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拴柱變相的許可之後,青壯們回村便將精鹽給分了,各家都要炮製魚乾,“敬獻大王”——當然,這也是村中的剛需,流刺網捕撈一次每家都能分到七八斤魚,胃口大的還好,胃口小的怎麼吃得完?隻有烘成魚乾才好。
往日裡村子有的都是小魚臭魚和黑鹽巴,怎麼胡亂炮製都不心疼。現在魚也好鹽也好,自然要精心伺候。恰好拴柱拴花網開一麵,願意借出大王賜下的小冊子,於是以孫雪娘為首的幾個少年少女,便真壯著膽子,也跟著到破廟裡聽課了。
聽了幾日後,孫雪娘照貓畫虎,描下了小冊子裡的草藥,在山中采到了十幾株野蒜、野八角、野花椒。她生平也沒見過這樣多的香料,當然更不知道如何炮製,隻能按往日
醃泡菜的做法,將香料磨成粉兌入鹽水,煮好魚肉後放在灶台烘乾,然後小心翼翼試了一塊。
僅僅是一口,孫雪娘就險些沒將舌頭吞下去——這倒不是她手藝有多好,純粹是原料的功效;對於常年缺吃少穿的農人,能有上好的鹽分加脂肪,另外混雜這從未見過的香料,彆說是一條魚,就是拌鞋底子也是好吃的!
她強忍下一口口水,捧出魚乾跑向房外,一把塞入父母手中:
“爹!娘!快嘗嘗!”
小小的村子哪有秘密?用不了幾天的功夫,張雪娘創製出的這魚乾便不脛而走。大小親戚們先是到族老家試吃,而後便是千方百計的打聽炮製這魚乾的秘方。
冊子中的香料又不是什麼秘密,探聽到消息後村中的老小便烏泱泱一起上了山。到傍晚村裡炊煙嫋嫋鮮香騰騰,到處都是煮魚曬魚磨香料的聲音,河魚的香氣七八裡外都能聞到。
每家分到的七八斤魚用不了幾日就製成了魚乾,大半都進了各自孩子的肚皮,吃完後都是舔嘴咂舌,吵著嚷著要再加,居然還小小起了幾次風波。
眼見情勢如此,村裡幾個有威望的老者彼此商議了,覺得現下正是冬日,田間也沒有大事,不如索性將村中老小分成兩撥,一波用大王教授的“流刺網”捕魚,一波用大王傳授的精製法煉鹽,各家按人頭平分。
族老道:“有魚肉,有魚乾,這個年也便不難過了。翻年入了春,也不用受春荒的苦楚。”
農人春種秋收,一年的收成往往在春日消耗殆儘,隻能空著肚子苦熬;家中年幼的子女,甚至因此餓死。但要有了每天半斤五兩的魚肉,熬過去就不難了。
聽到這話,圍聚在旁的村民喜形於色,忍不住都咧開了嘴——從大業年間逃難開始,他們多久沒有吃過一個飽飯了?而今竟然可以不受饑寒的苦惱,又是多大的幸運啊!
大概是被喜悅衝昏了頭腦,村裡一向愣頭愣腦的廚子王二居然莽撞開口了:
“說起來,無論是製鹽還是捕魚,都是大王教的本事呀!”
這一句話出來,原本熱熱鬨鬨的人群立刻冷了場——雖然相處幾十日來印象大有改觀,但誰又敢當眾提及妖魔啊?
不要命了嗎?
當然,王二說的大概——可能——或許也還有些道理,似乎——似乎村子還真是靠了這妖魔的指點,才能勉強溫飽的……但是,這是可以亂說的嗎?
大家沉默不言,悄悄散去了。
·
大概是覺得房相公的表現實在不對,從樓觀道折返以後,杜如晦思索一夜,還是悄悄找上了長孫無忌,暗自通報消息。
長孫無忌這幾日忙得是團團轉,除了布置流刺網以外,還要組織工匠試驗煉鹽,要趕在各地選拔的隊正與旅帥入京前將技術磨練純熟,順帶做些改進——不同於荒郊野嶺柴火豐富的五行村,關中的燃料未必有這麼充裕,因此要反複嘗試,在提煉中節省木柴。
這麼多事務纏身,忙得腳都快打腦後勺了,再聽到
房相公這施施然休假的態度,那當然是氣不打一處來。長孫氏環顧四周無人,立刻脫口抱怨:
“再這麼著,在下也隻能吃顆金丹了!”
你要再吃金丹,政事堂就全甩給我和魏征唄?杜如晦無語至極,默默瞥他一眼。
不過,抱怨之後,長孫相公思路敏捷,立刻意識到這是向同僚甩鍋的好機會。他立刻拉住杜公衣袖,熱情發問:
“杜公可有門路尋得藥王孫思邈麼?”
杜如晦皺一皺眉:“聽說李淳風與藥王頗有交情,應該可以見上一麵。難不成是有誰不適麼?”
長孫無忌歎一口氣,從袖中抽出一張絹帛,小心展開。絹帛上寥寥數筆,恰恰勾勒出一株細長的小草,枝乾分岔,葉呈卵圓狀,上有短淺的柔毛。
“陛下昨日召見,賜給我這副絹畫,命我查一查畫上的藥物。”長孫無忌低聲道:“我問過幾位太醫了,都說是神農本草中的‘荊芥’,但並無甚出奇的藥效。我思來想去,還是想問問孫藥王,看這藥草有何不同……”
杜如晦仔細端詳,隻見絹帛上勾勒清晰,筆法飄逸,正是陛下親筆。
“聖上為何會留意這區區的小草?”
長孫無忌稍稍尷尬,躊躇片刻,才小聲開口:
“陛下說,這也不是他想留意,純粹是因為太子與長樂公主都對草藥感興趣,才讓我這做舅舅的找找看……”
說到此處,即使城府深沉如長孫無忌,也不覺微微露出了苦笑:
他這做舅舅的,怎麼還從來沒聽說公主與太子對草藥有興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