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 157 章(1 / 2)

想要成為元裡的屬臣很難。

元裡很少會接受彆人的舉薦,更多的是自己親自征辟官員。無數世家想要投靠元裡卻沒有門道,逐漸地,他們發現了一件事∶元裡身邊所看重的臣子大多出身寒門,很少有名門望族的子弟存在。

已經有聰明人隱隱約約地察覺到,相比於名門士人,元裡似乎更喜歡寒門子弟。

或許是因為元裡的出身也並不好,所以才對寒門子弟更為感同身受。正是因為這樣,名門望族想要將子弟送到元裡身邊並得到重用就更為艱難。如今有了光明正大將子弟送到元裡身邊的機會,名門望族將其看得很重要。

荊州,襄陽。

王家。

王謙之與幾個族兄弟們被叫到了內堂,族長將元裡將會舉辦科舉選拔一事告訴了他們,問他們想不想去試一試。

幾個族兄弟對視一眼,彼此興致勃勃,沒思考多久便點頭同意。族長將目光放到一直沒說話的王謙之身上,問道謙之,你呢

王謙之是王家新一輩年輕人中最為聰明的一個,族長一直對他多有看重。自從王謙之學成以來,他們本想借用人脈來舉薦王謙之入朝為官,誰想到天下便發生了戰亂。因此,王謙之這些年一直待在家中讀書下棋、侍弄花草,一直沒做出過什麼功績。

族長,我也想前去一試,王謙之不過二十出頭,看著卻很是穩重,沒有年輕人的浮躁之態,他道,“我年紀也不小了,妻子也懷了孕。隻比我年紀略大一些的聞公已經是冀州、並州的兩州共主,還是名滿天下的名士,我卻還是一個白身,我心裡慚愧,也該離開家門去打拚一番功績了。”

族長沉吟片刻,道“你少年成名,師從大儒,若是想要做官,大可以讓你的幾位兄長為你在陳王那裡謀一份官職,他們辛苦多年,也算是在陳王身邊打開了門路,能讓你的仕途輕鬆許多。謙之,你確定要前去聞公身邊嗎?我要先同你們說清楚,聞公並不是陳王,聞公身邊的士人並不多,得他看重的多是寒門。若你們去了聞公身邊,可不一定能得聞公青睞啊。”

王謙之微微一笑,“如今天下大勢分明,聞公同大將軍自成一家。陳王雖有天子,但未必能使天下平穩。有幾位兄長在陳王身邊已經足夠,為了家族長久,我也應當去往聞公身邊。至於得不得聞公看重,族長倒不必憂心。聞公既然能彆開生麵地舉辦這麼一場隻以學識為主的科舉,便能看出聞公對待天下學子之心開闊而公平,乃是求賢若渴之人,隻要我等自有本事,哪裡又怕得不到重用?”

幾個族兄弟安靜地聽著,聽到這話不由點了點頭,“以往從未聽過這樣的選拔方式,倒很是新穎。天下學子齊聚一堂,大家隻比學識分高低,我們倒是覺得很有意思。”

他們甚至還有些蠢蠢欲動,想要親眼看一看自己能在成群的學子之中取得什麼樣的成績。

族長沒有猶豫多久便點頭歎息道∶“既然如此,家中便為你們收拾行囊,你們儘快上路吧。不過在上路之前,我有幾句話要叮囑你們。

幾人側耳恭聽。

這科舉是公平公正地拿學識來比拚,是真正的以文會友。我已能料到此次前往冀州趕赴科舉的學子能有多少了,少則一千,多則上萬,其中北方學子必占大頭。雖說寒門子弟和士人都可參與科舉,但你們不用太過擔心,能夠通過科舉的必定還是士人居多,族長很有信心,道,若考過的土人之中有荊州的人,你們一定要前去結識。出門在外,一個地方的學子要相互扶持才是。隻要荊州人士一多,我們荊州士人也能在聞公身邊說得上話了。”

族長倒並不擔心科舉之中會出現寒門子弟壓過士人的情況。

士人是精英教育,所獲得的教育資源和寒門子弟可謂是一個天一個地,在學識上麵,能通過科舉進入聞公府的定當大部分都是士人。

幾人應下族長的話,族長又道∶“雖說聞公身邊多是出身不好之人,但其中並非沒有荊州人士。

王謙之想了想,問道“您是說周氏的旁支,如今被聞公極為重視的周公旦周文寧嗎”

“不錯,”族長摸著胡子緩緩點頭道,“我曾與周家有過些交情。我會為你們寫上一封拜帖,等到了冀州之後,你們就拿著這封拜帖前去拜見周公旦,言語中一定要足夠有禮,最好讓周公旦能對你們升起讚賞之意。”

幾個人再次應下,族長不再多說,揮手讓他們離開了。

但王謙之和幾個族兄弟卻沒有就此分開,而是聚在王謙之的房間中商議科舉會考什麼內容。他們沒聊多久,就有仆人前來稟報王謙之的好友來了。

片刻後,三個穿著青衫的年輕人笑著走了進來。

這三人乃是王謙之在學堂之中的好友,高個子的叫徐康,另外兩個相貌相似的則是一對親兄弟,大的叫向飛晉,小的叫向飛章。

這三人麵色隱隱興奮,彼此見過禮後,徐康便直接問道∶“王兄,你可要前去冀州趕赴聞公的科舉

王謙之了然,笑著點點頭,你們也應當去了

徐康大喜道“沒錯。我等本來就是北方人士,你也知道我是冀州籍人,向家兩兄弟是並州人士。本為了躲避戰亂來到了荊州,如今有了機會,也是時候回去謀一謀了。”

向家兩兄弟都點了點頭。

他們三人雖出身士族,但自白米眾霍亂以來,北方的世家、名士逃往荊州、交州、益州、江東等地以躲避戰亂的人頗多,他們的家族也不例外。*而一旦離開了原本家族立足之地,原本的土地、人脈便分崩離棄,他們是外地人士,很難混進荊州上層之中,如果再不想些辦法,他們隻會慢慢衰落,直至成為寒門。

如今元裡的科舉便是他們重回北方的機會,敢重回北方,他們也下了尋常人難以想象的決心。他們在北方積攢的莊園、田地都已被他人奪走,此番回到北方也是從頭打過。徐康與向家兩兄弟想了許久,到底不想拒絕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便準備前來探探王謙之的底,若是王謙之一同前去冀州,他們也彼此有個照料。

王謙之聽完他們所想,點頭讚道∶“你們想得不錯。聞公剛剛拿下冀州,身邊勢必缺人,此時正是百廢俱興之時,若是做得好能很快就能冒頭。況且聞公已是北方數一數二的大諸侯,他還未到三十便有如此功績,以後的成就非你我可想象。我曾派人打聽過聞公麾下的屬官,聽說聞公對部下十分照顧,還令許多本平平無奇的人變得不同凡響、名滿天下。你們如果能成為聞公的屬官,那便前途無憂了。雖然聞公招納的隻是聞官而非北周臣,但你們也不能輕視。”

徐康笑了,大咧咧地拍了拍他的肩,“王兄,我等怎會如此?你放心吧,如果我等幸運的真能成為聞公的屬臣,說不定聞官的身份要比北周臣子更要吃香。”

向飛晉豎起手指“噓”了一聲,冷汗津津,“徐康,你這話可彆再說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