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反應2(2 / 2)

看誰還敢說朕不是天命所歸!

再加上之前的曬鹽之法,雖然旁人不知道,但自己身為主子,會記得臣下的功勞的。

兩功疊加,世襲罔替的公爵爵位也值得。

但,現在林如海願意讓功於自己姨娘,自己也是很樂意的。

一下子那麼高的爵位,以後封無可封怎麼辦?

雖然不是開疆拓土之功,從而功高震主,讓皇家忌憚,但以後總不好有功不封吧。

康熙讓太醫院首跟著有經驗的周大夫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人數一次人數比一次多,成果是可喜的。

絕大多數接種後症狀輕微,很快就好了。

然後再次接觸天花病人的衣物、痘痂,隻有了了幾個出現發熱症狀,在太醫治療後就好了。

康熙大喜。

大手一揮,在朝堂上說起給林如海為其姨娘請封的事兒。

眾臣議論紛紛。

有說他寵妾滅妻的,有說他貪花好色的。

但都不理直氣壯。

這時候太子還受寵,風頭正盛。

最後朝臣商議:嫡庶不能亂,所以妾室不能扶正。

但有功需賞!

康熙36年6月底,林家和孫家一起接了聖旨。

孫氏言娘封異姓郡主,和碩格格,位同親王之女,為林如海側福晉。還有京郊的兩個莊子,一千兩黃金,一千兩白銀。

林佳·如海妻貴夫榮,賜封一等伯爵爵位,世襲五代始降,內城的伯爵府。原肇慶知府平調魚米之鄉去了,林如海越級升任從四品肇慶府知府。

林家從下五旗中的漢軍正藍旗,抬旗到滿州旗,還是皇帝親自統領的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

孫言娘娘家從漢族人抬旗到漢軍正藍旗。

想想準備明年萬壽節獻給自己的四輪大馬車,這般一心為國的忠臣。

康熙帝決定好人做到底。

賜封孫父和孫大伯五品雲騎尉爵位,虛銜,不能繼承,每年有85兩的歲奉。

孫母和孫伯母也有相應的誥命封號服飾。

表彰他們生養了個好閨女。

言娘感覺康熙帝的賞賜有些像漢武帝的推恩令,把一個很大的蛋糕,分成三份兒。

這樣既不會一下子給林如海賜了個很高的爵位,要知道康熙皇帝在爵位這方麵挺吝嗇的。

又能讓自己感恩戴德,畢竟身為女兒身,給娘家帶了榮耀。

簡直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全家抬旗啊!

要知道康熙後宮有妃子們得寵,才妃子本人被抬旗,娘家人還是包衣奴才呢。

等傳達過皇帝旨意,大家謝恩後。

“阿壽,趕緊叫娘!以後要叫娘知道嗎?”言娘激動的抱著兒子說到。

林如海含笑看著言娘的舉動。

“娘?”阿壽疑惑,不是一直稱呼姨娘嗎?

“對,要叫娘!”言娘斬釘截鐵的肯定。

“娘!”阿壽響亮的又叫了一聲。

哈哈,言娘笑出了淚花。

大庭廣眾之下,林老爺拍拍她的肩,體諒她高興激動的心情。

“哎,乖兒子。”言娘有些炫耀的看向林老爺。

林老爺疏風朗月般一笑,對她頷首稱讚。

然後林如海帶著孫家男人們,去招待遠道而來的宣旨的禮部官員和內監們。

言娘帶著婦孺回到後院。

宮裡賞賜的四位嬤嬤正式給言娘行禮。

四位嬤嬤分彆姓孔、金、鄒、章,都是有官職在身的。

前兩位是以前孝莊太後身邊的人,有從五品的女官職在身。後兩位是當今太後身邊的人,正六品的女官職在身。

言娘讓黛玉過來,拉著黛玉的手對孔嬤嬤說,“這是林家大格格黛玉,以後交給嬤嬤了。”

“必不負郡主娘娘所托。”孔嬤嬤對言娘行禮。

言娘讓黛玉給孔嬤嬤行禮。

孔嬤嬤避開黛玉的禮,回了一禮:“見過大格格。”

言娘又對金嬤嬤說,“我家小女兒還在繈褓,等她醒了,讓她來拜見嬤嬤,以後就拜托給嬤嬤了。”

“不敢。尊郡主娘娘令。”金嬤嬤對言娘行禮道。

“大家也彆稱我娘娘了,直接叫郡主就行。”言娘覺得被成為娘娘的感覺好微妙,老覺得像是叫後宮妃嬪,莫名有一種給林老爺戴綠帽子的彆扭感。

“是。”所有人都跟著行禮。連孫母和大伯母也行禮。

“快快起來,娘、大伯娘,你們折煞我了。我一個小輩,怎敢受你們的禮?”言娘有些恐慌。長輩給晚輩行禮,這是要折壽的。

“郡主不要為難,這是國禮。”大伯母知道的多些。

大伯母知道言娘現在事多,等宴請過四位嬤嬤,孫家人就回去了。

林如海就給言娘請封的事兒,提早就和黛玉解釋過。

黛玉小姑娘是個善解人意的,知道了言娘這個功勞的意義,也知道給言娘請封的用意,所以很理解爹爹。

言娘也沒要住主院之類的,仍然住在東院。

雖然以她現在的身份,即使住隻有正妻才能住的主院也沒人說什麼,但言娘覺得自己住的東院挺舒服的,沒必要為了什麼地位不同搬個院子。

而且,給小姑娘黛玉些麵子嘛,人家娘在世時畢竟是林如海嫡妻。

孫家眾人回到家後,一群人都不約而同的來到客廳。

“言娘這是光宗耀祖了。”林大伯很激動,想撫摸自己的官府,又擔心自己粗手粗腳的把衣服弄皺。

“誰說女兒不如男!你們姑母憑一己之力給老孫家抬旗。旗人們都居北京城。你們啊,以後就能在北京城考科舉了!自古揚州書香世家多,人才輩出,普通人家很難出頭。現在你們姑母給你們掙來了能在北京城科舉的美事兒,可要心裡記著你們姑姑啊。”孫老爹難得的說了一長串話。

“是。”孫家眾男兒聽到後,異口同聲的回答。

他們也很激動。

沒想到被叫來接聖旨,會受到這樣的恩典。

“以後老孫家就不用糾結是去揚州好還是山西好,言娘都替我們解決了。咱們老孫家就去北京城定居!”孫大伯語氣激動,口齒清晰,一錘定音。

“對。以後老孫家就是北京人氏了。”孫老爹附和到。

等晚上把來傳達旨意的人送回客房,林老爺一身酒氣回到後院。

言娘調笑老爺:“以後就是老爺想再娶,也不好取嘍。”言娘是超品誥命,僅次於公主,而清朝的公主、郡主一般都要和親蒙古。

其他貴女誰敢臉大當郡主娘娘的主母?想打皇家的臉?

林如海有些肆意的半躺在榻上,“爺說過不會再娶的。”

言娘靠到林如海肩上:“以後我的身份也不會拖累兒女的婚事了。兒子尚不擔心,我一直擔心咱們的小女兒。”

林如海看她每天吃喝玩樂,連當家主母最看重的管家權都讓黛玉帶著嬤嬤管,原來也有心事兒啊。

“藏了這麼久心事啊?現在都解決了。”林如海用手撫摸言娘的頭發。

“對啊。老爺是最好的夫君了。”終於能光明正大的說出來了。

林如海是自己一個人的相公。

想著前世在網上看到的,迷倒萬千少女心、力壓古裝劇男主的紅色官服帥老頭,那個韻味啊。

想著自己以後要讓大夫好好調理林如海的身體,活到那時候。

想來他將來也是那樣子的:曆儘千帆,雲淡風輕,舉重若輕,不急不緩。

就是可惜清朝沒有紅色官服。

自家有這麼大得喜事兒,沒必要藏著掖著,新晉林伯爵府大擺筵席。

言娘帶著黛玉在後院招待女眷。

第一個感覺,大家變得好客氣呀。

以前自己出去交際,可是沒有這麼明顯的體會。

言娘真切感受到了身為超品郡主的地位。

自己可以說是這肇慶府,不,應該說是廣東身份最高的女眷了。

連廣東巡撫家女眷都趕過來參加林家的宴會。

據說要不是巡撫大人不能擅離值守,也會趕過來。

已經有人開始委婉的打探阿壽的婚事兒了。

等言娘明白她的意思後,言娘愣了一下,很震驚,阿壽還是小娃娃呢!

言娘以家裡孩子的婚事需要林老爺做主的理由推了。

林如海收到同科的信件,可惜他把功勞推到妾室頭上,要是林如海為自己請功,恢複祖上爵位不是問題。

林如海看過笑了笑,沒放在心上。

本來不是自己的功勞,怎麼能貪功呢?

而且現在皇子們逐漸長成,奪嫡的慘烈史書上曆曆在目,自己可不想為哪個皇子搖旗呐喊。

就讓他們認為自己兒女情長,沒有大誌向也好。

自己兒子們可還小,自己現在最大的使命,就是要護著兒子們長大成人。

朝堂封誥出來了,後宮很快得到消息。

請安的時候,看不慣賈元春的,對她冷嘲熱諷。

賈元春很生氣,氣憤他們看不起國公府。

可惜,即使恨得咬牙切齒,也得微笑著裝沒聽懂。

自己已經不是榮國公府大小姐了,父親隻是工部員外郎,一等將軍府旁支。

回宮後,抓起茶具就想扔。

可惜想到自從賈府分家後,送進宮的銀子越來越少,母親還每次都哭窮,又恨恨的放下了。

要是林家再京城,自己肯定宣林姑父家這個狐狸精姨娘來罰跪!

可惜她忘記了,雖然言娘是外命婦,但人家是超品。

就人家那功勞,連太後見了都會笑臉相迎,更彆說她一個小小的後宮妃子了。

等知道林如海給小妾請封,還真的獲封郡主。

賈母恨不得林如海生嚼了。

賈母和賈元春不愧是祖孫,當場砸了茶具,眾人噤若寒蟬。

這是不把自己閨女賈敏放在眼裡,不把賈家放在眼裡。

可惜隻能無能狂怒,不傷林家分毫。

麵對外人的恭維的時候,還得滿臉笑容、與有榮哉。

差一點兒忍出內傷。

也不敢請太醫。

要不然這不明擺著告訴大家,自家和林家不和嘛。

等客人走了,隨手把茶杯扔了。

趕緊含一丸疏肝理氣的藥,讓丫鬟給自己揉胸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