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製片人中心製(求訂閱推薦)(1 / 2)

() 在好萊塢的電影劇組,一向是以製片人為核心,也就是業內俗稱的“製片人中心製”。

但法國又不是好萊塢,對這方麵,沒那麼信重。

某些劇組,常常能看到導演兼任製片人的情況發生。呂克貝鬆也喜歡這樣乾。

而萊曼,身為一個導演,自然也是站在導演的立場上說話,因為感同身受,所以也是不樂意插手導演的工作。

基本上,《電鋸驚魂》的拍攝都是溫子仁在一手掌控。

但好萊塢能興起這樣的製度,自然也有人家的道理。

就比如導演拍攝的時候自嗨,不按照計劃來拍,沒個人能限製的話,對劇組、對電影也是一場災難。

影史上,已經有無數個案例教訓,告訴了那些電影公司,如果由著導演的想法去拍的話,多少錢都不夠賠的。

坦白說,這樣的監督肯定沒壞處,但一味的限製導演的創作空間,肯定也不會有什麼好處。

要知道導演都淪為拍片機器了,那樣的作品真的還是所謂的“第七大藝術”嗎。

靈性全無,不如說是工業生產線上的批量製作、流水化的產物。

而說起製片人中心製,不得不提到它的祖師爺艾爾文-薩爾伯格,曾經執掌過環球、米高梅,好萊塢曆史上第一位製片出身的大佬。

公元1917年,歐洲正為“一戰”打成一鍋粥,中華民國才成立五周年,王朝時代的最後一位象征性人物愛新覺羅溥儀再一次退位。

整個世界就像是愈要沸騰的粥時,美國這邊依舊歌舞升平,絲毫不被國際動蕩的局勢所打擾。

不過那時候,美國電影業的重心還在東海岸的紐約。

當時的艾爾文-薩爾伯格才剛剛得到一份月薪15美金的工作環球影業駐紐約辦公室的文秘。

慢慢的,公司資曆穩步上升的同時,他進入了一個電影劇組《旋轉木馬》當製片人。

這是華納自家投資的項目。

那時呢,大導演施特羅海姆也喜歡在拍攝的時候亂來這在當時根本不算個事,就是不按照劇本拍嗎,很多導演有新想法的時候,都這樣乾過。內地的“墨鏡王”更是能現場寫劇本,然後拍呢。雖說放在好萊塢,他連得到機會的前提都沒有。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預算超支了嗎。

可惜,施特羅海姆不是詹姆斯-卡梅隆,沒學到人家賴皮的本事,這麼一超支,艾爾文-薩爾伯格不乾了,直接跑到華納高層那裡,說要解雇導演,讓這種沒有責任心的導演滾蛋。

華納高層自然很有顧慮,你說這電影都拍了一大半了,突然把導演踹掉,那這項目還完不完成了,要不,忍一忍再給點投資就過去了這也是當時大部分電影公司的想法。

但艾爾文-薩爾伯格顯然是個有本事的,直接說剩下的他也能搞定,但這樣的導演不能留。

後來,施特羅海姆直接就被解雇了。

而在《旋轉木馬》事件之後,艾爾文-薩爾伯格越加的受到華納重用,人家也不含糊,直接主導並奠定了製片人中心製在好萊塢的地位,並且定義了這項製度的核心理念控製預算,完成電影。

這樣的想法在當時對那些電影公司,也就是投資方來說,可謂是金玉良言,是站在他們的角度出發的。

那有什麼不能同意的呢?

於是乎,這樣的劇組權力分配迅速的被電影業所接受,並奉為了某種意義上的規則。

畢竟商業回報才是那些投資方第一考慮的東西嗎。

什麼藝術追求、什麼題材創作、什麼角色深度......統統靠邊站。

製片人們受此理念,也是更為看重影片的類型、演員主創的市場反應、內容題材的商業性,乃至於更加強調視覺、聽覺的觀眾感官,更加注重故事的節奏以及流暢性等等一係列的因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