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幾乎是在於弗雷德裡克簽字進組同樣的時間, 頒獎季已經迎來了**。

奧斯卡提名名單即將揭曉了。

他還沒能將劇組中所有的大腕認齊,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突然拋來一個巨大的驚喜。這份名單讓很多人對奧斯卡的權威產生質疑,卻也讓很多人覺得奧斯卡做出的是正確的選擇。

隻是無論媒體們對奧斯卡提名名單的評價是好還是壞,都沒辦法改變已經發生了的事實——弗雷德裡克·安德森,拿到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年僅十六歲的北歐人占據了各個報紙的娛樂版頭條。

即便是主流的幾家報紙,也不得不對學院的選擇提出質疑:“…眾說周知的是奧斯卡配角部門有著‘養老院’的戲稱。我們來細數一下今年男配部門的年紀:吉恩·哈克曼, 1930年出生;傑克·尼科爾森,1937年出生;大衛·佩默,1954年出生;阿爾·帕西諾,1940年出生…但弗雷德裡克·安德森, 我們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幸運的小家夥。‘查理’的角色沒有任何難度, 任何人都能演好他。但這個出生於1976年的小家夥憑借這個‘任何人都能演好的角色’不僅拿到了金球獎的提名,甚至還拿到了奧斯卡的提名。這讓我們不得不懷疑奧斯卡獎評選的公正性...”來自《紐約時報》。

有很多人也選擇了毫不客氣地批評:“弗雷德裡克·安德森是誰?我想很多人和我有一樣的疑問。他憑什麼拿到奧斯卡最佳男配的提名?他的表現真的值得嗎?我承認《聞香識女人》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阿爾·帕西諾的表現也同樣精彩紛呈,令人眼前一亮。但是安德森?原諒我隻看到了他的笨拙,他根本就沒有名叫‘演技’的東西。或許他讓奧斯卡評委眼前一亮的理由隻有那張臉吧。...”來自IMDb上的自由影評人。

弗雷德手上抱著幾張報紙和打印出的影評,麵無表情地坐在導演托尼·斯科特的身旁。

他雖然沒什麼表情, 卻任誰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濃濃的的沮喪的氣息。

斯科特歎了口氣, 安撫性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算作安慰:“彆在意他們說什麼, 弗雷德,既然奧斯卡的評委認為你值得, 你就真的值得。大部分的媒體為了銷量都會選擇不擇手段地胡說八道。怎麼樣能引起公眾關注,他們越喜歡怎麼樣說。”

某種程度上,好萊塢這個圈子對於新人實在是太不友善了。人們不願意伸出友好的手接納這些新人。他們總在質疑新人沒有演技, 卻又不願意給新人磨練演技的機會。就像是強行要求剛剛成年的學生擁有五年以上的經驗,不讓耕牛下田又嫌棄牛不會耕地。

有時候這些人尖酸刻薄地真是匪夷所思,主流卻還偏偏信奉這樣的“真理”:年輕=演技差,沒經驗=演技差,一次的失敗=永遠的業界毒瘤。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弗雷德懊惱地搖了搖頭:“我覺得我已經儘可能地去努力了。”

弗雷德是真的覺得有些難過,《聞香識女人》的原版電影他看了上百遍,熟悉每一個情節和每一句台詞。甚至對阿爾·帕西諾的表演也了如指掌,他的一個細微動作,弗雷德就知道他下一秒要乾什麼。

《聞香識女人》的劇本他換了三本,每一本他都認認真真地做滿了標記。上麵記著的都是他從阿爾,馬丁先生,古德曼和其他對戲的演員那裡收集來的建議和他自己的心得體會。

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不是打開GB玩遊戲,而是思考,思考查理是怎樣的人。

入圍奧斯卡獎他本應該是高興的,卻沒想到引來的爭議聲也更加龐大。

他覺得自己高興不起來。這些指責和質疑如同一把把尖銳的利劍直插進他的胸口。

“是的,我知道,小家夥。你已經很棒了。”斯科特又在心中歎了口氣。他在選角後看了《聞香識女人》這部電影,從他的角度來看,弗雷德裡克值得一個提名。觀看電影的時候他仿佛覺得弗雷德裡克就是‘查理’。他甚至覺得這就是一部紀錄片而不是一部電影。

作為一名隻有十六歲的小演員,弗雷德的表現絕對經得起推敲。在這樣的年紀能有這樣的演技的小演員,斯科特隻知道瑞凡·菲尼克斯一個人。隻不過私心,斯科特認為弗雷德的演技比瑞凡還要好上一些。弗雷德的每一個下意識的小動作都有自己蘊涵的深意,都一直在從小細節反映查理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從弗雷德裡克的試鏡和《聞香識女人》的表演。托尼·斯科特就看出他是一名非常有天賦的體驗派演員。

體驗派的意思並不是指演員要去體驗他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樣生活的。而是從自我出發,生活在角色的情境裡。

它的重點放在從自我出發。它不是模仿一個臆想出的形象,或把自己套入一個與你的生活常態不同的表演的狀態下。那樣根本不夠真實,無法展現出真正的表演技術。體驗派要求演員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始終從自我出發”。比如體驗派直男去演同性戀,他不能把自己偽裝成彆人去模仿,而隻能把自己內心中哪怕隻有一點點對男人的好感拿出來給角色,真的用自己同性戀的那一麵來示人。

真正的體驗派要求做到的是挖掘出你心中的那個完全不同的你。

其次體驗派要求演員相信情境,就比如在弗雷德裡克和阿爾對戲的那個瞬間。要求弗雷德已經將中校會自殺當了真,已經將中校拿槍的威脅當了真。他情感的流露是非常真實的,相當於,這段“查理”的表演不是設計好的,而是弗雷德下意識這樣做的。

看到他與帕西諾的對戲時,斯科特無法抑製自己心中的讚歎。體驗派追求的就是真實,而弗雷德裡克的表演就是真實。

這段視頻如果交給專業人士來分析,自然會發現弗雷德的演出根本不遜色於阿爾·帕西諾。他唯一的缺憾,就是因為“查理”這個角色不夠出彩,他隻是一個學生,這個角色在所有人看來沒有任何難演的地方。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查理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已經限製了弗雷德裡克的發揮。

在這一點上他和古德曼的不謀而合。那位和藹的編劇先生也曾經為了弗雷德幾次起過想要改編劇本的心思。

同樣的,斯科特甚至開始在心中惋惜。

克勞倫斯也不是一個足夠出彩的角色,即便他深知在試鏡那一天,弗雷德裡克就已經挖掘出了自己心中作為克勞倫斯的那一部分,即便他的表演精彩紛呈。他依舊沒辦法憑借克勞倫斯拿到奧斯卡。

總有一些不識貨的影評人和媒體人會跳出來蹦噠。自以為自己站在了學術和道德的製高點上,肆無忌憚地挑釁,質疑彆人。而他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打擊了多少年輕人的信心,又有多少孩子為此一蹶不振。

“你非常棒,小家夥。相信你自己。”斯科特又說了一遍安慰他。

“yep.”一個聲音突兀地插了進來,黑洞洞的冰冷的槍口抵在了弗雷德的額頭上:“把你手裡的東西扔到地上!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