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 章 番外2 李斯(2 / 2)

那是什麼?

孟子有點好奇:能不能展開說說,他有點想和人辯論一下。

【韓非則不然。

在他的著作當中,“天下”這個詞總共出現了267次,並且大多都是以“霸天下”“強天下”“一匡天下”這樣直白的詞彙形式出現,即表明了他對於大一統路線的思考:

——動用暴力手段。】

孝公:……

孝公:?

等會等會等會——

這個畫風,不知道為什麼,

“好眼熟啊。”

簡單粗暴,他喜歡。

坐在一旁的商鞅卻笑了起來,直到孝公轉頭看他,才反問道:“鞅當年說公,難道不也是到了闡述霸道的時候,公才願意傾聽嗎?”

什麼帝道王道的,那種太宏大的東西,他們老秦人壓根不感興趣啊!

天幕還不忘緊跟上一句,加深商鞅這句調侃話的力度。

【所以,這樣的理論,當然會讓嬴政看完他的論著之中,就不由發出“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這樣誇張的感歎,乃至於願意為了韓非直接向韓國發兵威逼。

畢竟咱老秦人,主打的就是一個功利實用主義啊!

能動手就絕不多BB!】

嬴渠梁:端坐.jpg

“這,這證明政兒果然有我們秦王風範啊!”

麼叫做一脈相傳的親祖孫啊!

嬴政:。

被功利和實用兩個評價砸中的始皇帝,又忍不住回想起此前後世人講羅馬時候他冒出來的想法:

其實,他覺得,他們大秦除了動手以外,也可以學著多動動嘴皮子的。

#救救大秦文化事業建設#

【韓非的思想是如此,李斯的思想自然也不遑多讓——畢竟他們共同的老師荀子,也曾經就這個話題做出過“人主者,天下之利勢也”的論斷,認為一個合格的君主,就應該要有管理天下的野心。】

儒生:……

所以說啦,荀子真的不像他們儒家的人啊!

能教出這樣兩個法家著名人士的學者,他們儒家保持懷疑很合理吧!

【隻不過,韓非是韓國的王族子弟。

因為這樣的出身,哪怕他有些口吃、不善言談,也足夠他在亂世中得以安身立命,最後走上著書立說的道路。

也因為這樣的出身,他一直堅定地想要複興韓國,堅決不願意事秦。

《史記》裡講他最後的結局,說嬴政通過攻打韓國讓韓王把他作為使者送到秦國,卻並不信重他。後來因為勸諫嬴政先攻趙緩伐韓,而被李斯姚賈詆毀,於是下獄審訊,最後被李斯送去毒藥命令自殺,留下嬴政追悔莫及。】

嬴政:?

李斯:?

等會?事實是這樣的嗎?為什麼這個說法這麼奇怪?

君臣兩個連凝固的氣氛都繃不住了,齊刷刷皺著眉頭看著天幕。

然後下一秒,後世人又是個大喘氣。

【說實話,我覺得馬遷這段胡謅得真好,真符合秦亡後始皇帝和李丞相應該有的風評。】

司馬遷:……

目移.jpg

都說了漢朝也有自己的政治正確的啊!

【首先,韓非得不到嬴政的信任和重用,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完全合理的。

韓非入秦發生在公元前233年左右,當時始皇二十六七歲,剛剛從呂不韋的手上奪取回親政大權,正處於自己人生最年輕力壯,意氣風發的年紀。

秦國經過多年的積累,且不論生產關係的優劣,光是生產力的方麵,就已經毫不誇張地可以說,足夠吊打東方六國。

其兼並天下,一統海內之勢,當年初出茅廬的李斯麵對著秦國兩連國君短命,新王年歲尚幼的局麵,都敢肯定這是自己飛黃騰達出人頭地的唯一去處,更遑論天下其他明眼人。

可以說,在當時聰明人看來,秦和東方六國之間,必然會接連爆發多起隻能有一方存活的戰爭。

既然如此,論忠誠,韓非作為韓國王族,還是一個眾所皆知對韓國有著深厚感情,就連出使都是被逼而來的韓國公子,其勢必要背負上會偏向韓國的嫌疑。

論才乾,嬴政已經有了李斯輔佐。甚至比起性格執拗,更有個人主見的韓非,和他經過多年磨合,已經形成了默契,做事謹

慎規矩的李斯毫無疑問才是他更順心的助手。

那麼他為什麼一定要重用韓非呢?】

李斯在暗地裡使勁給後世人這番話點頭:他承認在某些方麵他確實不如韓非出色,最起碼他肯定不能像對方那樣著書立說,聽起來還流傳後世享譽千古,被譽為法家集大成者的樣子。

但是、在如何輔佐嬴政,如何當好大秦丞相,為大秦利益深思熟慮這點上,李斯自信韓非絕對不可能戰勝自己。

說白了,他是真的一點都不在乎楚國:媽的當年在它那當小吏,現在在大秦當丞相,這選誰還需要彆的什麼理由嗎?

——韓非可以做到,完全不在乎韓國嗎?

恐怕不行吧。

李斯麵上一派風輕雲淡。

【嬴政之所以伐韓也要把韓非請過來:一方麵是圓滿自己曾經看書時候產生的感歎——書寫得那麼好,大粉想線下麵基作家不行嗎?

始皇作為中文互聯網上慣被調侃為的“手辦狂魔”,稍微有點收集癖又怎麼了呢?

另一方麵,其實主要是為了規避韓非被韓王所用的風險:改革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哪怕韓王任用韓非,也不可能說足以和秦相抗衡。但是給秦一統的路途帶去麻煩,到底是足夠了。

所謂,我得不到的人才也不能讓彆人得到。大概就是這麼個損人從而便己的思路。】

嬴政:?

不是,手辦狂魔是個什麼奇怪的稱呼?並且這句話怎麼和後麵收集癖組合在一起的?後世人你的語言組織能力是不是多少有點離譜啊??

關注點,錯誤。

【其次,韓非勸諫嬴政先趙後韓,然後因此被李斯姚賈兩人汙蔑詆毀最後進了局子。

姚賈那還有韓非勸嬴政不要高升他這個私人恩怨哽著我們先不提,李斯因為韓非這句勸諫說韓非作為韓公子還向著韓國,終究不能為秦所用,與其放了還不如殺了……

額,有毛病嗎?這也叫詆毀嗎?這不是大實話嗎?】

李斯:對啊!

這話他說的真的是真情實感不帶分毫虛假。他和韓非到底師兄弟一場,對方才乾之出眾他看得明白,對方對韓國念念不忘不肯事秦他也看在眼裡,所以他才會對嬴政說出那樣的話。

彆的都不用多說,韓國和趙國,雖然從事後看來,都是被秦很快擊破的菜雞,但是從紙片實力來看:

趙國曾經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一度成為東方六國之首與秦爭霸,直到長平之戰才被白起殺到緩不過來,但好歹曾經是個大國,底子與倔強還在。

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田單、樂毅……一堆響當當的名將名相輩出,直到當時還有被後世人稱為戰國四名將之一,趙國自己的武安君李牧統帥著趙國的軍隊,最後需要利用反間計除去。

——而韓國呢?

如果後世人在此,它恐怕要不乏諷刺地說上一句:這個國家在戰國七雄當中實在是沒有什麼高光時刻。因為它的領

土之憋屈,絕對擔當得起四戰之地這個稱呼,換言之,就是被人四麵暴打。

難得能為人稱道的,恐怕也就隻有申不害變法,以及韓非和張良這兩個沒被韓國任用過的名人了。

■浮笙閒的作品《曆史觀影從景帝開始》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在這兩個國家當中要挑一個軟柿子先開頭,並且韓國的戰略位置,對於想要兼並天下的秦國來說,又恰恰好是便利他往到處去的——以韓非的眼光,竟然勸諫先趙後韓,無疑是自己私心作祟。

所以——李斯心平氣和地想著:這能叫詆毀嗎?

如果他不這麼對陛下說的話,那才叫不儘忠於陛下。

【最後那什麼李斯送毒藥命自殺,韓非陳請無門悲憤而死,嬴政事後追悔莫及……

額,馬遷,我隻能說,你還挺有寫狗血火葬場的天賦的。

這不經典惡毒女配弄死小白花女主,渣男男主在女主死後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的狗血劇本?這要放在某江,不得接上個女主重生冰冷冷不當舔狗男主有趣探尋喜提追妻火葬場的後續?

某種意義上,《流血的仕途》能寫得那麼狗血且離譜,也許是因為嬴政身上自帶一種狗血光環吧。】

李·惡毒女配·斯:……

嬴·渣男男主·政:……

謝邀,並不想出演這樣的離譜劇本(虛弱)

韓非要是在天有靈知道自己被編排成狗血文小白花女主,恐怕結巴都得被刺激得好了破口大罵吧……

劉徹:樂

發現這回自己可以大看自家史學家編排彆人的樂子,並且自己不用成為樂子的孝武皇帝當場一個幸災樂禍的爆笑出聲。

“寫得好!”

“多來點!”

司馬遷:(低眉順眼)一,我不叫馬遷;二,我寫的不是狗血文……

真的——

【李斯那種嬴政說一他不敢做二的性格,你說他敢背著嬴政把後者心裡頭某種意義上的“白月光”寫手給毒死?

韓非那種倔強犀利,如果不是口吃阻礙了他的發揮,多少得跟戰國著名頭鐵噴子孟子一樣噴便天下無敵手的性格,是能被李斯命令自殺就自殺的?

就算韓非真的是被李斯強行毒殺的吧——你當嬴政的眼睛是什麼?你說他會被李斯蒙蔽不知道對方殺了韓非,還沒馬遷個史學家清楚?你當嬴政的多疑是什麼?你當李斯真的乾出這種背著他殺人才的事來,他還會繼續毫無芥蒂地繼續重用對方甚至為其後路保駕護航?

樂。

秦國君臣達成默契後唱雙簧借刀殺人罷了。】

眾君主:對味了,我就說嘛,這個權謀劇的風味才是我們的調調。

什麼狗血文?

不存在的(目移)

【馬遷之所以會寫出這樣一個包含怨婦風味的恩怨情仇,歸根到底,我個人感覺,是微妙共情了。】

司馬遷猛地一抬頭:“我不是,我沒有!”

瞳孔大地震.jpg

“後世人你不要胡說八道啊!”

【共情哪部分呢?

作為王孫公子,身份高貴??[]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才華也出眾的韓非,結果在嬴政手上,卻沒贏過出身下層平民階級的李斯。

——嗯,懂?

李斯覺得自己的才華不如韓非出眾估計也是實話。從始皇看了韓非的書想要知道作者,結果第一個回複他的就是李斯來看,後者要麼是時時刻刻都有在關注學術前沿,要麼就是對韓非這個人有著特殊的關注。

但是一如馬遷描繪出來的,因此暗暗恰檸檬背地裡酸,搞得跟擔心嬴政喜新厭舊,有了韓非就不用他,於是一定要把對方做掉一樣的嫉妒陰暗批屬性是不是真的……那就見仁見智吧。】

李斯:(閉眼)

這風評是秦亡後我應得的——!

落淚.jpg

【我們重新回到李斯個人,此前說到,他出身下層平民階級。於是比起韓非,李斯當時其實並沒有很多選擇的餘地:

就和我們今天沒什麼兩樣,人文社科的學者,如果執著於搞學術這一條路,除非是成為了真正的大拿,那大半是沒有什麼富貴的可能的。

李斯已經吃夠了身處貧賤的辛酸,於是他是決意不肯將自己的時間消耗在潛心鑽研學術,冀以成為接續荀子聲明的一代聖哲賢人的苦心鑽研中的。

他對於自己的能力和才乾更有著充分的認知。比起在老師的基礎上再提出更多高屋建瓴式的理論,李斯實際上是個天生的實乾家。他認為,與其白花力氣著書立說,不如乾脆從政玩弄權術。】

學者們:……突然有點被冒犯到。

要不然這世上哪裡來的那麼多“學而優則仕”的人,主打一個科舉考啥就學啥,對什麼雜學毫無涉獵的存在呢?

要不然為什麼這世上鑽研雜學小學書法繪畫之類和做官不沾邊的人,大多出身大家甚至王公貴族呢?

——人,總是得吃飯的(沉痛)

【所以,在對當時的國際形勢做了細致的分析之後,李斯看準了秦國的強大,認定未來的天下隻可能是秦國的天下,此時出仕秦國,毫無疑問將是一個建功立業的極好時機。

於是他對老師做了最後的辭彆,在臨行之言中,他如是表達自己的心跡:】

【“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遊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

我聽聞機會來臨的時候,萬萬不可怠慢。眼下是各國爭雄的時代,遊說之士主持各國政事。秦王有意吞並天下,稱帝而治,這正是平民布衣縱橫馳騁,學者遊士博取收獲的時機。

“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麵而能強行者耳。”

人處於卑賤之位而不思有所作為改變命運,不過是圈養的禽獸,隻能張嘴等食,徒有一張人臉,兩腿可以直立行走而已。

“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讬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所以,卑賤是人生最大的恥辱,貧窮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長久處於卑賤的地位,困苦的境地,反而譏諷世道,厭惡祿利,以自托於無為來自我安慰和解脫,不過是無能而已,絕非士人應有的情懷。

——所以,為了改變自己卑賤窮困的處境,李斯決意西去秦國,遊說秦王。】

【李斯的這番話,是對他整個人人生觀念最淋漓儘致的呈現。

卑賤是人生最大的恥辱,貧窮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這樣的想法,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實在不免太過功利,甚至可以被批判拜金主義唯財富至上,卻是李斯寂寂無聞多年之後,最大的心聲。

他有才華,有能力,有野心,那麼,他就不該與光同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