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 82 章(2 / 2)

所以,即便這裡環境比較惡劣,李悅還是打算好好施展一番,回頭用工業化的成績,吊打那些隻知道抱著那些腐朽道理的渣渣。

有著這樣的新年,在護衛的那些人都疑心李悅這麼個從小嬌生慣養,就沒吃過任何苦頭的親王可能再走一段就要後悔的時候,李悅一路堅持到了泉州。

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著身體方麵的鍛煉,對於李悅來說還是有好處的,哪怕他這麼個小身板,一路坐到泉州,也就是有些疲憊,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適的地方。

而此時,中原已經差不多到了初冬了,泉州這邊卻也就是有些寒意而已,在這裡,棉襖這種東西是沒什麼市場的,這邊最冷的季節,氣溫也相當於中原的秋季,因此,最多有件夾衣就夠了。不過因為海風的緣故,這裡的氣候比較潮濕,每年雨水也比較多,好在這邊冬季降水其實很少,許多要做的事情正好可以做起來。

事實上李悅到的時候,之前布置下的許多任務已經走上了正軌。像是幾個磚窯,瓷窯已經立了起來,開始燒製磚塊和各種器皿,所用的燃料不是木炭,而是煤炭。

之前在寧州的時候,李悅讓人去尋找過煤礦,但是煤礦沒找到,反而是找到了石油,隻要將火窯的結構調整一下,那麼石油也不是不能用,比起這裡近乎是露天,挖個礦井就會往外流的石油,可能深藏在地下,開采可能會搭進去不少人命的煤炭就沒那麼重要了,因此,李悅並沒有在煤炭的事情上深究。

而到了泉州這邊,之前曾經在寧州那邊負責過開礦的人就找到了煤炭,雖然隻是個小煤礦,但是起碼在這個階段,足夠他們使用了。李悅並不清楚,實際上在晉陽之類的地方,已經有一些人發現了煤炭的作用,開始用來燃燒了,隻是,這種沒有經過處理的原煤,又不是天然的無煙煤,燃燒起來煙很大,還有異味,因此也隻有貧苦的百姓才會使用。李悅之前一時半會兒也沒想過,老李家的大本營其實就是煤炭儲量最大的地方,畢竟,在他看來,如果這裡的煤炭已經被發現了,沒道理長安這邊根本不知道。

這些開礦的人也都不是什麼專業的,自然也不清楚其他地方煤炭是怎麼回事,他們隻是聽李悅說了煤炭的模樣還有大致的使用方法,因此,他們按照李悅之前提過一嘴的處理方法,嘗試著開始煉焦。其實方法很簡單,將煤簡單洗選一下,然後放到用耐火磚砌成的長方形密封火窯裡,將其點燃,等到裡麵的煤氣都燒掉了,也就是焦炭了。無非就是汙染比較大,所以後世早就棄用了,但是這年頭嘛,以這個時代的生產規模和生產力,你若是棄用木柴,都改用煤炭,能夠保留下來的山林,大概也足夠處理掉這些煉焦產生的溫室氣體了。

他們如今用處理過的煤還有焦炭來燒製磚瓦還有陶瓷琉璃之類的,甚至還搞出了新的釉色花樣來。另外,他們還開始去附近勘測有沒有什麼銅鐵礦,如果有的話,這邊各種重工業的架子也就搭起來了。

對於他們的效率,李悅其實有點吃驚,他開始還以為到了這種窮鄉僻壤,他們得好一陣子才能打起精神來呢!哪知道,才到了地方沒多久,他們就已經熱火朝天地乾起來了。

李悅這人也不擅長鼓動人心,所以,他大手一揮,直接又是一筆賞錢發了下去,頓時又贏來了一片歡呼之聲。

李悅根本不知道,這些人原本到嶺南的時候是真的有些打不起精神來,畢竟,這裡的環境是真的比較糟糕,但是很多時候,人都是要對比的,比起之前那些荒山野嶺,泉州簡直就跟天堂一樣了,這邊雖說也有山,但是並不是什麼大山,風景還算是秀麗,而中間呢,卻是有著大片的可以耕種的平原,這邊比起閩地其他地方來,其實人口密度已經高了不少,他們也很容易能夠征召到足夠的勞力,甚至在某些方麵,這裡比在寧州還要容易一些,因為,你不需要去應對當地的官員。泉州本地的官員出身一般,真要是出身比較高的,也不會被派到泉州這地方來當官,哪怕這裡算是比較好的,但是一路上過來也是危險重重,據說一些官員還沒能到任,路上就病死了。因此,朝廷每次選派到這些地方來的官員,一般也隻能選擇那些沒什麼根底的寒門學子,或者乾脆看誰不順眼,就將人派過來。饒是如此,想要找個合適的官員也不容易,以至於隻能矮個子裡麵拔高個子,差不多就行了。

而相應的,這裡的官員也隻是拚命盼著能夠升官,或者哪怕不是升遷呢,隻要能調到離嶺南遠一點的地方,他們也是樂意的。

但是,這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曆朝曆代,其實真正吏治清明的時候不多,要不然,也不會有跑官這種說法。在朝堂上,除了一些比較重要的職位,像是地方上的官職,吏部是有著很大的自主權的,一般就是吏部將名字報上去,上麵看一下,覺得沒問題也就通過了。問題是,皇帝對下麵的官員本來也沒有太多的了解,名字跟人也對不上號,所以,一般這個過程就是走個過場而已,並不會多問。

而吏部選官看的是什麼呢?自然也是有標準的,正常的標準就是考評,就像是後世績效考核一樣,這年頭對於官員也有不同的考核標準,無非就是你這邊的案件數量,還有就是每年的稅收,另外呢,就得看你會不會做人了。這會兒雖說還不像是明清的時候一樣,有著什麼冰敬碳敬之類的名目,但是,賄賂這種事情,古已有之,從來都沒斷絕過。你隻要有足夠的表示,那麼,吏部那邊考核的時候稍微寬鬆一點,中評變中上甚至是上,那麼,你就有很大機會脫離苦海了。但問題是,被安排到這種窮山惡水的,本來就沒什麼錢財,這裡也很難撈到什麼錢財政績,甚至,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這種地方,惡性案件的發生率還比較高,考評上不去,送禮又沒錢,如此隻能是惡性循環,運氣好就一直待在這裡了,運氣不好,說不定幾次下評之後,你就被踹到更偏遠的地方去了。

像是泉州這邊的刺史柳蒙就是這樣,好不容易考中了明經,兢兢業業做了十幾年的小官,好不容易有了升遷之望,結果當年一念之差,沒有好好走一下關係,正好原本泉州刺史因病去世,他就被“破格擢拔”,火速扔到了這邊。

柳蒙原本到了泉州之後,還想要好好施展一下手腳,看看能不能搞點政績出來,結果這邊民風算不得淳樸,交通不便,你這邊征發一下徭役,下麵說不得就能鬨出點亂子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柳蒙不過是掙紮了大半年,就乾脆放棄了。老老實實做一條鹹魚吧,不功不過就行!

而這次朝廷居然往閩越派了個藩王過來,直接統轄了閩越四州,又選了泉州作為閩王府所在,柳蒙費了不少力氣,才打聽到了關於這位新鮮出爐的閩王的消息,然後,他就興奮起來了。

這位閩王儼然不是什麼尋常藩王,與他那些要麼逗比,要麼奢靡,要麼糊塗的兄弟不同,這位是個肯乾事,還能乾事的,也難怪聖人給了他開府建牙的權力。若是他能夠將泉州變得更上一層樓,豈不是自個也能雞犬升天?他要求不高,平調到嶺南之外做個刺史就行,就算不能做刺史,稍微降個半級,自己也能接受啊!因此,等到閩王府的先頭人員到達之後,柳蒙就殷勤備至起來。

不管閩王府這邊想要什麼,柳蒙這邊隻要能配合的,都極力配合,尤其看著閩王府的人儼然一副大乾一場的模樣,柳蒙也跟著心潮澎湃起來,他倒不是也想要跟著乾,他就是覺得有了盼頭。

等到李悅到達了泉州之後,柳蒙立馬就召集了泉州這邊的屬官上門拜訪了,其實李悅來的時候,他就應該來迎接的,可是,李悅又沒有提前說到達時間,泉州這邊各個縣令想要都召集起來,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主要還是交通不方便,因此,隻好等到確定李悅到了,又暫時住進了官邸之後,他才帶著下屬上門求見。

李悅也沒有拿喬,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官員雖說不是他來任免,但是也算得上是他的屬下了,因此,李悅還是表現得比較客氣的,當然,他也在觀察,以前寧州那邊的官員什麼德性,反正跟李悅關係不大,所以,李悅也懶得理會,但是閔地這邊的官員,要是不是什麼靠譜的貨色,那麼,李悅就得斟酌一番了,彆搞到自個在這邊辛辛苦苦搞基建,拉著越人脫貧致富,結果回過頭來,一幫子官員在拖後腿,弄得下麵民不聊生,都要直接造反了,那豈不是太可悲了點?

這些官員來拜訪李悅的時候其實都有些戰戰兢兢,老李家的藩王名聲好的其實很少,真正會保持好名聲的一般都不會跑封地上來,到封地上就意味著皇權與自己再也沒了任何關係,所以,一個個在封地可勁蹦躂,雖說很少有在作死的邊緣反複橫跳的,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不是什麼好貨色,作為宗室,他們需要畏懼的東西很少,朝廷對他們的要求就是,隻要不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其他的事情,隻要能糊弄過去,朝廷就睜隻眼閉隻眼。像是滕王李元嬰,他在自個的封地搞了個滕王閣出來,雖說因為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名傳千古了。但是在這個年代,想要建立這樣一座高樓,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何況,王勃所說的這個滕王閣,已經是他修建的第三座了,不說需要耗費的各種材料,光是勞力,就不知道有多少,滕王閣建立過程中,李元嬰可沒耗費多少錢財,相反,他借著修建滕王閣的機會,大肆盤剝百姓,強令他們服勞役,三座滕王閣,不知道多少百姓因為勞累過甚死在建設過程中。而最終呢,李元嬰幾乎就沒付出什麼代價。就像是李治對待李悅這個名義上的幼弟一樣,李世民因為之前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緣故,對於李元嬰這個幼弟也非常寵愛,李元嬰幾度改換封地,不知道造了多少孽,結果最終多半是罰酒三杯,最嚴重的懲罰也就是削了兩百戶食邑,一直到李治登基,這位也沒消停過。

李元嬰算是典型,其他那些也沒好到哪兒去,總之,但凡是有點底氣的藩王,到了地方上,多半是禍害。

柳蒙對李悅也就是道聽途說,搞不清楚李悅到底是個什麼作風,不過終究他也算是見過世麵的,因此,在李悅這邊還算是鎮定,下麵那些縣令在麵對李悅的時候就有些緊張了,他們多半沒什麼背景,要不然也不至於落到泉州這邊來做縣令,如此,在麵對李悅的時候,自然沒什麼底氣。

雖說李悅這邊修建王府什麼的,都是花錢征召的勞力,但是在他們樸素的觀點裡頭,哪有王爺這樣花錢的,隻怕這些錢最後還要攤派到他們頭上,因此,一個個心裡頭都在琢磨,萬一李悅開口要錢,他們要怎麼哭窮!沒錯,就是哭窮,這些官員自個都沒撈到什麼錢,更彆說是給李悅了。泉州或者說是嶺南這邊又不比中原,那邊百姓忍耐力很強,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反抗的,而嶺南這邊民風彪悍,山下的人跟山上的越人很多都有聯係,你這邊惹得他們不爽了,他們說不定回過頭來,就去山裡找了人鬨上一場,嶺南這邊不是沒出過越人攻打縣城甚至是攻入縣衙的事情,朝廷出兵鎮壓,固然涉事的越人討不了好,引發民變的官員更是撈不著好。

好在李悅原本就沒有想過刮地皮,老實說,在生產力還非常低下的時候,刮地皮能刮幾個錢,想要掙錢,李悅腦子裡頭法子多得是,刮地皮簡直是再低級不過,想要掙錢,關鍵還得先讓當地的百姓有錢才行。因此,李悅設宴款待這些官員的時候,就開始詢問起了他們當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