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財政(2 / 2)

朱元璋尷尬的彆過頭。</p>

“你記得當時是誰勸你打消了這個主意?”馬皇後並不是想讓朱元璋尷尬,隻是借著這個由頭說明一些事情。</p>

“你啊。”朱元璋怎麼可能忘得了,當時是誰讓他打消了讓朱熹為祖宗的事兒。為了這事兒,朱元璋好些時候,在馬皇後麵前都抬不起頭了。</p>

馬皇後並沒有因此自傲,也並不覺得當時的朱元璋動了那樣的念頭有多麼十惡不赦。</p>

“那你還記得當初我勸你打消主意時說的話嗎?”馬皇後隻是希望朱元璋能夠憶起曾經的心情,那樣一份出身不高,卻能憑借自己的雙手打下整個天下的自豪之心。</p>

朱元璋立刻擲地有聲的道:“當然記得。當時你說,出身名門望族的確是一件自傲的事,然而,白手起家的人,難道不是更加難能可貴?天下到底是誰人的天下,難道不是無數普普通通的農民支撐起的天下?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民指的難道不是跟我一樣出身貧窮,卻憑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支撐起整個天下的農民?”</p>

說到這裡,朱元璋是激動的。</p>

馬皇後的一番話,何嘗不是對朱元璋的萬分肯定。</p>

“你還說。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朱元璋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民,反而更能讓天下人明白,我是最能體恤百姓之苦。也會得到更多人的擁護。這些人,才是一個嶄新的王朝,最不可或缺的血液。”朱元璋能被馬皇後勸聽,自然是因為馬皇後說的一字一句都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p>

“皇上現在還能體恤曾經的苦嗎?”馬皇後的眼中含著淚,“你如今做事,所考慮的還是這天下人的利?”</p>

朱元璋忽然無話可說了。</p>

他難道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大明的百姓嗎?</p>

就拿國庫為他一人做主來說,他究竟存的是什麼樣的心?</p>

“我知道你的意思。”不管是朱至還是馬皇後,都在提醒著朱元璋不要忘記了初心,不要忘記他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帝最根本的原因。</p>

民為天下之根本,如果他做不到以民為重,甚至讓自己的私欲淩駕於百姓之上,那麼他一定會失去這個天下。</p>

“我會立刻下詔,從今往後國庫由六部接手,相互監督,每一筆支出和收入都由六部相互監察。”朱元璋其實就是被朱至說動了,隻是沒有最後下定決心這才來找的馬皇後。</p>

不過現在顯然朱元璋明白,這些年自己的確已經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天下之上,所以他才會舍不得交出財政大權。</p>

“我知道你的本意是想權力在手,從而造福天下。但是,權力越大越能迷失人的心智,你不例外,將來不管是誰都不會是例外。這也是為什麼至兒向你提出請求,希望你對自己,對以後的帝王都有所約束的原因。”馬皇後寬慰朱元璋,並不對他過於苛求。</p>

但是,如今朱元璋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對大明朝,對以後的繼位之君,都會是一種約束。有利有弊,最後不過是看繼位之人沒有本事。</p>

但這些話馬皇後也不想跟朱元璋細論了。</p>

畢竟要讓朱元璋接受以後的兒孫會葬送大明的大好江山,比殺了朱元璋更讓他難受。</p>

“你們的意思我都明白,放心,我聽你們的。”已經下達詔書的朱元璋,把權力交回了朝中的大臣,這已然表明態度。</p>

而朱元璋下令,將國庫移交六部重新管理的消息傳揚出去,再一次掀起軒然大波。</p>

誰能想得到朱元璋這個皇帝,迫不及待的想要控製全天下,就連國庫也要牢牢的握在手中,隻為了能夠一步一步的將天下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裡。</p>

把國庫變成私庫的皇帝,不過就是為了能夠支出自由。然而麵對凶殘的朱元璋,誰都知道,這樣不妥,卻也沒敢質疑,更不會指望朱元璋能夠再次將權力交出去。</p>

眼看著朱元璋,這就要退位了,朝中的大臣們心裡其實何嘗不是憂心。</p>

開國之君,既是開拓者,也是規矩的創造者,他定下的規矩,後世的皇帝除非改朝換代,否則很難再改。</p>

自此以後國家大權就要完完全全掌控在皇帝的手裡,一旦遇上昏庸無能的皇帝,這個天下將會變成什麼樣子?</p>

不是沒有人憂心這個問題,卻是沒有人有這個能力改變局勢。</p>

朱元璋突然要將財政大權交出去,朝臣們自然是欣喜若狂,至少國家的大權有一半再一次受到約束和監督。</p>

同時也有人好奇,到底是誰像朱元璋進言,竟然能讓朱元璋做下了這樣的決定?</p>

老虎口中拔牙,這個人膽子夠大的呀。</p>

可惜他們想打聽清楚是誰進的言,卻隻知道是馬皇後勸誡的朱元璋,最終朱元璋才會做下決定。</p>

原來竟然是馬皇後。所有人在聽到這個消息時都鬆了一口氣,也覺得隻有真正母儀天下的皇後才能胸懷天下,真正為天下人著想,也為後世的子孫著想。</p>

總而言之,朱元璋最近頻繁的下達詔書,甚至還把財政大權,以及從前他說過,後世子孫不可更改的規矩全都作廢了,顯然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將皇位交到太子的手裡。</p>

其實也有人像朱元璋進言,畢竟北元使臣進京,明擺著來者不善,這種情況下是不是應該把退位的日子往後拖一拖?</p>

不料朱元璋卻相當狂妄地告訴朝臣們,用不著。</p>

用不著代表著什麼,大家都清楚,然而和北元打了這麼多年仗,文臣們心裡其實也挺沒底的,也是生怕北元會趁大明改換新君之際,趁虛而入。</p>

有人才說出這話,立刻被身邊的同伴提醒了一句:滿朝的文武大臣,有誰敢對太子登基不服不滿的嗎?</p>

就這樣一句話,成功把所有擔心的人的嘴都堵上了。</p>

太子又不是剛開始接手朝中大事,反而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幫著朱元璋處理國事,朱元璋的重臣何嘗不是太子的重臣。</p>

父子二人共用一批官員,多年下來誰人不是敬重太子,如同敬重朱元璋,對太子的命令唯命是從。</p>

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如此爽快將皇位交到兒子手中的原因。</p>

彆的皇帝對太子那是防備,更多於扶持。朱元璋就不一樣了,這也是他的親兒子,他的一切都是太子的,隻要太子想要的,朱元璋就沒有不給的。皇位也是如此。</p>

剛進朝的年輕臣子們是絕對想不到,皇帝和太子的關係竟然如此的和諧。</p>

聽著老臣們娓娓道來太子和朱元璋的相處方式,忽然覺得這不是天子家的父子情,而是再普通不過的父子。他們之間隻有真正的情誼,卻沒有因為利益而變得齷齪。</p>

麵對這樣的事實,好些人也不知道該喜或者該憂。</p>

五月二十六日是朱元璋定下的退位之日,也是太子登基之時。</p>

在此之前朱元璋特意下令,文武百官好好的招呼招呼遠道而來的北元使臣。</p>

自然,朱元璋也不能無視他們這些原來的客人,因此特意定一下晚宴。</p>

可是朝中的文武大臣們對朱元璋竟然這麼給北元麵子,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p>

北元欺侮百姓多年,誰聽著北元人不是恨的咬牙切齒的,怎麼如今朱元璋卻好像要跟對方化乾戈為玉帛?</p>

尤其這讓滿朝的文武大臣一道為北元的使臣接風洗塵,未免太重視北元了吧,他們有這個資格嗎?</p>

滿腹狐疑的人有心找朱元璋問一句準話,可惜朱元璋卻不打算跟他們說道說道。</p>

隻是叮囑人按他的要求把這場宴會辦好。</p>

時間再短,有了朱元璋的吩咐,誰也不敢違背朱元璋的命令。</p>

偏在這個時候朱至找上了負責這場宴會的人,或許更應該說朱至是捏著馬皇後的旨意,想來給朱元璋一個驚喜,也順便讓北元的人看看,大明江山在不同人的治理之下,呈現的又各是怎麼樣不同的狀態。</p>

朱至都已經有了馬皇後的懿旨,誰又敢不讓朱至參與,隻是朱至對場地的要求之廣,也是讓人頭疼無比。</p>

好在應天的皇宮也不算小,就算想要再容納更多的人也還是可以的,加之現在又是夏日炎炎,夜晚的宴會,也不是規定非要在殿內舉行的。</p>

早就有備而來的朱至,隻是讓一乾人配合著,至於朱至安排了什麼節目,有什麼後果,一律都由朱至來承擔。</p>

得了朱至這句話的人,誰還會不長眼的攔著朱至呢?</p>

對此,常氏也收到稟告,末了在朱至晚上回東宮時就得問問了,“你給皇上安排了什麼節目?”</p>

“秘密。”朱至答得理直氣壯。</p>

等著朱至下文的常氏,怎麼也沒想到,女兒是多一句話都不讓她說話。</p>

“等到那天娘就會知道了。太早了公布那就沒有驚喜了,也會傳到爺爺的耳朵裡。”朱至不是不肯告訴常氏,而是這個驚喜竟然是為朱元璋準備的,怎麼能越過朱元璋先讓彆人知道。</p>

“你可不許胡鬨,惹你爺爺不高興。”常氏是真怕了朱至又鬨出點什麼事兒來。</p>

“娘,您在說什麼呢?我怎麼會惹爺爺不高興?我現在隻想讓爺爺高興。”朱至一臉的無辜,她看起來像是那麼不靠譜的人嗎?朱元璋這都打算退位了,她乾什麼還得要惹朱元璋不高興。</p>

“你爹對你挺愁的。”常氏毫不猶豫的把太子賣了,畢竟要不是太子在常氏的麵前,時常念叨著朱至那些古靈精怪的想法,她至於會擔心朱至胡鬨嗎?</p>

朱至自己做了什麼事自己還是有數的。太子會發愁,還不是因為朱至急於幫太子清除朱元璋為他設定的障礙,以及很多朱元璋方便做,太子以後卻不方便做,現在看來似乎對皇權十分有利,以後卻有可能成為葬送國家的事兒。</p>

皇權,皇權的集中是經過多年君臣相鬥迎來的結果。但是皇權的過於集中,對天下人並不是一件好事。</p>

嗯,雖然有那麼一點點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的嫌疑,朱至還是希望當皇帝的不要過於集中權力。</p>

這點心思朱至縱然從來沒有說出口,但從他建議朱元璋做的那些事,朱元璋應該已經意識到,太子當然也已經察覺。</p>

“該說的我都已經跟皇爺爺說了,該做的爺爺也基本做的差不多了,所以事情也該到此為止。”朱至覺得還是應該要給太子親爹一顆定心丸。</p>

常氏眨了眨眼睛,不難看出她臉上的歡喜。</p>

這時候朱至悄悄的附到常氏耳邊問:“爹爹要是登基成了皇帝,您高興嗎?”</p>

常氏第一時間抬頭張望四下,害怕朱至的話傳到誰人的耳朵裡,朱至麵對謹慎的常氏露出了笑容。</p>

“你長這麼大了,還不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嗎?”常氏瞪了朱至一眼,不樂意聽見朱至剛剛的問話。</p>

“您就不要跟我打官腔了,您就告訴我,您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朱至回想了常氏的情緒反應,剛開始聽說朱元璋要退位時的震驚,後來已然神色如常的做好一直做的事。她好像沒有從常氏的臉上看到歡喜的表情,這難道是不高興?</p>

常氏掃過朱至一眼,自然知道朱至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人。</p>

瞄了一眼四下,常氏這才輕聲的開口,“果真這就是一件喜事嗎?從前的時候有你爺爺在上麵頂著,不管出了什麼事都有他。這對你爹來說是一顆定心丸。可是以後,什麼事都得你爹自己去解決去麵對。再也不會有人跟你爹說,放心大膽的去乾,天塌下來了都有我幫你頂著。”</p>

說到這裡常氏也如實的承認,“你爹如是,我也如是。”</p>

上麵有人頂著有人撐著,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隻有那沒良心的人才會覺得擋在前麵的人妨礙了他們。</p>

“有長輩庇護者是莫大的幸事。”常氏生怕朱至不一定能理解,再一次總結。</p>

朱至點了點頭,十分認可。</p>

“而且一旦你爹登上了那個位置,和現在的情況會完全不一樣。子嗣二字,就能讓那些朝臣不斷的逼著你爹。”常氏也有擔心的事,雖然太子膝下已經有三個兒子,之前能用這三個兒子做借口,讓人少給他提納妃的事。</p>

可男人一旦登基為帝,地位不一樣,心理是不是會有所轉變,常氏其實心裡也不太有底。</p>

“我爹是什麼樣的人,娘您還能不清楚嗎?他要是真有那心思,國家大事還不夠他忙?”朱至覺得太子跟朱元璋有挺大的區彆,嗯,身體沒有朱元璋那麼能折騰,當然也得養生為重。理所當然也不能縱.情享欲。</p>

“這些事不許當著你爹的麵亂說,他現在已經夠忙的了。”常氏雖然有些擔心,可也體恤太子的不容易,叮囑朱至不許胡言亂語,尤其不許到太子麵前亂說。</p>

“娘放心,要說我肯定也不是現在說,畢竟咱爹現在還是太子。所以娘也不用太擔心,將來的事總會有人幫您解決的。”朱至寬慰著常氏,不用太把這點憂愁放在心上。</p>

常氏一眼掃過朱至,很是想提醒朱至不許亂來。</p>

可是一想朱至不管做什麼,難道不是為了他們夫妻好?</p>

要不是朱至,這些年東宮不知要進了多少人。</p>

虧得當初朱至把事情跟太子說的足夠清楚,而太子也沒有這份心,這才有這麼多年以來東宮的安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