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匠人(1 / 2)

司空 牛角弓 6771 字 4個月前

這是司空問李騫的最後一個問題。

他發現李騫這個人是很有些神秘的,比如對他的態度,就讓他覺得,雖然隻是初次見麵,他卻仿佛認識他很久了。

並不是“似是故人來”的那種一見如故,而是一種讓司空感覺迷惑的熟悉。他甚至覺得李騫應該對他說“你不記得我,但是我和你家曾做過十年鄰居,跟你爸爸,你爺爺都認識”這樣的話。

總之,李騫給他的就是這樣的一種熟悉感。

轉天司空向溫娘子借了點兒錢,親自去了昌寧街的“老程記”去買臘肉,然後雇了一頂轎子,去牡丹樓看望他的新師父。

李騫一見他提來的臘肉就樂了,“你這拜師禮,夠我吃到明年了。”

司空認真的糾正他,“這就是孝敬師父的,不是拜師禮。”

他還是打算回去之後,跟鳳隨商量一下,準備一份兒像樣的拜師禮。鳳隨畢竟是世家公子,對於這些禮節方麵的事情應該比他更清楚。

李騫就囑咐身邊的侍女,“中午就讓人做這個……加一些筍乾。”

侍女笑著答應,喊了人來幫她把一大包臘肉送去廚房。

司空用他前世時從他爸爸那裡聽來的一些關於茶葉品種和溫度的常識,乖乖的給他的老師煮茶。

宋代民生富庶,各種生活上的享受都被發展到了極致。比如茶道,再比如香道,都是這個時代發展起來的。

李騫是個風雅的人,他的茶具就非常講究。但司空是不懂他這些東西的,他這輩子從生下來就是窮人,就算最近一段時間住在鳳家,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也沒有機會去了解這個時代的富人階層的各種享受。

所以他隻能按照前世給他爸爸泡茶的流程來進行衝泡。

李騫看得饒有興趣,覺得他這個徒弟真是挺有意思的一個人。你說他懂茶道吧,東西都是亂用的,簡直亂七八糟。但你若說他不懂,他那一套流程比劃下來好像還挺有章程。

而且從口感上來品的話,茶泡的其實還不錯。

李騫閉著眼品了品,對司空說:“既然來了,彈個小調給師父聽吧。”

能有機會再摸摸師父的寶貝琵琶,司空心裡其實還挺高興,他正想問李騫想聽什麼,就見他身邊那個叫小青的侍女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湊到他耳邊嘀嘀咕咕的說了幾句話。

李騫的眉頭皺了起來,他對司空說:“你去屏風後麵躲一躲,不要出聲。”

司空就知道這是有客人來了,連忙起身躲到了暖廳角落裡的一架山水屏風的後麵。

屏風後麵是兩扇窗戶。窗戶雖然緊關著,但密封性有限,屏風擋在這裡也起一個擋一擋寒氣的作用。除此之外,還有擺放在屋角的幾個木箱,這些東西露出來的話,會顯得有些淩亂。

司空在箱蓋上坐了下來,隨手在箱子上摸了兩把。

箱子都沒有上鎖,也不知道裡麵都收著什麼東西。不過箱子本身都是非常好的材料,工藝也好,摸上去非常光滑。有兩個箱子的邊邊角角還包了銅,看上去就非常講究的樣子。

這個時候,司空聽到了腳步聲。

這是一個男人的腳步聲。

司空能聽出他在刻意加重自己的腳步聲——為了彰顯自己的存在感,或者先入為主的給李騫這個屋主一點兒震懾。

司空從屏風木架之間的縫隙裡望出去,就見李騫依然歪靠在暖榻上,身後是幾個厚軟的墊子,腿上還搭著一條繡著精美花紋的小被子,一副不把來人當外人的做派。

“你來的正好,嘗嘗我從肅寧帶回來的好茶。”李騫的神情很平靜,至少司空看不出他這樣的神情是因為與來人關係熟稔,還是壓根就看不起他,所以懶得起身來寒暄。

司空腦海中分辨了一下李騫所說的那個地名,似乎是在現在的杭州附近。從地點上來看確實是個會產出好茶的地方。

來人在司空之前的座位上坐了下來,帶著笑音說了句,“那我真是有口福了。”

接下來兩個人都沉默了,司空隻聽到了茶杯放在桌麵上的輕響。

片刻之後,來人先開口了,“先生好久沒有回來了,還住得慣嗎?”

李騫淡淡答道:“住不住得慣也不要緊,我這兩天正張羅著要搬去師兄那裡住。他人不在,隻有幾個小輩沒頭沒腦的,得有人看著。再說,我自己的徒弟也得花時間調理,忙著呢。”

來人似乎愣了一下,然後才說:“倒是沒聽說先生還有弟子。”

這話裡是有些試探的意味的。

李騫就笑了笑說:“還小,也不成器,外人不知道也正常。”

來人便笑著說:“有先生教導,想必日後也是一位大家。”

兩個人你來我往的說了幾句客氣話,來人開始言歸正傳了,“先生大概也知道我今日的目的。不知之前提議之事,先生可有決定?”

李騫露出不大情願的表情,“我這還沒老得走不動路呢,一個個就想讓我回家養老了……我就嘀咕兩句在家閒呆著悶得慌,我那個不成器的徒弟就跟我鬨上脾氣了。”

司空抿著嘴角微微一笑,覺得他這個便宜師父真的挺擅長談判的技巧的。他這個時候也猜到了,這人應該就是來跟他談判關於收購牡丹樓一事的。

果然就聽來人說:“牡丹樓一天到晚瑣事也多,先生的晚輩不希望您太過辛苦,這正是先生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