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鴕鳥與影市環境(2 / 2)

就像12年之前,也沒幾個好萊塢廠商願意在內地大力宣傳,根本性原因就在於中影不會為製片廠的自費宣發買單,扔得錢多了,又是13個百分比的分賬,內地收益很容易受損,久而久之,還不如多在歐美兩地跑,最多加個日本。

到了現在,有4分之1的入賬外加內地不斷擴升的市場大盤擺在那,對華宣傳重視幾乎是肯定的。

甚至說像《2012》那樣,一部好萊塢大片特地加入華夏元素乃至請華語演員都是在這個時間點之後慢慢成為主流。

資本就是如此,順應市場環境是它們的本能,就好比美國電影廠願意去捧英國、法國、意大利演員一樣,市場體量就代表他們的傾向。

營銷嗎,不丟人,港片以前還老請日本演員演呢,市場選擇罷了。

“怎麼這麼有談性?看來,大家對內地市場很垂涎嗎?”

一連幾天,萊曼每天都能在報紙上讀到相關的論調。

2012年,的確是個多事之年,雖不是什麼瑪雅預言中的末日景象,但也足夠震蕩了。

拉斯特莊園的二樓陽台。

他正看著報紙,慢悠悠的吃下午茶。

伊娃也在旁邊搭著躺椅,蜷著兩條長腿,不時感概,“《猩球崛起》總算是封鏡了,補拍可真麻煩。”

《猩球崛起》是去年夏天開機的,其實秋天就快拍完了,但在後期剪輯時,本來是想著留白結尾,但處理上鋪墊續作的調調沒搞好,整得11月中旬,後期同步進行的時候,紮導又匆忙的調集檔期拉著班底補拍了一段。

再加上中間要過聖誕,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才差不多完全搞定。

“那你可以多休息一段時間,正好手上沒事。”

“不行啊,歇息歸歇息,有事還是要乾的,我可不能失信。”伊娃數著手指,“你幫我參詳參詳唄……”

這麼說著,漸漸熟悉製片工作的她從包裡拿出幾份劇本,“這都是有人遞到我手裡,稍微感覺不錯的本子,你幫我看看。”

嗯,伊娃也是有個製片公司的女強人了。

萊曼接過,太庸俗的pass;不接地氣,沒有明確受眾標簽的pass;張口就是幾億幾億投資的pass,剩下稍微能過眼的也就一兩個本子。

當然,好萊塢的編劇太多了,每年備案的劇本少說有幾千個,從這個角度來看,伊娃自己招攬的人員先篩過一輪,已經打消了很多的本子。

“非要選一個拍的話,這個還行。”

萊曼最後挑出一本,他其實比較“苛刻”,那是他的話,這裡麵他一個都不要,一來產出比不高,他沒那精力;要麼就是對廠牌的藝術加持也沒有,那就更沒什麼投拍的必要了,又不是拉攏人才,編劇的名字他都沒聽過。

“創作的時候有把握方向,講的是二十世紀中葉一位警官緝捕當地黑幫老大,是根據現實事件改編潤色的本子,此類成品倒讓我想起《公眾之敵》、《黑色大麗花》的調調,但沒那麼凜冽,有些懷舊黑幫片的味道,拍得行的話是能被一部分喜歡黑幫元素的觀眾接受。”

“你看上的是這個啊,《匪幫傳奇》。”伊娃注意到後,想了想,“威爾-比爾?一個有些胖胖的家夥。”

“你認識?”

“嗯,他以前是《靈書妙探》的分集編劇,在abc乾了幾年。”

好吧,原來是電視劇編劇寫的電影劇本。

萊曼看她確實有興趣,多提醒了幾句,“這個本子不算精彩,但也中規中矩,控製一下預算的話,在3000萬左右還有拍攝的空間,不過這種警-匪對峙的戲碼對演員要求較高,你得好好選人了。”

“我會的。”她一喜,在他臉上啄了一下,“等要拍的時候我自己去跟利亞姆談談,你幫我提前打個招呼就行。”

“小事,需要公司投資嗎?”

“我自己掙點零花錢。”

伊娃哈哈笑,受益於圈內名聲以及《阿凡達》的加持,哪怕轉型製片,也比很多同行更有競爭的資本,在法國那邊的演藝界也混得開。

此事聊過,萊曼本身就很傾向女人應該有自己的事業,不然每天渾渾噩噩的也不知道人生價值從哪兒體現,又看了會雜誌報刊,忽又想起了另一件事,“說正經的,今年夏天你有時間也幫我跟跟《海王》項目,我不想溫跟凱文有什麼矛盾。”

凱文骨子裡跟喬治-盧卡斯對待星戰一樣,都有些過於計較了,他倒不擔心兩人會不理智,隻是擔憂因為一點小事兩人吵起來——但萬一真出現因為一個道具的擺放問題吵起來,那才頭大。乾脆讓凱文負責好大方向的製定就忙其他事,《海王》劇組交給溫的團隊和伊娃也好。

“你看啊,溫那家夥性格不錯,凱文也還行,但兩人天天碰在一起,指不定就惡化。凱文……有時候管得太多了……”

伊娃雖有些好笑萊曼的臆想,但也答應下來。

終究人與人的相處,性格有時候比能力重要。

羅素兩兄弟跟凱文處得來,中間不也有爭吵,有時候還要萊曼去幫忙調解。

創作與執行,總歸有碰撞,而相比於羅素,溫跟他的關係更親密,也更不願看見有爭執發生。

溫不是聽不進去意見,凱文同理,但最好避免。

這也算是萊曼的“鴕鳥”理論吧,換個不相乾的,他都沒精力去理會,管那麼多乾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