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乘風而起(1 / 2)

南北雜貨 報紙糊牆 4396 字 9個月前

與中原以及江南地區的眾多河流相比,汾水並不很深,水流不是很穩定,季節性也比較強。

是以汾水之上少有大船,運貨載人的,多是一些中等大小的船隻。

南北雜貨這一次運貨南下,租用的船隻就不止一艘,並且一路上還需經過數次換船。

這個年代沒有什麼先進的探測技術,在陌生的水域行船十分危險,再加上這條水道之上也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勢力,他們各有各的地盤,所以那些船隻以及船上的船夫,通常隻在自己熟悉的流域活動。

每到需要換船的地方,那些碼頭上都彙聚著許多壯勞力,人來人往貨物雲集,看起來十分忙碌又欣欣向榮。

南北雜貨的人與這些小娘子們說,眼下正是夏季,汾水之上運輸繁忙,待到秋後水位下降,有些河段便走不了貨船了。

“那便改走陸路了?”一名小娘子問道。

“倒也未必。”那人言道:“在這條商道上行走的,自然知曉什麼時節運貨最劃算,是以很多南邊來的商賈,都是在秋冬時節北上收貨囤貨,待到開春之後水位上漲,汾水之上好行船了,屆時再運貨南下……”

走陸路的也有,他們南北雜貨每年便有好幾次要通過陸路運貨,時常也能遇著其他商隊。

還有每年冬季南下賣糧的農人商販,更是數不勝數。

聽聞早年間,關中常鬨饑荒,這些年卻再沒聽聞了,這一方麵要歸功於玉米的高產,另一方麵,就要歸功於這些南下賣糧的河東父老。

當年聖人令官道上的關卡不得收取這些河東父老的過路費,又令人特地在新豐開設了一個集市,不知他當時有無這方麵的考量。

這些小娘子們從前大抵都沒有出過遠門,頭一回出遠門又聽人說起這許多事,總是十分新鮮。

在他們的船隊行到臨汾的時候,隨著人數的增加,原先那些船隻有些坐不下了,南北雜貨的人便預備要多租一條船。

臨汾城中一名郎君聽聞了此事,便自己出錢租下了一條船,讓臨汾當地的那些小娘子們乘坐這條船南下,又邀請其她小娘子們同乘。

那名郎君對小娘子們說,此次去往羅氏機器坊學習技藝,是一件很好的事,讓小娘子們學成之後,莫要忘了將這些技藝帶回故鄉,造福鄉裡。

這越往南走,要去機器作坊的小娘子就更多,因為南邊更靠近長安城,消息也更靈通,很多人都聽聞過羅氏機器作坊,很多家長都支持自家女兒去那裡學藝。

據說還有一個小娘子自己不願去,被父母逼著打著非讓去的,黃二娘等人聽聞了這件事,也是覺得很稀奇。

待到了潼關,映入眼簾的便是一艘艘巨大的船隻,那些船隻那般大,桅杆那般高,一個個人站在船上,仿佛都隻有鳥雀大小。

他們在潼關也換了船,然後沿黃河往上又走了一段,接著便入了渭水,聽聞在長安西麵,有水渠溝通渭水與長安西市,西市距離南北雜貨就很近了。

他們這一行人還未抵達長安城中,羅用這邊早早便已得到了消息,著手開始準備這一撥河東女子的安置問題。

夏日的長安城十分炎熱,這些小娘子們從河東道過來,大約沒有經曆過這般炎熱的夏季,羅用擔心她們到時候會有人生病,這個年代缺醫少藥的,生病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與此同時,同樣得到消息的還有長安城的各大家族,以及朝中許多官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