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擔心(1 / 2)

“公孫敬聲是皇後衛子夫長姐衛君孺和丞相公孫賀的兒子,權二代,自小身在權力中樞,你想啊,皇後是他姨媽,大將軍衛青是他舅舅,雖然當時衛青已經死了,但他的遺澤還在,公孫敬聲囂張一點,完全可以理解。”

現在還在武將中混的公孫賀聽到自己是未來丞相,那一刻砸在心頭的有驚喜亦有惶恐,而且他還會娶衛青姐姐。

這,這太不可思議了。

雖然貌似以後的兒子不會太爭氣的樣子。

公孫賀還是向衛青投去一個眼神。

又被紮了一刀的劉徹胸口一悶,他的大將軍還沒有建功立業就被預告死亡,你們友好嗎?

衛青心裡倒是平靜下來。

“衛青和霍去病都是非常懂得分寸之人,早年衛青有個跟著他也減了不少軍功的屬下,蘇建,在衛青封為大將軍之後,他曾建議衛青養門客幕僚,不想走權臣之路而被上位者忌憚的衛青拒絕了。

因此他一直到死,和漢武帝都是君臣相得。再說霍去病,年紀輕輕立了兩大功勞便匆匆撒手人寰,他的死都能稱得上是漢武帝的心頭一抹痛,更不會有功高蓋主君臣反目。”

劉徹已經要呼吸不暢了,他已知道霍去病的身份,馬上叫衛青上前,耳語一番將腰間的玉牌摘下來遞給他。

而因為聽到妹妹衛子夫最終當上皇後,此時此刻正全神貫注的聽著天鏡聲音的衛少兒一下子抱緊自己的孩子。

“這樣和平的君臣關係並沒有延續下去,公孫敬聲仗著長輩們積累下來的家底,行事囂張,終於在征和二年挪用北軍一千多萬錢被下獄。

他爸公孫賀為了給兒子減刑,主動要求捉拿當時的一個通緝犯。這個通緝犯叫做朱安世,本來是給兒子減刑的,公孫賀恐怕是做夢也沒有想到,正是被他抓回長安城的這個通緝犯,在獄中上了一狀。”

公孫賀:趕緊記要點。

“他狀告公孫敬聲什麼呢?其一,與陽石公主通奸,這個陽石公主是漢武帝的女兒,她和公孫敬聲的事兒算是天家醜聞。其二,也是最觸動漢武雷點的,朱安世說公孫敬聲用巫蠱詛咒他。”

劉徹:臉青了。

你們是怎麼做到一句話裡,連一個字都不是白塞進去的?

“當年陳阿嬌被廢,罪名就是巫蠱詛咒,可見漢武帝很信這個,更彆提公孫敬聲這時候,漢武帝已經是個四十五歲的中年人,在漢朝平均年齡不到四十的年月裡,他可以說是半隻腳踏進棺材的。

自覺快死的人最怕什麼?最怕的就是死亡,於是漢武帝大怒,叫江充主審,各部門協作,一定要把這件事審問清楚。”

“江充與太子劉據有嫌隙,自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再加上漢武帝晚年又添了很多新寵,衛子夫色衰愛弛,後族這麼些年早非當年可比,漢武帝對他們始終是心存忌憚的。

在被誣陷又見不到父親,且本來父子關係就緊張的情況下下,太子造反也似乎可以理解。種種鬥爭的白熱化,終於釀出一場巨大的政治、倫理悲劇。”

接著是演繹畫麵,規模建製很像是長安的一個城池內,兩方人馬衝陷,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打鬥。

【劉據兵敗出逃,藏身之地又被泄露,自覺大罪不得活,選擇自縊而死。兩位皇孫在格鬥中死亡,自此太子一脈隻存一個僥幸得活的劉病已,漢武帝才從驚懼憤怒中清醒過來,特地修建了一座思子宮。】

一個老人思念兒子的畫麵出現。

“其實這隻不過是為自己殘忍逼死親子的一種作秀,劉徹還殺了當時迫害過太子的人,有的滿門抄斬,有的夷三族。”天上人出來了,言語之間毫不客氣,“就是為了跟天下人表示,並非帝王殘忍,而是受到旁人的欺瞞。”

“不過漢朝的種種危機還是在不久後爆發,漢武帝不得不寫了一封告天下的輪台罪己詔,宣布與民休息,社會環境才沒有持續動蕩下去。從這一點來說,漢武帝做的比□□製度下其他的皇帝都要好。”

“其實□□製度,很容易導致這種矛盾,”電視裡又換一名專家來解析,“這是□□集權本身與生俱來的缺點,國家力量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發揮,全賴於掌控權柄的人是否賢明,因此細數曆史上的明君,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會在後期昏庸起來。人性,本來就是好逸惡勞的。”

劉徹的臉色已經不能用不好看來形容了,這些人,對皇帝的評價簡直大膽。

已經接觸過後世子孫不短時間的劉邦倒是沒有那麼生氣。

衛青帶著人出宮,才發現長安城中的街道上竟然稀稀拉拉的沒有多少人,家家戶戶也都是閉門關窗的。

雖然進屋裡不表示聽不到天鏡中發出的聲音,但卻表示百姓們不敢聽聞皇家秘辛的態度。

長安城中的百姓,總是比遠離都城的那些鄉間百姓多一些政治敏感度的。

大家都在為天家父子爭鬥的殘酷而唏噓,衛少兒還沉浸在兒子將會在年紀輕輕死亡的預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