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 / 2)

熹妃這一句話,說得弘曆和傅瑩兩人都臉紅了。傅瑩有些尷尬地說道:“難為熹妃娘娘如此看重兒媳,隻怕兒媳做得不好,令熹妃失望了。”

熹妃一擺手道:“孩子,你彆學他們那些拘束的話,在我這兒就當是在你自個兒家中。你問問我這景仁宮的宮女,我這兒是最不講規矩的地方,要不是有人管著她們,一個個都能上了天。”

熹妃一說完,下麵站立的宮女都忍不住抿嘴笑了起來。熹妃身邊的貼身宮女芳桃笑著對傅瑩說道:“福晉,你且放心吧,娘娘說的是實話。娘娘一向寬待我們,更彆說福晉你這個兒媳了。”

傅瑩笑了笑,對比皇後的端莊和不苟言笑,這位熹妃確實很隨和。

因到了早膳的時間,熹妃便留下他們二人在自己這裡吃早膳。

吃飯時,熹妃無意提起自己碰到齊妃李氏一事,道:“我前日給皇後請安時,聽齊妃說你三哥得了惡疾,恐是不好了。看那個樣子是想讓皇後出麵去求皇上,給你三哥派個禦醫瞧瞧。”

弘曆聽聞此事,不禁拿著筷子搖了搖頭,道:“三哥忤逆阿瑪,被阿瑪所憎惡,即便是皇後去求,恐怕也未必有用。”

“可不是嘛,皇後多聰明一人,豈能趟這渾水?所以,當時隻是說了句‘三阿哥吉人天相,自會好轉’來應付齊妃。”熹妃說道。

這話剛說完,熹妃又長歎一聲,道:“想當初齊妃在藩邸為格格時,多受聖上寵眷,一時連去了的敦肅皇貴妃也比不上,如今‘沾’了兒子的光,皇上竟然連她的麵兒也不想多見。”

弘曆道:“齊母妃也是一良善之人,隻是三哥太不爭氣了些。”

聽兒子這麼說,熹妃甚是憐愛地撫摸著自己的兒子道:“母子同命,兒子討阿瑪喜歡,那額娘自然也討你阿瑪喜歡了。”

弘曆有些不好意思,忍不住說道:“母妃怎麼能在我福晉麵前說這些話呢?”

熹妃放下手道:“哎呦,你福晉又不是外人,怕什麼?”

傅瑩點點頭道:“母妃此言有理。”說完又想,這兩人果然是親母子,都一樣的“話嘮”。

不過,她聽熹妃談論起弘曆三哥的事情,方才知道這個時候雍正的三阿哥還沒有去世,隻是那天自己見雍正子女時卻沒有見到他,便誤以為他已經死了。

又聽熹妃在那裡同情齊妃,也是佩服熹妃的心大,畢竟齊妃生的三阿哥原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

弘曆吃過飯就和熹妃匆匆告彆,傅瑩本想問他要去往何處,卻被熹妃拉住,道:“弘曆去上書房了,雖說他是新婚,但功課什麼的也不能落下,聖上看得緊呐。”

關於今日要去“上書房”一事,因弘曆沒和傅瑩提過,就這麼突然離去,也有些意外,她沒想到清朝皇子的“婚假”竟然這麼短暫。

熹妃又說道:“丫頭,你且在我這裡呆一陣子,反正回去也沒什麼事。”

聽這位比自己現代年齡大不了多少的大姐,叫自己“丫頭”傅瑩心裡還是有些彆扭。她也納悶,自己都穿過來幾個月了,怎麼就還不能把自己當成個十幾歲的小姑娘?

熹妃命人將早膳撤下之後,又拉著傅瑩坐到一起,滔滔不絕地詢問了傅瑩諸多事情,比如家裡的父母兄弟啦、自幼的喜好啦……

這樣的場景,傅瑩有種熟悉感,她記得弘曆也曾這麼滔滔不絕地問過自己。

心裡再次感歎,這兩人真是親母子,不光模樣相似,弘曆的言行也與生母相差不遠。對於之前傅瑩在現代看過的那些乾隆生母的謠傳,她覺得完全是不可信的。

熹妃雖然熱情但並沒有留傅瑩呆太久,覺得傅瑩和弘曆二人新婚不久,自己把傅瑩留在景仁宮呆太久不合適。臨走之際,她讓芳桃拿出一個碧玉雕花方盒,說是給她這個兒媳的“見麵禮”。

傅瑩沒想到熹妃這麼隨和,在回亁西二所的路上,她抱著熹妃送的那個碧玉雕花盒,決定自己要抱熹妃的“大腿”!

畢竟乾隆是有名的孝子,到時候萬一他“始亂終棄”,自己還可以找這個未來太後做自己的“靠山”,那樣看在自己生母的麵兒上,他也不敢對自己太刻薄。

傅瑩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計劃”,於是一掃來景仁宮之前的憂慮,心情十分愉悅地回到了新房。

注釋:[1]明轎:就是一種轎椅,比較簡單。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出現了不少名字冗長的物件,這些實際上是有實物的,讀者大大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到網上查一查實物圖片,很漂亮(星星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