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同趨向(2 / 2)

他突然道:“作為結構商業電影,肯定達不到天花板的高度,但營收利潤方麵還是很可觀的,他就很聰明,拍商業片不玩探討宏大議題,避免戲份失衡。我們應該試試找他合作一次。”

“但......呂克-貝鬆以前都是跟環球合作的,現在的話,跟螢火蟲又走得近,我們很難在這兩家之間爭取。”

製片人無奈,“我們能開出的條件,另外兩家絕對也能開出,開得太高更是沒意義,好像真沒什麼好打動的,除非我們自己提供項目。但那樣的話,也不一定需求他來執導。”

這是事實,各家都有自己合作的導演圈子。

“可惜了。”吉姆搖頭。雖然隻是隨口一提,但他確實挺欣賞呂克-貝鬆這種“不亂來”、經驗還豐富能駕馭多種題材的導演。

嗯,也有可能是接連的成功,讓他不自覺地提高了對呂克-貝鬆的評估等級。

想想,從九十年代的《這個殺手不太冷》,到捧紅連姆-尼森的《颶風營救》再到這部一舉讓斯嘉麗更進一步的《超體》,全球賣座的破圈電影在他的創作生涯裡間隔時間並不長。

事實也是如此,除開斯皮爾伯格、萊曼這樣的頂尖行業人才,大部分導演2、3年一部作品才是正常的拍攝量,從這個角度來看,呂克-貝鬆獲得的成績已經很矚目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參與多部精品項目。

再仔細一點曆數他的成就,三部加起來接近9億的票房市場,拍攝成本才不到8500萬,接近3.75倍的票房回報率——加上院線之外的版權運營,7倍都有了。

唉,可惜他自立山頭了。

......

很多的行業人士,都將《超體》的成績歸功於呂克-貝鬆“聰明”的迎合觀眾上,連帶著很多法國電影人都生出了類似的心思,一時間,歐羅巴影業也是門庭若市。

但更多的電影公司和導演,卻是在分析《超體》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他們認為,隻要摸準了《超體》賣座的套路,成功就是可以複製的。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跟風。

好萊塢很擅長的也是順迎風向。

不過可惜的是,這些準備跟風的人,大多都分析錯誤。認為《超體》的成功是因為殺伐果斷的動作戲,跟著加點動作戲份,主角選擇美女就好了,卻不知道《超體》的精髓還在於軟科幻的那個解釋很玄的超凡設定。

畢竟,看看此時的好萊塢市場,明顯是超級英雄題材抬頭且持續繁榮,無論是福克斯、索尼還是漫威,都在大筆撈錢,這也導致觀影人群的喜好趨向迅速同化,輻射麵的增長很誇張。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影市不那麼怕同質競爭,很多觀眾受限於需求,是樂意觀看大量同類佳作的,就像網文,不存在看了一部導演文,就不喜歡其他的導演文了,甚至說看完之後更饑渴,主動的尋找同類型題材。

從新千年出頭的《刀鋒戰士》平均過億的票房,到《x戰警》平均2億、3億的票房,再到《蜘蛛俠》連續打破超英記錄的流量湧現,再到《黑暗騎士》、《複聯》破10億、15億的成就,很明顯的一點是,超級英雄題材改編的電影受眾基數一直在擴大,觀眾的接受度一直在增長,這才成就了三家不斷撈錢的基礎。

所以《超體》為什麼能在三月檔期掀起不小的觀影熱潮,逆市增長,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青少年觀眾,也就是超英題材的核心群體對這部片子“超凡”噱頭的喜愛,把它當作了三家超英作品都沒上映的替代品,至於斯嘉麗的身材、打戲、節奏都是成就市場的加分項,而非一錘定音的設定點。

動作片沒落了嗎?這是肯定的。

不見集結了一乾動作巨星的《敢死隊》票房也就那樣嗎,還不如動作隻是點綴的《超體》,可能人家得武戲比《超體》還容易引起腎上腺素些,但有用嗎,觀眾一聽到肌肉就喪失了興趣,自然票房高不起來。

更何況,跟黑寡婦很像的角色模板,又是斯嘉麗出演,容易引起《複聯》觀眾的記憶,要知道,《複聯》還沒全球下檔,看過的人不知凡幾——

原版的《超體》,14年在暑期檔放映,頂著投資商各種加戲的瑕疵,以及其他大作的競爭壓力,都在首周拿到了4300多萬的成績,最終累計了4億多的票房。

那在此時,如果票房潛力得到更好的承載,取得更優異的成績完全不意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頂點手機版網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