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大不相同(1 / 2)

說到《美恐》,談到日後奈飛帶起的自製模式,除了用畫像行為作為數據參考,很重要的一點是比市麵條件更豐厚的資金和一定的自由度。

奈飛很喜歡用拍電影那樣的架勢鼓搗劇集,也不是鄙視鏈什麼的,而是電視劇往往對待的態度沒那麼認真,而拍過電影的人,那種用電影的視聽語言和拍攝成本等一係列降維打擊的結果確實是有目共睹的質感進步。

換句話說,對用戶精準定位帶來的底氣讓奈飛在資金預算上更容易開出最接近回報值的籌碼,很多製作方都是願意花錢的,但他們怕花多了錢收不回成本,而不像奈飛,它對比其他製作方針對內容潛力與市場審核這一塊更有把握,就算都是猜測,都是賭,它也比傳統同行們更理性、區間更小、更有數據的支撐。

至於這種視聽質感能帶來什麼?《兄弟連》的創作故事相信很多人也都了解。

再當hbo聘請了斯皮爾伯格作為劇集監製後,這位大佬都沒怎麼親自下場,隻是用自己的人脈、經驗,拉起一支本來可以拍戰爭電影的班底潤色了一部二戰劇,在服化道、運鏡、配樂、剪輯處理上,吊打彼時電視市場的其他戰爭劇,所以劇集花的錢雖然多,hbo本來沒抱著要賺錢的態度,也都吃到了觀眾紅利,很快就成了爆款,給那時hbo用來鞏固用戶群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回到《美恐》。聘請的三位編劇裡,雷-沃納爾是嫡係,本人呢也有空幫助參詳一下劇本,再加上他最近也在學著導演,有好基友、天賦恐怖大師溫子仁的幫助,勝任編劇兼分集導演兼製片的工作問題不大;

第二個自然是德魯-高達了,他擅長敘事邏輯方麵的鋪墊,能加強故事的戲劇性,對角色的定位方麵也很有一套,編寫內容之餘監職製片;

第三個,瑞恩-墨菲,在幾位裡資曆最低,更多的是充當被指揮的導演執行者一職,也對劇本有潤色把關的職責。

從上到下,在編劇這一塊,德魯>雷-沃納爾>瑞恩-墨菲,拍攝執行這一塊的工作量瑞恩-墨菲>雷-沃納爾>德魯,薪酬方麵,德魯單集50萬+3%,雷-沃納爾單集30萬+3%,瑞恩-墨菲單集30萬,無分成。

具體分集通不通過還有布萊克抽空審核,但其實也沒什麼審核空間,命題作文對這三位優秀的圈內人員來說,難度不高。

又過了幾日,雙方交換了合約條款,陸續動筆之餘,整個的影市是越發的牽動人心。

而就在《哈利-波特》最終章臨近公映的時刻,環球影業的副總裁納西姆-埃裡森開車踏上了去往曼恩傳媒的路,為的自然是《無敵浩克2》立項一事。

時隔數月,場景地位和個人心態又是不同。

說實話,他也知道雙方的訴求不再平等,如果說最開始萊曼還要去拿個人的履曆招牌和資源做擔保,努力的換取環球的支持,願意把綠巨人從雪藏狀態拿出來合作的話,多少是存著一點上位者的傲慢,各種條款也是他們占便宜的多,包括宣傳經費由他們處理。

而到了現在,地位翻轉,綠巨人在環球手上沒成功,到了漫威手上大放異彩也就算了,賺錢嗎,不寒摻,姿態放低也無所謂,但問題是,這一路走來,曼恩傳媒是越來越順,越來越上進,環球都不說原地踏步了,畢竟是最頂級的渠道方,想在某些地方精進也很困難,甚至說是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什麼叫跟不上時代?大片。

由於視效的高速發展以及與之匹配的放映規格在發展,觀眾的觀感、觀眾對特效的接受程度越發挑剔,就說今年,暫時位列票房累計榜單的前15位,絕大部分是吃成本,吃技術的作品——3d動畫也是技術不是,皮克斯那花錢的手筆,也少有人能趕上了,每一幀都精益求精,燒的就是渲染的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