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娘想著糖葫蘆需要大量糖,而再在這個年代是輕奢品,恐怕孫母糖罐裡沒幾兩糖給自己浪費。
豌豆黃雖也需要白糖,應該不需要那麼多吧?言娘不確定的想到。
言娘覺得糖葫蘆外麵裹的糖漿不好熬製,一不小心就熬過頭味兒變苦了。
而豌豆黃更好做成,不就是泡泡、整碎、加糖加蜜棗、塑形、上鍋蒸嘛。
於是請求孫母給自己找幾斤豌豆。
雖然不知道閨女為什麼想要豌豆,孫母覺定飯後去鄰居家換幾斤。
言娘覺得自己的頭發掉的更多了······
中午時候孫母給言娘說換回來3斤豌豆。
言娘聞言掀被子準備下床。
孫母不讓她下去:“需要怎麼做?給我說,我幫你做。”
言娘不確定是溫水還是涼水泡豆子,但仍胸有成竹的說到:“娘,你先用涼水泡一豌豆,什麼時候泡大了給我說。”
“就這?”孫母狐疑道。
“嗯,就先這樣子。”
“娘,豌豆泡好了嗎?”孫母端月子飯過來的時候,言娘按耐不住問道。
言娘的月子飯比較淡,還比較好,有雞蛋,鯽魚湯之類的。
是一個人在裡間吃的。
“還沒好。”
“這都幾個時辰了,還沒好啊。”
“我騙你做啥。等明天了。”孫母把飯放下來,直接去廚房把豆子端過來讓言娘看。
“哦。”言娘尷尬,天太冷了,還是冷水泡的,這還是在廚房,要是在外麵院子裡沒結冰都是好的了。
這幾天可是倒春寒呢。
言娘吃完飯,發現大家吃過飯收拾好沒有散了各回各屋。
畢竟天冷,以往大家吃過飯沒事兒大家都回屋各做個的事兒。
“這是我和他大伯娘的積蓄,不多,先給三娃看病用。”孫大伯放下十兩銀子,首先開口道。大伯家人少,且大伯是家裡識字最多的人,所以農閒時能掙不少錢。
但是大伯娘當年再逃荒中流產傷了身子,年輕時候不顯,這幾年一直需要服藥調理,花費也不少。
“大哥,大嫂身體不好需要吃藥,你留著吧。”孫老頭當即推辭到。
“沒事兒,我心裡有數兒。”孫大伯揮開弟弟的手,把銀子放到桌子上。
“這是我們夫妻攢的。”孫大哥放下四兩銀子。
雖然沒分家,孫老頭夫妻倆和氣,隻要不耽誤農活,對兒子兒媳攢私房錢睜隻眼閉隻眼。
隨後老二、老三拿出3兩。
幾個大的結婚了,但孩子多,花費也不少。
老四撓撓頭,拿出1兩。
老四以下都沒結婚,沒媳婦兒幫忙打算,能攢上一兩已經不錯了。
老五靦腆的掏出自己的五百文私房錢。
老六也把自己攢一百五十文掏出來。
孫母聽到外麵的動靜後,走回他們老兩口的房間,馬上就出來了。
把手裡的布包打開。
“這是全家攢的25兩。”孫家一直沒分家,大頭收入都在公中。
“給言娘拿進去。”孫大伯揮手。
言娘泣不成聲。
言娘知道長輩兄弟們把自己的錢都掏出來了。
除了不能動的土地,土地是農民的命,賴以生存的根。
就是想動土地言娘也不願意。
難道能為一個孩子不顧全家人的死活嗎?
言娘自認為不是那種糊塗的人。
三娃能治好更好,治不好那就是他的命,是自己該得的。
等自己死後會想原主認罪,任打任罰。
想來原主也不願意全家人,再次因為一個小孩流離失所吧!
這些銀錢夠三娃一個多月的藥錢。言娘感到家人們沉甸甸的心意。
拿了這些錢,四哥和下麵兩個弟弟怎麼辦?
言娘茫然。
原本四哥就退過一次婚,現在是農村大齡未婚男,不好找對象。
五弟也到說親的年齡了。
下麵侄子侄女們也大了,家裡原本要建房子的錢也在這裡吧。
自己真的能憑借豌豆黃發家致富嗎?
豌豆黃也不是絕頂美味,賣不上價格,隻能薄利多銷。而且材料簡單,肯定很容易被摸索出來方子,言娘不敢小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的國人們。
原來穿越不是無所不能,不能立馬富可敵國鹹魚躺。
言娘一夜沒合眼,原本因為孕期營養狀態不好變得消瘦的人,更顯憔悴。
“言娘,一切都會好的。你還年輕,要往前看。”大伯娘趁三娃睡覺,來告訴言娘三娃病情好轉的消息。
看到言娘這個樣子安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