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公主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離開的,她昏昏沉沉地跟著宮女內侍去了她出嫁之前住的宮殿,在宮女的伺候下用了一碗安神湯,然後躺到了塌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昏睡了過去,隱隱約約聽到了身邊的人在說話,但是她卻如同被噩夢籠罩一般,一直在夢裡掙紮著,卻無法清醒過來。
新城公主病了,但是,這並沒有能夠動搖李治的決心。李治一邊命令禦醫治好新城公主,一邊為了防止夜長夢多,下旨命長孫家立即離京。
等到新城公主病愈之後,長孫家已經出了關中。期間,長孫無忌不是沒想過打感情牌,可惜的是,他的話壓根沒能遞到李治的麵前。畢竟,長孫無忌吃獨食吃了這麼多年,得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要不是擔心他死在路上,反而叫李治生出了悔意,那些政敵能讓長孫無忌直接死在路上,免得夜長夢多。
寧州這邊的官員也進行了調動,原本親近長孫無忌的官員被撤掉,很快換上了帝黨,李悅對此沒什麼感覺,不管是誰做地方官,他們都很難對李悅指手畫腳,畢竟,李悅素來不乾涉地方事務,而地方上的財政很多時候卻要依賴於李悅,李悅這邊要是不爽了,不乾了,寧州這邊的稅收起碼要降低三成。這就是現成的財神爺,尤其這位在李治那裡還很有分量,長孫無忌這一退場,朝堂上大家都意識到,這個年輕的帝王已經徹底掌握住了局麵,以後,朝堂上絕大多數事務,李治都能一言而決,作為李治一向關愛的幼弟,誰瘋了才會去得罪他。再說了,李悅身邊還有個李洽,李義府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這次長孫無忌的倒台,李義府可是出了大力氣的,這位眼看著就要平步青雲了,他的兒子自然也是水漲船高。要是妨礙了李洽賺錢,李洽在李義府那裡告一狀,李義府可不是什麼會跟你講道理的人。
新換的官員在李悅那裡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李悅就繼續乾自己的事情去了。他返回寧州之後,就加大了鋼鐵的產能,又開始嘗試著用其他東西代替枕木。沒辦法,寧州這邊上年份的樹木數量是真的不算多,另外就是,李悅還得提防著一點黃河的問題,這裡算是黃河的中上遊,要是大肆砍伐樹木,回頭弄得水土流失更加嚴重的話,李悅就是曆史的罪人了,所以,他寧可讓鐵軌鋪設慢一點,也不能不管不顧地砍伐樹木。像是他收購木料的時候,就直接要求,不管是在哪裡砍的樹,砍下來之後必須立刻補種,砍一棵,就要補種十棵。事實上,針對寧州附近的植樹活動,李悅其實一直在做努力,他已經搞了一個苗圃,培育一些樹苗,免費贈送給鄉鄰,讓他們春天的時候栽種下去。春天的時候,還有許多人會拿著寧王府的工錢,在黃河兩岸種樹。雖說不是所有的樹都能活下來,但是做了總比不做要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悅這邊修建鐵軌所需要的枕木很大一部分是從漢中運過來的,運費很貴,成本也很高,要不是李悅現在收入也很高,還真是有些承受不起,但是卻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不得已之下,李悅隻能考慮其他方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改良土水泥,做成鋼筋混凝土。但這也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夠解決的,等這個弄好了,隻怕黃花菜都涼了。
好在這會兒漢中那邊運輸過來的木料數量很足,那邊很多地方都沒有真正得到開發,大片的地區都是山林,如今有了足夠的動力,許多人便開始進山伐木,高大的木料被拋入長江順流而下,然後被打撈起來,從漢中運輸到寧州這邊,雖說一路上會耗費不少的時間,但是李悅給的錢很多,除此之外,他們還能從李悅這裡弄到不少緊缺的東西。甚至,他們還跟準備跟李悅達成長期合作,以後往漢中方向也修建軌道,方便以後的交易。
李悅對此樂見其成,蜀地說是天府之國,實際上真正得到更深層次的開發,其實是安史之亂之後的事情了,在這之前,哪怕是三國那會兒,蜀地其實開發程度也就是那樣,關鍵就是交通實在是太不方便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不是白說的!不管是通過蜀道,還是從長江順流而下,都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每年在長江翻掉或者是觸礁的船數量都不少,至於走蜀道,從山崖下摔下去的那就更彆提了。這樣的地理環境保障了蜀地的安寧,也阻礙了蜀地的發展,但是,蜀地真的是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無論是氣候,還是其他其實都很適宜。
另外,李悅還想著什麼時候能去蜀地看一看滾滾,上輩子也就是在動物園看過,如今嘛,這貨應該還不是瀕危動物,所以,運氣好的話,應該能近距離接觸一下?
不管怎麼說,有著蜀地那邊源源不斷運輸過來的木料,在耗費了一段時間對這些木料進行防腐處理之後,鐵軌的鋪設終於又進入了新的階段。李悅舍得花錢,在原材料同樣順著軌道源源不斷運送到的情況下,軌道的鋪設速度簡直是叫人目瞪口呆。
等到冬天的時候,軌道儼然已經鋪到了關中,年底的時候,李悅直接通過軌道,乘坐專門的馬車返回了長安,一下子引起了巨大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