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1 / 2)

【然而,就像我們前邊吐槽過的那樣,宋朝的解決方案,很大程度上矯枉過正。為了解決唐末五代的問題,而給自己創造出了新的問題。

也就是王安石,或者說,宋朝代代變法派們想要針對的三冗兩積現象。】

趙頊默然。

為了壓製地方,使得地方的流民、災民甚至賊寇不至於形成一股強大的反抗中央的勢力,所以把他們都招攬進軍隊。這就成了冗兵。

養著那樣一支龐大的軍隊,還要記得厚待賞賜百官,要給遼夏交納歲幣歲賜,於是冗費也就跟著出現。

擴大科舉的錄取人數,一旦考中進士就立即被允許做官,尤其是殿試還不允許刨除學子,對恩蔭入仕的官員也頗為寬容,這樣林林總總彙聚起來,變成了冗官。

——他的臉上沉默著,露出一抹苦笑。

這麼看來,他們大宋之所以沒能成為一個大一統政權,其實是因為本質上,他們並沒有完全把那幾個趨勢解決掉吧。

正相反,為了趙家帝位的穩定。他們更有意放縱了黨爭——隻有被他們唯一允許強大起來的文官勢力內部都不是一條齊心,他們才能夠確保對方不會聯合起來推翻自己。

所以他們才會落到這個地步啊!

趙頊伸手按住了自己的額角,平複著自己有些急促的呼吸,靜靜等待著那陣突然的眩暈感消失。

他們之所以要變法,本質是在為當初沒能徹底解決的問題還債。

【然而變法從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放在大慫那樣一個特殊且複雜的環境下,更是困難程度翻倍。

首先,宋初的思想大環境對於變法思想的生根並不友好。】

趙匡胤:?

喘著粗氣,將自己搖搖欲墜的理智從一瞬間破防的恐慌中拔了出來,宋朝的開辟者抬起頭,對著後世人這番言辭眯起了眼。

這話說得,十有八九得和他沾上乾係了。

【我們都知道在宋的前麵是五代十國,一個北方文化因為多年胡化影響產生斷層的時代。

南方雖然相對穩定,政策延續,並且由於統治者注意保境安民,輕徭薄賦,興修水利,勸課農桑,再加上北方精英移至蜀等地的原因,經濟文化比之北方都更為發達。

奈何趙匡胤是北人啊,他天然屁股就坐在北人那邊,南方政權培養出來的文人官員有不少曾經都和他站在敵對立場上。

這些人用倒不是不能用,但是他總得保證自己的利益集團吃飽了再說,不能一下子就全盤讓南人官員占據高位了。

這就導致宋初的時候,朝堂上最流行的學說是什麼呢?

——戰亂殘局之後朝代們的最愛,道家黃老之術。】

“要不然呢?”

趙匡胤琢磨了一下,還是覺得自己這樣做沒什麼毛病。

畢竟,後世人自己都承認那黃老之術最適合應對戰亂後的殘局了不是?

大家都沒錢折騰啊,

那不捏著鼻子說自己無為而治比較好聽嘛。

等到前麵幾代人苟過來了,

再來個有作為的皇帝開始搞事情。這是基本套路啊?漢朝不就走得這個路子。

……就算命不好沒抽出想要有所作為的皇帝,

那也跟他沒關係。

#甩鍋,是趙宋皇帝的基礎技能#

【比如說大家都聽說過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

趙普:?

站在趙光義下首最前排位置上,已經跟對方“同流合汙”的宰相悄悄皺起了眉,一種不太妙的預感籠罩了全身。

他什麼時候說過這樣的話了?他從小學習熟悉的都是吏事庶務,治國的時候根本不靠儒家那幾卷經書好嗎?

也就是等國家統一後,那些文人士子又端起來了,暗地裡說他不學無術,他才不得不勉強把《論語》撿起來裝裝樣子——誰家用《論語》治國啊!

不學無術怎麼你了?霍光都還不學無術呢礙著他當權臣了嗎?

趙光義看見他臉色不好,一個安撫堅定的眼神就丟了過去:

沒事,大家都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不會被後世謠言欺騙的!

趙普:。

他低下了頭,嘴角卻忍不住狠狠抽搐了一下。

大家都知道他不讀書這話說出來也不好聽啊!

【他當宰相的時候就不理會跟他提意見的人,就在政事堂設兩個建議缸,等那些意見把缸填滿了,他就一把火給燒了。

多管事是不可能多管事的,小心眼是真的,國家不能多管你們提出的破事也是真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