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奈飛轉型(求訂閱,票票)(2 / 2)

想轉型,問題多多。

哈斯廷斯光是想,沒有實施就考慮到了幾點。

一,奈飛與內容提供商們(如五大、螢火蟲、獅門、百事達之間)簽署的隻有影碟版權的代理售賣,影視版權可不是奈飛的,畢竟奈飛又不拍影視劇,他們隻是線下渠道的其中一個平台方,想玩線上播放,會員付費盈利,這方麵的利潤該怎麼分配?內容提供商們願意支持嗎?

二,想轉戰線上,就必須大刀闊斧地優化用戶體驗,針對在線平台進行個性化推薦算法開發,做到dvd租賃業務推送一樣的方便——奈飛之所以能走到現在,靠的就是比百事達更優質的服務,如果不是這樣,早倒閉了,論代理片源,一開始根本與百事達沒得比較的空間。

隻不過百事達自己管理僵化、結構臃腫,不然哪有其他人什麼事。

三,公司業務轉型,勢必影響現有的公司管理以及部門業務。也要拿出一套方案。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得與各家內容提供商們達成一致,沒有內容支持,就去做線上播放,簡直玩蛋。

帕蒂見自己的想法被認可,轉身就去通知去了。

奈飛,確實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

萊曼很快就知道了奈飛的打算,主要是維亞康姆集團、新聞集團以及五大逐個通知了比較上檔次的內容提供商,聽取他們的意見,很榮幸的是,螢火蟲已經有了上牌桌說話的權力。

對於奈飛,萊曼當然不會陌生,但他沒想過與這家公司提前接觸什麼的,主要是沒多大用。

奈飛02年就敲鐘上市了,不缺資金,可能當時的萊曼還需要抱住奈飛大腿才是。

再者,奈飛對一家二流製片廠乾嘛要很重視,人家吃的是大批量的影碟租賃,走量的。

dvd租賃業務,從來都是金礦,而有資格運營金礦的,以維亞康姆旗下的百事達、美國在線以及奈飛為主,且奈飛在得到華爾街投行的認可之前,一直上不得牌麵。

直到上市融資,背後站有諸多資本——像軟銀背後的股東中就有默多克集團(派拉蒙),紅杉後麵雷石東也有參股(環球),眾多製片廠母公司之間的生意,奈飛當然有資格當二道販子,以渠道盈利。

整個好萊塢的線下市場,製片廠們每天都在和這些渠道商進行著資金流轉、利益再分配,已經形成了一套規矩,大家的利益都有保證,畢竟製片廠出產內容,渠道商鋪設內容,本就是合作關係。

而現在,奈飛想推出流媒體服務,並且想跟大家聊聊,成為互聯網付費電視、電影分銷商,並且主流電影和電視劇集能夠持續保持著高度同步的頻率,並兼營dvd線上租賃。

內容采購是奈飛創立以來解決內容豐富度最普遍的解決方法,在流媒體平台合作上,自然也不例外,這也是他們本來轉型就存在的優勢,因為youtube背後的穀歌,可跟製片廠大佬們關係沒那麼親善。

而作為內容提供方,因為是上遊產業鏈,和像奈飛這樣的渠道商打交道,可以穩賺銷售分成,內容提供方們對此當然喜聞樂見——反正dvd、家庭娛樂這一塊,他們一直以來都是行業裡的一員,能有錢分就行。

至於,奈飛要跟youtube爭奪影視內容這塊的市場,製片廠們肯定無所謂,誰能掏錢買版權,跟誰合作都行。

這裡麵的關係也複雜。

線下早已被幾家壟斷,而這幾家相互之間又有牽連,像索尼方麵就與youtube達成了合作,但也不避諱可以跟奈飛合作。

市場重合,誰能堅持到最後再說,反正現在沒有一家獨大。

畢竟,當初百事達連奈飛都忍了、調節了,還怕什麼——93年,雷石東收購派拉蒙,94年,又斥資84億美金拿下百事達百分之815的股份,差不多在好萊塢擁有了一定的內容壟斷。

到了97年,百事達+派拉蒙的組合,又有維亞康姆作為背後強援,雷石東占據了線下市場百分之90以上,其中百事達的員工總數超過6萬人,在海內外建構出6000多家影碟經銷點。

但進入新千年,隨著新聞集團等資本相繼進入好萊塢市場,以及穀歌、亞馬遜等互聯網巨頭也看到了內容市場的巨大潛力,早變成了多強並起的格局,百事達因為跟不上潮流,人事臃腫、難以管理,迅速衰落。

換言之,內容市場這一塊渠道商很多,且都有實力,製片廠的地位反而上升了,乃至於優質內容更加受到追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