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至理名言(2 / 2)

南北雜貨 報紙糊牆 6375 字 3個月前

“快些過來和麵!若是再偷懶,我便與縣令說,讓你回家吃自己。”這施餅處的活計也是辛苦,那兩名婦人正在那邊忙得滿頭大汗,一轉臉見南文川那小子又不見人影了,登時火起,高聲叫罵起來。

“來了來了!”南文川慌忙應道。

“那你們自己再想想,什麼時候想好了,隨時過來跟我說。”最後他甩下這樣一句話,然後就匆匆忙忙跑回去乾活去了。

這個事情倒不是南文川自己想出來的,城中不少百姓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這麼乾了。

自從常樂縣中這個針坊開張以來,便有不少外地商販到他們這裡來買針,有些人一時買不到針,經濟又比較拮據不舍得住客舍的,便會租住在一些百姓家中,然後很快就有一些外地商販跟當地百姓一起磨針,至於給不給抽成,具體給多少,各家的情況也都不太一樣。

最近漸漸的,倒是生出一些約定成熟的規矩來了,一般就是這些外地商賈磨十二三根針,得到十根針的工錢。

這些焉耆人昨日剛到,好像還不了解情況,於是這南文川瞅準了便下手了,說白了就是搶生意。

然而他卻沒能把這一筆生意搶到手,第二天他就聽說這幾個焉耆人從彆人那裡拿了針回去磨。

南文川在失望之餘,卻並沒有感到氣餒,依舊每天都在努力給自己發展下家。

這些出來跑商的大多都是青壯,他們要是下了功夫去磨,每天至少能磨三四十根,這一個人的抽成就有不少了,若是多來幾個,隨隨便便就能比他老娘每日悶頭在家裡磨針掙得多。

大約還是因為他年紀太小的關係,那些人大多都不會考慮從南文川手裡拿活乾。而且們家又隻有孤兒寡母兩個人,不方便租房子給陌生男人,要從彆處尋人到他這裡來拿針去磨,本來也不太容易。

南文川整日看著掙錢,自家卻是處處趕不上趟,又是著急又是上火,他想方設法與這些外地來的商販接觸,卻並沒有什麼好的效果。

這一天傍晚,羅用從熏肉作坊那邊回來,剛好看到南文川與幾名外地來的商販站在街上說話。

南文川這小子近來常常與這些外地人攀談,天南海北的新鮮事聽來不少,這時候隻見他一個人站在那裡說得口若懸河,那些個商販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羅用站在街邊聽了一會兒,待到他們那邊說得差不多了,便把南文川喊了過來,言是有事吩咐他去做,叫他跟自己走。

南文川不知縣令尋他何事,還當自己這幾天乾活的時候開小差的事情被他知道了,於是便也不敢多言,隻是低眉順眼地跟在後麵。

“你可知過猶不及的道理?”待他們走出一段距離之後,羅用停下腳步,對南文川說道。

“?”南文川沒反應過來,怎的縣令忽的與他說起這個來了?

“你若想從他人那裡得到什麼,首先就要知道對方看重的是什麼。”羅用告訴他:“你得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南文川那小子還是一頭霧水的樣子。

“行了,你回去好好想想吧,如何才能取信於人,你現在所做的事情,與你心中想要的結果剛好相反。”

羅用這幾日也開始忙碌起來了,要不是實在不忍心看著這個小孩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也不會跟這麼小的孩子說這些,想在他該說的也說了,剩下的就看這孩子自己能不能領悟了。

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這句話在後世幾乎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對於銷售人員來說,更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牢記於心的道理。

然而在眼下這個年代,很多人卻並不知曉,也沒有人告訴他們。就連將心比心這句話,也是到南宋才出現,出自《朱子語類》,要等到廣為流傳,不知又要多少年以後。

南文川得了二十一世紀這一句至理名言,這天晚上他回家以後,翻來覆去的,把羅用那幾句話想了足有幾十遍。

羅用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於是他就思考了一下,假如他自己就是那些外地來的胡商,那他會跟什麼樣的人拿針……

這個事情想通了以後,南文川就特彆激動,三更半夜不睡覺,還攪得他阿娘也睡不成。

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裡翻出一件他那死鬼老爹丟在家裡沒帶走的破舊長衫,央著他娘改成他自己能穿的大小。

折騰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南家這小子就穿著這條破長衫到施餅處乾活去了,說話做事一改往常,那兩個做餅的婦人喊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勤勤懇懇,絕無半點怨言。

待到有人來吃餅,他也對人特彆有禮貌,遇到年長的,他就表現得特彆尊敬。下工以後走在大街上,更是動不動就與人拱手作揖,再也不跟人耍嘴皮子了,整日擺出一副很穩重很靠譜的樣子。

這常樂縣中的百姓,誰人不識得南家小子,人人都曉得他這是在裝相,奈何這廝臉皮比城牆還厚,死活就是要裝到底。

推薦:天蠶土豆大神新書《元尊》、貓膩大神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