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條例(2 / 2)

“是吧?我也覺得。”言娘上輩子就這麼覺得呢。

“如果考評的時候相互打掩護,欺上瞞下,結果不公怎麼辦?” 林如海往下看,然後問道。

“哦,那就弄個舉報箱,讓大家可以匿名舉報。到時候調查落實後,該罰就罰,該獎就獎。相當於給大家立個警鐘。警鐘長鳴。”

於是言娘把設置舉報箱這一項寫下來。

林如海問:“炭火好說,你從哪兒弄這麼多冰?”

“硝石製冰啊。老爺不會不知道吧?人醜就要多讀書啊!”言娘故作感歎。

林老爺斜了她一眼,沒理她,接著往下看。

林老爺知道硝石製冰,路上還順道從道觀買了。

但餐風飲露林老爺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硝石,懷疑硝石的量不夠言娘給下人發份例。

算了,不夠隻能從外麵買了,誰讓這是自己女人,得自己疼啊。

“如果大家都要上進,沒那麼多職位怎麼辦?”林如海半詢問半考校。

“擇優錄用唄。不過人都有惰性,肯定不會所有人都上進的。”

“即使這樣,逐年積累下來,也會有不少人啊。”林如海進一步問道。

“朝廷有儲相,我們家為什麼不能有儲備管事兒?將來大姑娘出嫁,那不得四房陪房?要是姑娘嫁的好,八房也是有的。”

要知道林家可是在旗的,黛玉得參加選秀。

黛玉現在才七八歲,距離她參加選秀的年紀還有好幾年,這幾年林如海官職不會升一升?

再加上之前林如海在鹽政上的功績,康熙爺不得給黛玉指個好人家?

還得是正妻。

總不能你乾的事兒不錯,我很滿意,就把你閨女指去當個小妾吧。

要是這樣,以後誰還給他努力乾活?坑閨女啊。

言娘又說,“乾的好也能到府外莊子鋪子上任管事兒。或者有本事的想出去闖一闖,就放出去當良民,可以把他們祖孫三代都放出去。不是奴仆三代後就能考科舉嗎?”言娘不確定的看向林如海,眼光詢問道。

林如海肯定的點頭。

“他們是正兒八經的被放出去的,隻要不違法亂紀,有啥事兒解決不了,隻要在林家能力範圍之內,林府不會坐視不管的。”

言娘頓了頓,略做思考,接著說道:“到時候林府開族學,隻要他們家的孩子有讀書的天分,能送進來和林家子孫成為同窗。”要知道同窗是平等相交啊。

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和以前的小主子們成為同窗,那是絕大多數奴仆們拒絕不了的誘惑。

從奴仆、良民、科舉入仕,都打上了林家的便簽,是天然的一脈,能在官場上與林家子弟相互扶持。林如海暗想。

林如海被她的長遠打算震驚到。

不過,不讓她發現,淡定的問,“林家什麼時候開族學,我怎麼不知道?”

自己這個分支族長還不知道要開族學的事兒呢。

言娘也不害臊,理直氣壯的說:“三人成眾。等過了兩年,我給你生個雙胞胎兒子。兒子大了生一堆孫子,到時候看你開不開族學。”

反正夫妻間能做的事兒倆人都做過,連兒子都生了。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嗬嗬。好,聽你的。”林如海聽到言娘的子子孫孫無窮儘也論,嗬嗬笑到。

也很期待,“那老爺我好好養身子,爭取讓你懷個雙胞胎。”林如海也不要臉了,開黃腔了。

言娘扭過身子不理他,讓他接著看下麵的。

林如海覺得言娘管家條例裡關於“某些人家”意有所指,但她又沒明說,自己也不好問。

林如海好笑的摸摸鼻子,略過去了。

言娘:沒錯,就是指賈府。

“衣這方麵,規定的是不是太細致?”林如海覺得女人就愛扣小細節,對衣服的愛真是到骨子裡了。

言娘鄙視他,這都不懂。

自己看電視劇,可是有很多情節,借相同的衣服東西什麼的陷害女主,女主當時有口難辯,差點兒被冤枉呢。

最後還不是靠女主光環才脫險。

“這樣能保證衣服的來源去路都明了,預防有人乾壞事後的栽贓陷害,便於調查。”

“哦。”原來如此。

看來女人關注細節,有時候還很有用。林如海立馬順風轉舵。

後麵林老爺又問了幾個問題,言娘都一一作答了。

“你忘記府外的管事了。”看完後,林如海冷靜的提醒。

“莊子鋪子也在我的管理範圍嗎?”言娘不解的問道。

林如海心裡想,原本是不在的。

言娘以前沒有管理這麼大府邸的經驗,也沒受過這方麵的教育,所以自己原本沒準備把外麵的事兒交給她。

反正林管家管了幾年了,自己也看過賬本,接著這樣管也不是不行。

不過,現在林如海看到言娘的管理方法寫的條理清晰,考慮全麵。

還是以前交給言娘管吧。

畢竟能者多勞。

若不出意外,這些東西將來都是阿壽和他未來兄弟的。

“是的。”於是林如海麵不改色大的回答道。

“那我要想想外麵的管事兒怎麼管。”

言娘思考,寫一段,停下來繼續思考。

林如海在旁邊悠閒的喝著茶水。

生活愜意啊!

莊子

佃民的租子按林家一直以來的租子比例交,莊子管事不得私自增加。

監督部門會不定期進行巡視,可能是明著來,也可能是暗地裡。

一旦出現不軌行為,那就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畢竟林家家法不是擺設。

天災造成的歉收,隻要有相關切實證據,情有可原。

正常情況下,在保證現有收成情況下,隻要和主子彙報後,可以找有經驗的老農,就能自行實驗新作物。

如若實驗成功,獎勵豐厚。

可在允許範圍內答應其一個要求。

言娘鼓勵創新,不說出個袁隆平爺爺,能增產或者發現新的耕種方法,都是好的。

言娘覺得,自己能和他們商討一下嫁接,雜交的技術問題。

希望以自己的努力,促進時代的進步。

達則兼濟天下!

原來我還有這麼大的理想啊。

言娘恍然。

覺得自己應該好好想一想自己以後要走的路。現在先把眼前的事兒做好。

鋪子

收益不行的鋪子,監督部門介入調查,看是需要更換經營方式,還是更換管事兒。

收益不錯的鋪子,在保持現有收益的情況下,增加的純利潤的10%拿出來當獎勵,管事兒占5%,餘下的人按勞分配剩下的。

當然,如果是下麵的人出的點子,就另外給予此人至少100兩的獎勵,貢獻越大,獎勵越高。

這樣子既不怕管事兒打壓侵占下麵人得成果,又鼓勵了工作的積極性。

言娘寫完看了看,覺得自己暫時沒有什麼想法了,交給旁邊愜意的。差點兒蹺二郎腿的林老爺看。

林老爺先讓房間的人都出去。

幸好林老爺有先見之明,怕言娘有什麼驚世駭俗之語,先讓人出去了。

果然,林老爺被言娘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震驚了。

“言娘,你為什麼對實驗新作物這麼看著,甚至提出`答應一個要求`這麼大的恩典?”林如海嚴肅的問道。

“咱們國家絕大部分老百姓是農耕為生。”言娘眨眨眼睛:“從史書上知道,朝代建立後,國家穩定,人口滋生。原本田地的產出夠一個家庭糊口,但隨著家裡人口越來越多,老百姓即使再努力,還是會餓肚子。而權貴世家人口也在增多,土地兼並日漸嚴重,老百姓手裡的土地會越來越少······後麵的你都知道了吧?不用我說了吧?”言娘挑眉問林老爺。

是啊,皇朝末年,官逼民反,又是人口重新洗牌的戰爭。

“所以,我想著,要是有限的土地,能種出更多的糧食,是不是···就會來晚些?”

言娘煩惱聳肩,“聽說廣東這邊好多人下南洋,那邊沒有國家,食物豐饒,為什麼不納入大清版圖呢?那樣就可以遷移百姓過去了。”

林如海緩緩向後躺倒,思考著。

這位未來的三朝帝王心腹,被自家兒子娘打開思路,為什麼不呢?

言娘不知道這番談話影響深遠。

讓林老爺不在把眼光拘泥於國內,而是開始有放眼大清之外的想法。

所以他之後沒阻止她派人出海,組織船隊。

還加派人手跟著一起去,收集外界的相關信息。

言娘靜靜的陪著閉目思考的林老爺,想著自己也沒說什麼大逆不道的話啊?

然後就開始吃點心了。

腦子轉了半天,有些餓了。

最後林老爺拿走這些管家條例,說是讓幕僚們幫忙多抄寫幾份,然後發下去。

言娘舉雙手讚同。一遍都寫得自己手腕兒疼,現在有人抄,更好。

林老爺寵溺的看著她沒心沒肺的樣子,無奈搖頭,以後自己多護著唄,能怎麼辦呢?!

言娘和林如海討論前麵這些條例的時候,沒讓伺候的人下去,也沒禁止他們說出去。

所以大家知道後,都很興奮,對言娘推行的新式管家方法,沒有抵製。

開頭雖然有些不習慣,但時間長了,發現還不錯。

不用花那麼多長時間和人扯皮,事情很容易的辦了,待遇也沒減少,而且有上進空間。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等幕僚們看過言娘的管家條例,對林如海說:姨娘胸有丘壑,堪為老爺賢內助!

林如海微笑:君子所見略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