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郭氏子弈(1 / 2)

說到貂蟬, 不免讓人想起三國演義中著名的離間計。

而曆史上的呂布確實也是因為與董卓的侍女私通,與董卓嫌隙更深。

既然真的有貂蟬這一號人的存在,若想除去董卓, 最快的方式便是順水推舟, 推動曆史的進程。

在崔頌看來,三國中最擅長離間計的,非賈詡莫屬。

可惜賈詡此人深諳自保之道, 對他沒有好處的事,他不可能去做。如今賈詡算是董卓部下,想要借他的力除去董卓, 難。還有可能會被他反咬一口。

如此想著, 崔頌與戲誌才回到驛站。戲誌才道了句另有他事,再次踏門而出。

崔頌正欲回房小歇,卻被人叫住。

來人是那名叫江遵的士子,仍是謙和的模樣,端方有禮地朝他一揖。

說完幾句寒暄的話, 崔頌才從古代文人慣有的婉轉含蓄中聽出江遵的來意。

“君可曾拜訪王溫侯”,崔頌一時沒反應過來王溫侯是誰, 畢竟說到“溫侯”大家首先想到的基本會是呂布。待江遵說了下文, 崔頌才明白過來這所謂的王溫侯竟是王允的代稱。

原來, 曆史上的王允雖然沒像演義裡那樣向董卓進獻貂蟬,但因為曲意逢迎, 很受董卓信任與重用, 不但官拜司徒, 錄尚書事,還被冊封為溫侯。

#溫侯這個封號仿佛自帶毒性,兩個溫侯都沒有好結果#

江遵這話問的很有意思。他一個身無官職、還未成年的毛頭小子,問他有沒有去拜訪位列三公的王允?作為一個國家的主要領/導/人,日理萬機,若是隨便哪個士子心血來潮都去拜訪一下,王允還要不要乾活了?

因此崔頌猜測,江遵的意思大概是:你有意向王允毛遂自薦,成為他的幕僚嗎?

這個問題讓崔頌有些意外,雖然他也想過——身為“名士”向王允自薦,被征用的幾率是多少,可他向不向王允自薦……和江遵有什麼關係?

雖覺疑惑,崔頌還是如實答道:

“不曾。”

江遵露出驚訝之色:“以君之才,足以在王公帳下居一席之地,何以不至?”

崔頌“謙虛”道:“承江兄謬讚,紙上談兵之士,不敢到王司徒府上班門弄斧。”

已經到王允府上“班門弄斧”過的江遵多看了崔頌兩眼,不確定他這是真的自謙還是在譏諷自己。

卻見崔頌神色坦蕩,看不出一絲真實想法,江遵捉摸不透,隻得收起那些隱晦的心思。

“所謂交淺言深,是在下莽撞了。”江遵作了一揖,道彆離去。

正準備聽下文的崔頌:……?

崔頌當然不是在嘲諷江遵,但他確實對王允無意——或者應該說,在其他人麵前,他必須對王允無意。

浪得嗨,死得快。且不說他還沒想好以自己的半桶水智謀要不要踩王允這趟渾水,就說現在的格局——王允是什麼人?他可是站在權力中心的大佬,雖說是董卓事件的贏家,但他的同好可沒有那麼幸運。槍打出頭鳥,一槍崩死一個,君不見伍孚等人是什麼下場?更彆說王允還沒有笑到最後,沒笑兩聲就被郭汜他們清算了。

所以,就算他要為王允做事,他也要當站在幕後的那個人。

崔頌的這些想法,江遵半點也不知道。他被崔頌那句疑似嘲諷的話惹得胡思亂想,以為自己的小心思被崔頌看穿。然而他的心裡還抱著一分僥幸,倘若崔頌並未看出他的意圖,在他說出道罪的那一番話後定會出聲挽留,因而他故意放慢腳步。然而等了半天,也沒等來崔頌開口。

實際上崔頌並不是江遵所想的那樣,他隻是還沒習慣古人的這些彎彎繞繞,完全沒想到自己應該意思意思一下,客套地留人而已。

崔頌覺得跟這些古人溝通真是心累,每天都要提心吊膽不說,還一個個藏著掖著,猜個意思猜上大半天。此時他不免懷念起郭嘉來。也就隻有和郭嘉在一起的時候,他感覺不到時代的隔閡感,自然交談,無需端著緊張,不用提起十二萬分的心思來應對。也不知道郭嘉現在過得怎樣,有沒有離開氐人的營寨了?

另外,戲誌才今日表現的有些奇怪……早上他可完全沒表露出要出門的意向,剛才卻神色肅穆,說有要事要辦。究竟是什麼要事,讓他臨時起意,在已經變天、隨時可能降大雨的情況下出門?

同一時刻,身在陽翟的郭嘉鼻子一癢,騰出一隻手揉了揉鼻尖,另一隻手穩穩地抱著懷裡的嬰兒,走進一座隱蔽的莊園。深入十幾丈,被一個穿著樸素青衫的文士攔住去路。

“十六子侄,你可彆忘了我族祖訓——非郭氏一族,不得踏入此地避難。”

他看著郭嘉懷裡的嬰兒,眼中儘是不讚同之色

郭嘉沒有因為文人的嚴厲而退縮,他坦然一笑,腳步不停地往莊內走,“從叔多慮了,這正是郭家子。”

文士訝異道:“你還尚未娶妻,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