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舒行亦(1 / 2)

南風微微起 勖力 2539 字 3個月前

1829年,20歲的門德爾鬆力排眾議通過指揮演出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而這部作品真正麵世距離它的誕生日,整整隔了百年。

就此蟄伏一個世紀的寶劍,始終還是出鞘了。

為了紀念這位大師,也為了致敬這份英雄惜英雄的隔空對話,一位德裔公爵著重金差人打造了一把大提琴,未及兩百年時光,這把琴已經幾經易主,舒行亦當初重金拍下這把琴,隻是因為他故去的母親鐘愛巴赫。

舒家這位小叔是舒老先生從外麵抱養回來的,舒老那時候有軍銜在身,領回來的時候,對外都說是養子,至於到底是不是老爺子的嫡親子,這些年來,隨著舒行亦的生意越做越大,這筆糊塗賬沒人敢去與他清算。

趙嶺是舒行亦資助的一名學生,十歲開始就得舒行亦照拂,二十來歲將將在國際上展露頭角,舒行亦更是將那把BACH.1829無償贈與了他。

趙嶺得舒先生庇佑多年,簽署贈琴協議的當天,才是真真見他第一麵。

舊式公館裡,一位談吐扮相都極為內斂分寸的男人在垂眸飲著手邊的紅茶,他耐力打量,這位舒先生,並不像外界傳言得那樣殺伐決斷的戾氣,也不像老師關照要謹言慎行的那樣難近人情。

“其實,舒先生……”趙嶺逡巡,他不是非得持這把琴不可,儘管BACH.1829.的名聲不容小覷。

名士該真風流,幽蘭也無不可佩。

舒行亦且問趙嶺這把琴如何?

自然是極好的,上等的雲杉與楓木,無論是尺寸、形狀及工藝都皆屬完美,背板楓木的紋路細直中等間距,平穩緊密而結實,側板也是由同一塊楓木所切割,表麵則是溫暖而棕紅色澤的油漆,外觀呈現溫潤的質感,隻是琴音,許是沉寂的時間有些年月了,需要些時間調校。

“這把琴放在我這裡也是寂寂無聲,倒不如讓她去尋個適宜的主。這道理我明白,你也應該明白。”

舒行亦信一種命運,叫歸屬。

他將這把高價拍賣收藏下的琴,賃於他也好,借與他也罷,總之,他覺得這算是一種歸從、依附、惺惺相惜。

秋雨習習,會客廳裡有一麵落地窗,絳色的帷幔半掩著,廊簷外偶爾有風雨斜進來,突地雲層裡一聲悶雷落滾下來,舒行亦冷聲一笑,朝趙嶺,“以你現在的知名度,現下個,要你拉一首曲目,會不會很唐突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