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小雲有自主擴大規模和擴充店員的權力……
其實,早在彭景山的時候,林佳欣就是這麼做的,彭景山的工資和獎金也是按照公司業績提成來算的。
發展到後來,林佳欣所擁有的各行各業的生意做的更大之後,她成立了董事會……
所有對公司有極大貢獻的管理人員,全部分攤了所屬公司的十到十五個點的股份。
從此,林佳欣的公司全部都施行股份製。
譬如,以林佳欣在西單的“百彙城”商場為例,林佳欣是手持百分之二十五的大股東,其餘七十五的股份,可以分成若乾分,分攤在其他人身上。
這個其他人就包括商場總經理安少卿,譬如百分之十的點,財務五個點,後廚師傅一個點,前台收銀五人三個點,理貨員等人十個點,掃地阿姨零點五個點……等等,主要是商場員工基本都都擁有自己的股份。
再如,理貨員本來十個人,每一個人可以擁有一個點的股份,但是人員增多便會減少所占股份,反之就會增加……
設立股份製的好處就是,利益共享。
大家都能把要做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任務來完成,大家齊心協力,沒有二心。
就因為林佳欣的人道主義,讓那些殘疾軍人都活出了人樣,有了不菲的收入來源,和生活保障,他們的個人問題接二連三的得到了解決,許多人都結了婚,有的動作快的,都已經抱上娃娃當爹了。
後來,有許多老板想來挖走“百彙城”的員工都不能如意,商場的運作手段,更是被員工們把持的死死的,一點兒有用的消息都甭想被撬走。
眾人拾柴火焰高!
在這嶄新的模式之下運作,“百彙城”商場如雨後春筍一樣,以不可阻擋之勢,瞬間覆蓋全國各地,更加多的商家慕名而來,紛紛要求與之合作。
林佳欣名下的產業如此發展,彭景山和裴小雲等人所管理的工廠和公司,也紛紛效仿,跟著上麵的步伐走。
就連岑書記讓林佳欣以顧問的名義管理的其他國營廠礦企業,也準備跟著林佳欣董事會的模式走下去……
不過,礦藏資源曆來都是國家的,林佳欣沒允許鐵礦和煤礦跟著她的思路走股份製的模式,她另外又製定了一份合適國營企業管理的規章製度,來完善管理國企建設。
因為,岑書記名下的企業,是用來養育許多在職人員,其中就包括公務員等等……
這錢隻能國家掏,岑書記隻是一個不同於林佳欣的公家管理員而已。
廠礦經營不善,公務員發不了工資,就變相的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提留三款就是農民身上的負擔。
這些國營企業的初期隻能起到這個作用,未來,林佳欣會讓這些國營企業生出很多錢,用於彆的用途,譬如做一些關於民生問題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