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歎道:“藍玉畢竟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
“若非念在他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他能活到今天?”朱元璋不是不清楚涼國公犯下的過錯,一次又一次的放過他,不都是念在他立功的份上。
可是,他對這些功臣不是不曾加以約束,也不是沒有警告過他們,他們聽進去了嗎?
沒有啊!
值於此時,朱元璋是氣的,是恨的!
“他們隨朕一道打下天下,朕曾虧待他們嗎?他們自詡為功臣以後,高高在上,開始魚肉百姓!朕一忍再忍,若非他們弄得民不聊生,朕都願意給他們機會。”朱元璋何嘗不生氣,想到自己對手下也不算太差吧,他們難道不應該見好就收?
處處剝削百姓,弄得百姓沒有活路,也是想毀了大明江山的人,他不應該對他們動手?
太子道:“按藍玉所說,共謀此事的人不在少數。且就上麵強占民田,搶民之財的也不在少數。這些人,請父皇懲處。”
一個涼國公藍玉太子還求個情了,彆的人,不好意思,他對這些人更厭惡,果斷請朱元璋重罰之。
朱元璋揮揮手道:“不急,不急。咱們現在不用急,且放出話去,說涼國公反口了。”
朱至一聽瞪圓了眼睛,朱元璋本來心情不太好的,結果看到朱至這表情,像隻鬆鼠,笑出聲來了,問:“猜到我的打算了?”
這時候要是裝傻好像也不太合適,朱至乾巴巴地道:“猜到了。引蛇出洞,看看有的人膽子是有多大,大到什麼樣的地步。”
“對,讓我看看他們的膽子大到什麼地步。”朱元璋喜於朱至看得分明,也就更高興了!
太子瞅了朱至一眼道:“那些村民都已經回家了,你放心。”
可不是嗎?有人想定朱至的罪,肯定是要動手段,弄了人證物證來,證明就是朱至極其辱於範試。
齊家村的人,幾乎所有的男丁都被請進應天了,至於是用什麼罪名,各種各樣。
“應天知府不能再留了。”朱至一被提到這事兒,馬上想到另一個人,應天知府。
作為應天知府,守應天門戶,齊家村出了那麼大的事,涼國公都領兵出城了,這一位應天知府竟然還沒有半點反應,是不是過分了?
既然應天知府如此無能,也不思為國辦事,為民辦事,留著那麼一個人乾嘛?趁早把人解決了。
朱元璋笑了,對於朱至坦言很是高興道:“不錯,這樣一個人如何還能留,讓你爹選個合適的人換上。這回讓你把把關如何?”
女兒給老子把關,朱元璋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父皇!”太子無奈喚上一聲,朱元璋還想讓他保留作為父親的威嚴嗎?將來還讓不讓他教朱至了?
這事兒,朱元璋也意識到不妥,趕緊揮揮手道:“好好好,是我說錯話了,說錯了。這可是你爹,你爹的本事你得好好學,什麼時候能學到你爹的本事了,你這輩子也就不愁了。”
當爹的那麼誇兒子,這不都是為了讓朱至學著點嗎?
朱至連連點頭道:“是是是,我一定好好學。”
“行了,你就去跟涼國公好好磨,餘下的事也用不著你。”朱元璋對朱至這一回辦的事那是相當滿意,但也到此該結束了。
接下來,該是朱元璋和彆人的博弈了!
朱至明白,她這小身板能出麵把事弄到這樣的地步已然不容易,再往後要是再讓她多管,她是真當了自家親爹和爺爺是擺設?撿來當的皇帝和太子?
完成大事的朱至啊,趕緊樂嗬地走人,朱元璋和太子商量著,朱元璋道:“是時候收網了!”
隨著中書丞相胡惟庸起兵造反,卻為朱元璋所識破,捉了一個人贓並獲,與之而來是六部官員與胡惟庸一道圖謀不軌,相關人員全都被關入了大牢。
一時間,各部大牢人滿為患。胡惟庸等人被判夷三族,著秋後處決。
接下來,朱元璋下令廢丞相之位,自此大明再不設丞相之位。
涼國公雖然也曾行不法之事,好在將功折罪,自動上交強占之田地,朱元璋罰俸十年。
朱至就不管這許多,朝堂上的事也不是她能管的,她啊,還是好好地學她的武,做做她的小生意,為了強大且掙錢的目標奮鬥吧!
齊家村的人雖說走了一趟大牢,當時嚇得人都傻了,出來之後可就不操這個心了。
朱至不僅讓齊老五教適合稻田養魚的人家養魚,更讓人開始試著種蓮藕,養泥鰍。
反正多元素發展,就為了讓附近的百姓都富起來。
百姓們富了,朱至也跟著富是吧。
彆的不論,朱至賺來多少錢朱元璋有意忽略不計,但朱至一番操作讓齊家村的村民們都富了
,朱元璋就不可能當作看不見,沒有這回事。
主意是朱至想出來的,朱元璋尋個機會問問了,“你怎麼想出讓齊家村都富起來的?”
秋收時就是驗收成功的時候,朱元璋收到新任應天知府的上報,齊家村這一年的收獲,收入翻了好幾倍,這樣的情況朱元璋難道想不到推廣?最好能夠普及大明,讓整個大明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是他們告訴我的啊!不說彆人,就齊老五,他能學到既種田又養魚的辦法,要是這個辦法可以普及,能養活很多人。可是同樣的事不能沒有分寸,生意之道不可以沒有節製,生意要做大就得多種多樣,可以供應更多人的選擇。”朱至生意做得越大,有些事也就可以理直氣壯的道來。
“那個沈彬怎麼樣?”朱元璋對生意這事不置可否,有那麼一個人好像不問問不太合適,那就問問。
“正好,他想跟我們家做筆生意,爺爺看看?”朱至受人之托得忠人之事,適時提起,朱元璋瞟了她一眼,朱至衝他一笑,“互惠互利才是長遠發展之道,於民如此,於臣亦如此。”
“你啊!”朱元璋對朱至這話更不吱聲了,“商人奸詐,你年紀尚小,小心入了他們的圈套。”
“怕什麼,他們能騙得了我一回,二回,總有他們騙不下去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人可就要付出代價了。爺爺,我們總不能因為害怕上當就畏手畏腳,那不是讓人看了笑話?”
朱元璋聽出來了,朱至這話裡話外的意思是想跟沈彬合作。
“你就那麼喜歡錢?”朱元璋難得問問朱至這話,朱至昂頭挺胸理直氣壯地答道:“喜歡啊,有誰不喜歡錢嗎?哪裡不得用錢?老百姓都知道掙錢養家,有了錢才能過上好日子,皇爺爺不能盼世上的人都不喜歡錢。有違自然。”
朱元璋極是無奈地笑了,有違自然都說出來了,朱至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了是吧。
伸出手,朱元璋道:“我瞧瞧。”
哎,這才是她聰明絕頂的爺爺是吧!
朱至趕緊將手裡的計劃書給朱元璋遞上去,朱元璋仔細看了看問:“你爹看過了嗎?”
“看過了看過了,批語在最後,爺爺您也給點評點評。”沈彬可是太子府的人,這麼一個人就算要給朱至出主意,做生意,須送到朱元璋麵前的事,朱至哪能不讓太子瞧瞧先呢?
“你的意思呢?”朱元璋一邊看,不評價沈彬主意想得如何,問完了太子又再問朱至。
朱至趕緊道:“我這不是字寫得太醜嗎?不敢在爺爺麵前現醜,我給您說說?”
朱元璋笑了,“說來聽聽。”
“好勒。爺爺,我的意見是,沈彬的意思是借齊家村的例子,由他們沈家出麵推廣。這凡是生意,就不能讓一家獨大,也得講究平衡。沈家出麵,該給的好處要給,不過也正好借此讓天下人知道,對於富商們回饋社會,造福百姓這事,朝廷可是十分讚許,不吝獎勵的。如此一來必引得天下商人爭先效仿沈氏。”朱至寫不出來,理解是必須到位的。
話音落下,朱元璋瞥了朱至一眼,意示她繼續。
那,繼續啊!
“凡利於百姓之舉,朝廷皆以重賞,這是朝廷要表明的態度。如同皇爺爺下令各地凡有修渠修路之心,誰若敢瞞而不報,殺!這都是為了百姓。若有商人能因地製宜,帶動百姓一道富裕,那這事必須讚許,更應該大力推廣。”朱至把自己的想法道來,朱元璋也終於把計劃書看完,連同太子在最後的批語。
顯然,太子是覺得此事可行的。
雖然是借鑒齊家村的事,種田之餘更讓百姓的日子能過得更好一些,商人更能在其中得利,但重點難道不是百姓因此得利?
太子不是不清楚朱元璋對商人的輕視。不,
應該說這世上的人都看不起商人,但商人的重要性更是不能忽視,尤其不能無視他們帶動社會的經濟,領更多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大明要的是天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隻要有人能幫忙做到這一點,朝廷不該因為對商人的輕視而棄百姓的利益而不顧。
百姓的利益,那難道不是朱元璋一直看重,費心為百姓謀劃?
再聽聽朱至如今說的一番話,太子也好,朱至也罷,都牢牢捉住一個重點,那就是以百姓之利為重。
“這件事不可一蹴而就。”朱元璋顯然也心動了,能利於百姓,讓百姓受益,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
若能讓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不管做什麼朱元璋都是願意的。
“可擇一地實驗之,慢慢,慢慢選出合適的人前往各地,因時製宜,因地製宜。”朱至可從來沒有想過立刻將富民的謀劃推廣至整個大明。
要是沒有養出這方麵的人來,隨便弄個人往各地去,這不是要鬨得民不聊生嗎?
這可就違背朱至推行此法的初衷了。
朱元璋本來有些擔心朱至或者貪功或是貪錢,未必沉得住氣,結果如今這麼一聽,朱至哪裡像是沉不住氣的人啊?
“你不是喜歡錢嗎?”朱元璋挑眉而問
“皇爺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是愛錢,並不代表我喜歡毀了彆人富了自己。錢,自己一個人賺有什麼好的,大家一起來數錢更高興。”朱至並不否認自己愛財,也巴不得能把這天下的錢都賺了。
但是,她再怎麼愛,不能損及彆人啊,尤其不能以傷害大都數人的利益作為代價。
這回朱元璋笑了,指著朱至道:“這個習慣不錯,繼續保持。”
朱至翻了一個白眼,同朱元璋討論起另一個問題來了,“皇爺爺,是不是覺得,這也不是所有人都得讀四書五經才有用是吧。您看這農耕之法,或者手工之法,工部的人得懂啊。”
??朱元璋頓了半響,一時沒鬨明白朱至話中之意。
“書,不管是什麼樣的書,讀得好了,有一技之長,能利於國而利於民者就好。咱們大明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而不是那些隻會死讀書,喊口號的人。比如寫了一篇農耕之法,提議山林之區,可用梯縱之法以耕種的這一位,難道不算一個人才?”朱至終於是把這句話說出口了,朱元璋聽明白了。
“這法子你從哪裡聽來的?”朱元璋對這事兒完全沒有印象。
“我讓爹把今科參加科舉學子的試卷全都抄了一份回來,我跟哥哥一天聽個三五篇。陶冶情操嘛,就應該從小做起。一味讀古人之事,不知今日之事,那是大忌。然後我就聽到這事了啊!”朱至可不傻,這人才人才,她不該了解了解?
就算她不該,朱雄英也該啊。
文章一如其人,朱至就是想看看這裡頭有沒有另辟蹊徑的人。不想竟然真讓她遇著了。
“文章呢?”朱元璋一聽很是好奇,要是不親眼看上一眼,他何嘗不是也怕錯過了人才。
朱至趕緊從袖中掏出一張折得好好的紙,且讓朱元璋看看。
朱元璋瞧著這折疊整齊的紙,也就可以看得出來朱至是什麼樣的態度了。心下讚許。
“你爹看過了嗎?”朱元璋拿上手立刻問了。朱至是從這些年來看出了朱元璋對太子的看重,但這張口閉口都問她有沒有過她爹手的,也是沒有誰了。
“看了,我爹說這事兒我自己跟您說。”好在,有什麼事朱至也不敢越過太子。太子把關,事省一半,朱至很是明白這個道理。
朱元璋滿意了,又一次看了文章,從頭到尾,看著看著且問:“這怎麼好像衝著山區想出來的法子?”
“對啊,正是如此。爺爺,見一見這
位?聽聽他這主意是從哪裡來的?要是他這個辦法可行,這可是能養活了一方百姓。”朱至很是意動,趕緊勸起朱元璋。
人,自該召來見一見,意見可行或是不可行,咱們不能光聽,得讓對方想出個辦法證明。
不得不說,朱元璋是意動的。
田地是百姓的根本,開荒不易,能最大限度開荒就更不容易。
“去,讓太子來一趟。你,回東宮去。”朱元璋沒有一丁點過河拆橋的不好意思,這時候他隻想見太子。朱至,回東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