記 雲嶠 5389 字 4個月前

顧雙展開字條看,上麵字跡方正,勸顧雙好生休息,明日陪九小姐赴三小姐的約,當處處小心,大房的規矩和三房不同,三小姐是嫡出,光是自己身邊就有一個二等丫鬟,兩個三等丫鬟,再者就是,春雲回來的事崔興家的是知道的,勸顧雙不要把春雲的話放在心裡,那都是氣話。

顧雙若有所思,連一向坦誠響快的舅媽都語焉不詳起來,看來大房得罪的不是一般人,很可能涉及朝廷上的糾葛,可轉念一想,連內閣閣老徐潤方都是邵家的姻親,還有誰是邵家惹不起的?

腦子飛轉,顧雙不禁打了個寒顫,該不會是冒犯了皇親國戚吧?她剛剛有枝可依,才不想這麼快樹倒猢猻散,當下心事重重地抱著料子和五條打好的絡子回到歸仁堂,迎麵撞見李媽媽。

李媽媽還是一如既往地耳聰目明,見著顧雙手裡拿著絡子,便誇做這個的人手藝好,兩人說了幾句,顧雙就回到東跨院請安,又去跟九小姐商量,明日哪條絡子送給哪位小姐,九小姐說彆的不管,最好看的如意歸自己,最醜的那條一定要給八姐,選了半天卻覺得哪條都不醜。

···

李媽媽卻是一徑出了歸仁堂,來到燾德堂,二門內靜悄無聲,兩個小丫鬟在院裡徘徊。

李媽媽問她們為何不進去,兩人都說來找崔媽媽複命,可崔媽媽和大太太、大少爺都在正房裡,她們不敢進去。

李媽媽望了正房一眼,心如明鏡。

自從老太爺賞了七少爺花園西南角那座二進院子的事傳開,大少爺從惜抱軒歸來後就直奔燾德堂,如今母子二人加上幾個涉事的親信坐在正房裡,明知道紙要包不住火了,怎能不焦灼?

崔興家的也是此時方知,大老爺在蘇州捅了那麼大的簍子,一個錦衣衛,一個吳王,都是連內閣閣老、部院大臣都要回避的人物,卻被大老爺同時得罪了。

也虧得大房上上下下沉得住氣,連親女兒春雲都三緘其口。想著丈夫崔興在蘇州費儘周折才穩住了大老爺,又把原本抄家滅族的罪過化解成了兩萬兩銀子就能辦妥的事,大太太不知快些籌錢,反而因顧及麵子算計起七少爺來。

想想就頭痛,可誰讓自己不得大太太的器重呢?多年前就是如此,大太太嫌棄她太中正沉悶,又不會說體己話,因而一向重用自己的陪嫁桂媽媽。

種種前情,從根源上注定了大房合該有此一劫。

有人叩門,桂媽媽應門,見是三房李再旺家的。大太太讓兒子先回去,重新換了衣服、梳了發髻才出來見客。

李媽媽進門行禮,連誇大太太氣色好。

大太太奔五十的人了,早對這些恭維話司空見慣,但生性好虛榮,聽了後神情果然緩和幾分,讓丫鬟抬了凳子,招呼李媽媽挨著自己坐,桂媽媽和崔興家的在下首打橫而坐。

李媽媽也不贅言,笑道:“方才老奴還擔心,可一見您這氣色,就知道遲早是逢凶化吉,不知太太可有什麼對策了?”

大老爺和錦衣衛鬨官司的事,三房雖不知道,可大老爺遲遲不歸,是人都能猜出急著籌錢的背後大有文章。

大太太也不隱瞞,道:“本不想讓老太爺跟著操心,可到了這等地步,免不了共渡難關,你們那邊的七官是個孝順孩子,若不是老太爺的意思,他斷不會袖手不管的。”

李媽媽聽了暗笑,所謂共渡難關,無非是從公中拿錢給大老爺平事,話鋒一轉,說七少爺孝順,實則已流露出不滿。

隻要大太太覺得不滿就好,這正是三太太派她來的目的。

“太太這麼說,我們可真是羞愧死了。方才老奴臨走時,我們太太還囑咐了,千萬彆在您麵前提七少爺,誰知您大人大量,不和小子輩計較,怪不得我們太太常說,您是菩薩麵相。”

大太太怎能聽不出她話裡有話,但笑不語。

桂媽媽幫著道:“聽你這意思,倒像該記恨七少爺似的。老太爺說這事早不是一天兩天了,年中時七少爺就來求過,因沒有能挑大梁的人,怕鬨得瑣事百出誤了七少爺讀書才耽擱下來的,如今老太爺提拔了一戶姓成的莊頭,說是極乾練,可堪此任,到了年尾把這事定下來,轉過年去就命他全權料理此事。”

李媽媽道:“話雖如此,隻是不巧,天時地利湊不上也就罷了,偏趕上人不和,那天和蘇姨娘說起用錢的事時,她就……瞧瞧,我都說了什麼胡話,把正經事忘了!我們太太說,若是近來需要用銀子,大可向我們開口,斷沒有推辭的。”

崔興家的一直默默傾聽,李再旺家的話裡話外明顯是將三太太和蘇姨娘分開,讓大太太覺得蘇姨娘吝嗇,三太太大方,卻不想想,是誰圖謀侄兒的家當在先。

何況事情捅到了老太爺那兒,老太爺豈能讓二房、三房替大老爺背黑鍋?免不了從自己手裡勻出銀子接濟大房,三太太這回真是做了個免費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