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 124 章(2 / 2)

但是,若是李悅從中搗鬼,情況就有些不同了,李悅完全可以用鈔能力開路,逼著六詔哭著喊著內附大唐,甚至,扛住吐蕃的威脅,徹底封鎖入吐蕃的通道。

因此,儘管吐蕃使臣因為千辛萬苦來到閩越之後卻隻能是無功而返憋了一肚子的火氣,但是他們還真不敢跟李悅翻臉。有道是無欲則剛,吐蕃如今反而是有求於人的一方,既然李悅斷然拒絕,那麼,他們還真是隻能忍氣吞聲。因此,他們隻得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夠跟閩越這邊做生意,他們也不打算回洛陽或者是長安了,準備就從閩越這邊取道六詔,敲打一下六詔那邊的首腦,然後從那邊返回高原,正好順便采購一批東西回去。

李悅也很乾脆,奢侈品什麼的都可以賣,但是,關鍵的東西,比如說鋼鐵,還有其他一些東西,你們還是省省吧!李悅直接表示產量不足,你們慢慢等著,什麼時候生產出來了,你們再來買就是了。

吐蕃人還真是狗大戶,他們是真有錢,當初娶了文成公主之後,鬆讚乾布也是送了很多東西的,光是黃金就有五千兩,還有大量金銀珠寶,後來李世民征討遼東,鬆讚乾布還送了一頭七尺高的金鵝,等到李世民駕崩,他又送了一大批的珍寶作為祭品。

甭管這些東西是吐蕃原產的,還是他們從其他地方搶的,總之,吐蕃人出手大方,是大家公認的,他們為了打動李悅,也是下足了本錢,大手筆采購了一大批的東西。光是琉璃鏡就采購了百麵,另外還有其他各色用具。聽說鯨魚油做的長明燈不僅燃燒時間長,還一點煙氣都沒有,甚至還有一種異香,立馬大手筆地采購了一大批,準備回去供奉神佛。還有閩越這邊出產的瓷器,錦緞,香料,還有琉球那邊出產的各種用棕櫚和椰棕做成的各種器具,都買了一大批,隻弄得閩越一幫商人眼珠子都綠了,早知道這些吐蕃人這麼有錢,他們早就過去了,何必等著這些吐蕃人過來呢!

吐蕃人其實打的也是這樣的主意,商人都是逐利的,就像是朝廷雖說也在邊境開了互市榷場,但是,許多東西都是嚴禁買賣的,而且很多東西都有限額,但是因為其中的暴利,那些商人會自個拐彎抹角,將吐蕃需要的東西運到吐蕃去。

在閩越這邊也是一樣,李悅就算是這樣不肯賣,那樣不肯賣,但是,那些商人難道有錢不掙的嗎?他們在看到了金燦燦的黃金,還有那一箱一箱的寶石珠玉,他們能忍得住?

如果是一般的商人,他們當然是忍不住,但是閩越這邊的產業,但凡是核心一點的,都是李悅的。種花家的商人很早就領悟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資本是沒有國界的,他們根本意識不到,資本家其實是有國界的。沒有國家兜底,商人那就是任人宰割的存在。明朝那會兒,商稅低得能讓人流淚,就這樣,他們也不肯老老實實交稅,朝廷一說交稅,立馬他們的代言人就開始鼓噪,不與民爭利。然後呢,等到改朝換代了,他們就知道什麼叫疼了,不光是要交稅,朝廷一缺錢,就拿商人開刀,也不知道那幾位皇商後來有沒有後悔過。

李悅上輩子見識過那些商人的各種騷操作之後,在閩越這邊就嚴格控製了資本的發展,所以,隻要他這邊不開口,那些戰略性的商品彆指望能運出閩越的各個關口。一些關鍵的產業如今已經開始向著琉球那邊遷移,等到李悅移封之後,閩越這邊許多比較先進的產業便隻會遷一部分給皇家,其他的都會轉移到琉球群島去。留下來的就是一些勞動密集型,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也不知道繼任的官員是個什麼德性,就像是漢朝的時候一樣,劉徹他老爹漢景帝三下五除二,將他老爹的寵臣鄧通給乾掉了,結果自個沒撈到多少好處,反而叫卓氏和程鄭氏將銅礦瓜分了,成就了當時蜀中的巨賈。所以,那些官員若是夥同那些世家或者是商人損公肥私,將這些產業瓜分了,那可就沒什麼意思了。

因此,即便是吐蕃在這邊各種引誘,回頭運到吐蕃去的,也多半就是各種生活必需品,軍需用品最多也就是運送點罐頭什麼的過去。這些也就是給他們添個新花樣,畢竟,以吐蕃的氣候,他們其實還真是不用擔心軍糧的問題,因為他們的軍糧就是各種奶乾和肉乾,口感可能未必有多好,但是,熱量絕對足夠。所以,這些東西就算是運過去,也就是上層貴族的奢侈品,對他們的硬實力其實不會有多少提升。李悅甚至琢磨著定製一批宗教用品,最好能讓吐蕃那邊佛教發展更快一些。另外,李悅還琢磨著,是不是能從吐蕃采購一批農奴,與其讓他們在吐蕃那邊生不如死,還不如讓他們換個地方過點像樣的日子呢!

而得知李悅這邊順順當當送走了吐蕃使者,帝後二人的補償也跟著到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