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鹵煮的傳說(1 / 2)

016鹵煮的傳說

給他們開車的司機是個能說會道的京中人,以前是開出租的,他哪兒都能找到路,堪稱京城活地圖。

“南橫街那裡剛擴充過道路,所以這車子能進去,幾位是去吃飯還是走親訪友?”的哥都有個毛病,那就是沒事兒就聊天,特彆能侃大山。

“我們想去吃鹵煮。”獨孤非炎道:“師傅,您貴姓啊?”

“我姓徐,你叫我老徐就行!”老徐師傅自來熟:“要吃鹵煮火燒,還得是去那裡的老趙家鹵煮火燒,那才是最地道的味兒!”

“我吃過鹵煮,但是不是在南城街。”獨孤非炎道:“聽說這還是個地道小吃呢,以前來去匆匆,跟團走的,都沒怎麼了解。”

“我跟你說,這裡頭還有故事咧!”老徐師傅一邊開車一邊侃大山,他們才知道,這裡頭還真是有點淵源。

最初的鹵煮出自於宮廷的“蘇造肉。”

據說在清朝光緒年間,河北三河縣有位姓趙的人和如今“小腸陳”的鼻祖陳玉田的祖父陳兆恩一起賣蘇造肉。

因為用五花肉煮製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普通人吃不起,有錢人家裡有專門的廚子,人自己就做了,乾淨衛生還放心,根本不會出來吃。

所以他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