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2)

養我?

弗雷德一瞬間以為貝爾是在開玩笑, 可室友臉上的表情又比誰都要認真。

他仔細思考了一下“養”這個詞語的意味,越想越覺得滿頭霧水...室友不是已經一直在做飯喂他了嗎?

而且這句話未免也出現的太突然了吧?

理解滿分的弗雷德根據上下文理解了一番,覺得室友可能隻是在估計他們的房子還可以住多長時間。

畢竟他知道室友最近一直在準備SAT,沒有時間接戲,連來看他都是好不容易抽出了空閒時間。而沒時間接電影,就等於沒有片酬。沒有片酬, 就等於沒有房租。沒有房租,就等於室友會做好吃的來抵六分之一的房租(雖然室友過了第一個月後,明明給了他二分之一的房租卻也還在負責兩個人的夥食)。

弗雷德飛快的點了點頭,在他眼裡。這句室友要養他的意思就是室友會做飯給他吃。

求之不得。

室友的廚藝越來越好了, 偶爾還會加幾頓中餐。而且弗雷德很討厭餐館裡油膩膩的夥食, 也不太喜歡克裡斯蒂安宮內專門請來的皇家廚師的廚藝(他們總是用很大的盤子裝非常少的菜品)。相比之下,室友的手藝簡直越來越貼合他的胃,有時候他甚至會忘記室友的國籍,甚至覺得離開了室友自己就活不下去了。

貝爾也輕輕勾起唇角:本來以為還要勸弗雷德一段時間,卻沒想到他答應地這麼快。

果然還是沒錢了。

貝爾在心中歎了口氣。

於是兩個根本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的人就這樣達成了一致。

《真實羅曼史》的拍攝終於宣告結束,弗雷德再一次迎來了洛杉磯明媚的陽光。

隻是他還沒把家裡的沙發坐熱, 就又被斯皮爾伯格一個電話叫去了波蘭克拉科夫。

現在還屬於複活節節期內, 東歐的氣候反而比一二月份更加寒冷, 氣溫平均最低溫在零下五六攝氏度以下。弗雷德裹上了大衣,戴上了圍巾, 卻依舊擋不住太過猛烈的寒風。

弗雷德歎了口氣,裹緊了圍巾。《辛德勒的名單》的拍攝時間定為了76天。拍攝的日程很緊,所以斯皮爾伯格才這樣急切地要求弗雷德快點進組。

弗雷德來到劇組時, 《辛德勒的名單》的拍攝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一了。

“當你要拍攝出時間流逝的感覺時,可以試試將兩個普通鏡頭連接在一起。但中間要留下些空白。比如我要拍辛德勒和他太太告彆的場景,就可以讓兩個人互相告彆,然後直接切掉,留一段空白。這樣就省去了一些沒有必要的轉場。有一點蒙太奇的意思...你可以到圖書館找幾本書來。”斯皮爾伯格一邊指著攝像機中的畫麵,一邊為弗雷德講解道。

弗雷德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他低下頭在本子上飛速地記了起來。

“還有...”斯皮爾伯格看上去有些無奈:“我看了你的分鏡作業。”

弗雷德裡克的畫技絕對稱不上好,甚至可以說是靈魂畫手。多數導演的畫技都算不上好,但弗雷德裡克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火柴人的腦袋上寫上了名字,沒有任何表情來暗示演員該有怎樣的神情,非常簡單粗暴地寫了欣喜的笑,絕望地哭等等這樣的名詞。

而場景就更不用說,他的房子畫的和小學生沒有任何區彆——一個長方體加一個梯形,在加上莫名其妙的煙囪和“田”字形的窗戶就是全部內容。

斯皮爾伯格有點想給他找一個專業的分鏡師來,省的讓自己的眼睛難受…

分鏡是在文字腳本的基礎上,導演按照自己的總體構思,將故事情節內容以鏡頭為基本單位,劃分出不同的景彆、角度、聲畫形式、鏡頭關係等,等於是未來影片視覺形象的文字工作本。後期的拍攝和製作,基本都會以分鏡頭劇本為直接依據,所以也稱為導演劇本或工作台本。分鏡頭劇本是導演對由文學形象到視覺形象的轉變中的具體化的總體把握和設計,可以體現導演創作的風格特點。

而弗雷德裡克的風格在斯皮爾伯格看來,就是很大膽:“我記得我讓你回去研究了一下希區柯克手繪的手繪的《西北偏北》分鏡圖。”

希區柯克也許是最擅長故事板的導演,他使用細致的圖卡來修飾他的視像和控製拍攝流程,以保證他的原始意念可以完整的被轉化成影片。他手繪的《西北偏北》分鏡圖,如今已經成為眾多電影人觀摩學習的必讀手冊。

弗雷德裡克的分鏡圖有趣就有趣在他的鏡頭是按照場景分畫的。就像是在幾個不同的場景安插了攝像頭,他的分鏡圖中也確實顯現出了這一點:他的鏡頭幾乎全部是俯拍的廣角,這些鏡頭將所有的故事串聯到了一起。也過濾掉了中間如同他所說的不必要的轉場。

這樣的拍攝手法其實對一個新手導演來說十分簡單,他不用指揮攝像師通過調整攝像機的距離和角度來適應人們在觀察某種事物或現象時心理上、視覺上的需要。他不需要拉鏡頭,不需要推鏡頭,不需要跟鏡頭搖鏡頭,也不需要升降鏡頭,甚至可以直接將攝像機掛在屋頂的角落裡。

這樣沒辦法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如果人們想要看清演員臉上的表情,近距離地感受他的情緒。這樣的攝像方式就有些無能為力,但同時它也有一個很大優點:就是真實。

很有創意,隻是有些可惜。

斯皮爾伯格搖了搖頭:“我恐怕你得重新畫,小家夥。”

電影不是圖片,攝像機的運動也是電影的一部分。就如同他在馬丁·布萊斯特那裡學到的對於光影的運用,那些疊化、淡入淡出的光影效果也是電影不同於圖片的魅力之一。同樣的,還有景深和焦點的操控。

而不是像弗雷德的分鏡頭所畫的一樣,全靠後期的剪輯。這種“攝像頭”式的真實記錄模式固然好,可導演沒辦法把控故事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