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心有餘悸(1 / 2)

帶著空間闖六零 雪麗其 6736 字 10個月前

在這個炎熱的7月份, 香江的股市也和天氣一樣火熱。由於最近又有十幾家公司陸續上市, 股民們看到機會,紛紛湧入股票市場, 直接把股市行情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麵對這樣的股市行情, 外國資本當然不肯放過了,他們就像鯊魚聞到血腥味, 以極快的速度蜂擁而至。

這裡麵,當然少不了PD基金公司的推波助瀾。李蓁蓁為了引誘外國資本落網,也付出了不少心血,連日以來都在PD基金公司忙著布局。

這一天中午時分,李蓁蓁剛開完一個重要會議,正打算睡個午覺, 就接到了謝長平的電話。

“謝副總,有什麼事情嗎?”

謝長平的聲音有些興奮:“老板,今天從大陸那邊來了一船古董, 我剛剛把它們存進倉庫, 你要不要過來看一下?”

聽到謝長平的話,李蓁蓁頓時精神了,困意全消。

她握緊了話筒,高興地說:“謝副總,那你等我一下,我現在就過去。”

放下電話, 李蓁蓁招呼上保鏢, 馬不停蹄地趕往銅鑼灣的古董倉庫。當他們的車隊來到了倉庫外麵, 看門的保安立刻跑出來打開了外麵的大門。

這個大倉庫,是李蓁蓁專門用來存放古董的,裡麵的珍寶價值不菲,安保措施也很嚴格。就比如負責看門和巡邏的保安,全部都是洪門派過來的好手。

李蓁蓁以前還對此頗有微詞,但是自從她知道了周然的身份,這一切就都有了解釋。不得不說,洪門派過來的保安都非常靠譜,個個都是身手矯健的高手。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還很守規矩。

自從有了他們,李蓁蓁再也不用擔心倉庫的安全問題了。

李蓁蓁的車隊一直開到了倉庫的大門口,謝長平已經等在了那裡。

他快步走上來,打開了一把遮陽傘,遮住李蓁蓁的頭頂,關切地說:“老板,外麵太熱了,我們快點進去吧。”

李蓁蓁被取悅了,她接過謝長平的遮陽傘,愉悅地笑著說:“謝副總,你想得真周到。”

謝長平笑眯眯地點了點頭,率先走在前麵帶路。等他們走進了倉庫裡麵,溫度頓時涼爽了許多。

李蓁蓁收了遮陽傘,隨手交給了身後的保鏢,期待地說:“謝副總,這次來了多少東西?”

謝長平腳下不停,眼神發亮地說:“老板,這次的古董沒有上次那麼多,但都是精品。我已經讓人驗過貨了,都是這個。”謝長平豎起了大拇指,忍不住讚歎:“哎呀,大陸的好東西真多,還特彆便宜。我們這一船古董,隻花了700萬港幣。”

李蓁蓁被他說得心癢難當,催促說:“那你快帶我去看。”

“老板,這邊請。”謝長平帶領著眾人經過走廊,拐了一個彎,就來到了一個庫房的門口。他掏出鑰匙打開了門,側著身子說:“老板,就在裡麵。”

這個庫房的麵積大概有200平方米,碼放著許多巨大的鬆木箱子,跟李蓁蓁上次見到的箱子一模一樣。

謝長平拿起一旁的貨物清單,遞給李蓁蓁說:“老板,一共有37329件古董,這是清單。”

李蓁蓁翻了翻清單,隨口說:“這次的價格比上次貴了,讓我看看有什麼好東西。”

她很快就被驚得說不出話來,因為這份清單上麵的貨物,實在太過驚人了。

李蓁蓁忽然雙目一凝,震驚地說:“謝副總,這件萬裡江山玉雕在哪裡?你快帶我去看。”

謝長平想也不想就說:“老板,在這邊。”他快走兩步,打開了一個巨大的鬆木箱子,難掩激動地說:“老板,這座玉山真的好大,我剛開始看見的時候,也跟你一樣震驚。”

箱子一打開,裡麵靜靜地躺著一座巨大的玉山,它的形狀有點像梯形,頂部有一個類似山形的拱起。它的高度大概有一個成年男子那麼高,但是寬度卻相當於兩個成年男子,特彆巨大。

也許是為了運輸方便,這座玉山被五花大綁,牢牢地固定在箱子裡麵。

這塊玉是白色的,但從玉料的內部,卻隱隱透出黃綠色。李蓁蓁伸手摸了摸這座玉山,觸感溫潤滑膩,可見它是最上等的和田玉。

謝長平的目光在這座玉山身上遊移,陶醉地說:“老板,這塊玉可不得了,它的體積竟然有5噸重!據說是清代的玉雕,嘖嘖嘖,古代的人真舍得。這麼大一塊玉,居然全雕了山山水水。要是切開來做成首飾,那得值多少錢?”

李蓁蓁撲哧一笑,忍俊不禁地說:“謝副總,你這是什麼眼光?這麼大一塊玉,本身就是一件極其難得的珍寶,你居然要把它切碎?”

謝長平並不是很懂古玩,他振振有詞地說:“老板,我就是覺得有點可惜了,我看這塊玉的料子不錯。現在外麵的珠寶店,像這種質量的玉鐲子,一對就要好幾千塊錢了。”

李蓁蓁忍不住再次笑出聲,搖了搖頭說:“謝副總,你竟然拿珠寶店的貨色跟它比。這是清代的宮廷玉雕,是乾隆皇帝專門下令雕刻的。你看到的這些山水,都是華國有名的地理標誌。”

她指著玉山上的幾處地方,介紹說:“這幾個是五嶽,這個是黃山,旁邊的這個湖是洞庭湖。哦對了,這兩條大的江河,分彆是長江和黃河。這些山山水水,象征著華國的萬裡江山,全部都被乾隆皇帝收歸囊中,這是何等的氣魄?”

謝長平這才恍然大悟,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老板,原來這件玉雕這麼講究,那它的價值一定很珍貴吧?”

“當然!”李蓁蓁一臉認真地說:“光從開采,到運輸,再到雕刻完工,前後就花了11年的時間。你想想,在清代的時候,可沒有現在的機械裝備,這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