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45年七月,康熙帝給皇十三女、皇十四女、皇十五女一起指了婚。
皇十三女,封為和碩溫恪公主,下嫁翁牛特杜棱郡王倉津。
皇十四女,封為可說愨靖公主,下嫁一等男孫承運。
皇十五女,封為和碩敦恪公主,下嫁林佳侯爵府世子林佳·壽玉。
前兩位皇女當年就要發嫁。
皇十五女雖然已經15歲,但未來駙馬年紀尚小,婚期未定。
林家現在是皇帝的姻親,皇帝嫁閨女,得隨禮。
尤其是皇十三女,是自家未來兒媳婦兒的同胞姐姐。
和碩溫恪公主由訓醒塞外的康熙帝親自送嫁。
康熙帝回程中,親自視察位於科爾沁的羊毛廠,對裕親王大加表揚,賜封其二子貝子爵位。
鼓勵她為滿蒙漢族百姓謀福利,爭取讓百姓們穿暖。
康熙45年秋,林家商船再次跟著曹家商船出發去印度。
三年一度的秋闈開始了,阿壽走近考場。
等桂花飄香的季節,收到阿壽得中解元的好消息。
已經是連中四元了。
不過,言娘知道這是托了京城戶籍的福!
就像後世,其他省份,尤其是河南、江蘇等地,科舉是暗黑級彆的。
人家首都、魔都,那時生在羅馬。
據說前麵省份的二本生,如果有後麵城市的戶籍,重本妥妥的!
這個時代科舉,江南富庶,那廝殺就很激烈。
那兒出來的才子才是名副其實的才子。
京城地區的,嗬嗬,有水分的哦!
等後麵的會試、殿試才能見真章!
不過,阿壽是林探花親自教出來的,林探花又是江南考場的佼佼者,阿壽的水平能獲得他的肯定,那應該不錯。
但要記著一點,林家現在是滿洲正白旗啊。
在這個時代,這個民族多吃香啊!
康熙45年初冬,宮中流傳出消息,說有個進宮好幾年了,不太受寵的漢軍旗宮妃,用羊毛線給皇帝織了一身毛衣褲。
讓皇帝大加稱讚,皇帝連著召她侍寢七天。
一個月後,竟然診出懷孕了!
後宮的妃子們醋大發了。
後宮女人圖什麼?皇帝寵愛?
那都是虛得。
隻有自己肚子裡生出來的孩子是實實在在的!
妃子們爭相托人,出宮采購毛線、學習織毛衣技術,誓要織出新花樣引得皇帝寵愛。
不管是作秀還是真的,羊毛線確確實實的引起大家關注了。
尤其是後來,從宮中傳出小道消息,明年選秀女紅要考織毛衣。
好多商人聞風而動,出發去蒙古采購羊毛線。
嘖嘖,皇帝親身上陣,給羊毛線打了一波重量級廣告。
讓不缺保暖衣料的王公貴族官員之家,關注起羊毛線了。
誰家沒個待選秀女?
滿族的姑奶奶金貴,待字閨中,都有高嫁、帶領家族崛起的可能。
想想皇帝母家佟佳氏。
大家內心火熱,為了以防萬一,有姑娘的家庭都需要購買了羊毛線,請人教自己姑娘學習。
後來貴婦們發現,織毛衣好像是個挺有趣的的活動,既能打發時間,還能給長輩、相公、孩子們織毛衣表達情義。
就慢慢在貴婦之間流行起來。
上流社會是風向標,民間也慢慢普及了。
年底,阿壽護送言娘不懼風雪,趕回京城參加大娃的婚事。
給新娘子包了個大紅包。
然後又趕回奉天過年。
冬季是和燒烤相配的季節。
尤其是在以豪奢聞名的紅樓賈府,也是稀罕東西的鹿肉。
冬雪天,賞梅和炙鹿肉很配哦。
鹿肉性溫,具有補脾益氣,溫腎壯陽,養血祛風的功效,男女老幼都適宜。
孩子們少吃點兒,畢竟有個快要到青春期的阿壽,彆大晚上流鼻血。
言娘和林老爺兩人就沒什麼顧忌了,還有那熱烈似火的鹿血酒。
言娘倒酒時,林老爺好笑的斜了她一眼,然後一飲而儘。
等晚上,言娘真切感受到那一眼的含義。
林老爺老當益壯,很是辛苦耕耘了一番。
第二天半中午,言娘才睡醒。
醒後不急著起來,在被窩裡扭扭屁股。
嗯,身心舒暢。
言娘在被窩裡摸摸自己下巴,色色的想到,以後可以多吃幾次鹿肉嘛!
康熙46年,出了正月,阿壽再次護送言娘回京。
二月份,既參加了二娃的婚事,又正是往年春閨的月份。
阿壽在林府的自建小考場裡,做老爹準備的模擬試卷,提前適應明年春闈的氛圍。
這一次還有個喜事兒,大伯母提起來就樂的合不攏嘴。
大娃媳婦兒爭氣,已經懷孕了。
言娘:呀,我要當奶奶了!
壓下扳著指頭算自己多少歲的衝動,言娘關心大娃媳婦兒,一連串的問道:“感覺怎麼樣?有什麼不舒服?有什麼想吃的?我讓人給你找!”
言娘身為和碩公主,說這句話是有底氣的。
“沒有什麼特彆想吃的,就是偶爾有些乾嘔。”大娃媳婦兒有些靦腆的回答道。
結婚之前知道福慧公主是丈夫的姑媽,誰知道,竟然是親娘!
那就是自己的親婆婆了,都說婆媳是天敵,自己要恭敬。
言娘豪氣的擼下自己手腕上的鐲子,給大娃媳婦兒戴上,“來的匆忙,不知道你懷孕了,這是我給你肚子裡娃的見麵禮。”
於是,言娘在當年9月份,有了血緣上的大孫子。
這時候,二孫子也在二娃媳婦兒肚子裡了。
康熙46年又是選秀年。
康熙皇帝深切知道上行下效的道理。
就拿裹腳來說,之前下旨從上到下禁止裹腳,效果明顯。
現在漢臣的家眷,不說有沒有放腳,反正出行在外就需要穿正常大小的鞋子。
底層老百姓不明就裡,隻知道小腳不吃香了,跟著把腳放了,小姑娘能也不裹腳了。
今年的選秀,女紅真的考察了用各色毛線製作東西。
有兩個個身份低的漢軍旗秀女,用羊毛線勾的物件兒特彆好,被康熙帝樹立為榜樣。
一個被他封為貴人收進後宮,一個以庶福晉的身份賜婚給太子。
為了羊毛線的推廣,康熙帝也是拚了。
不負他期望,羊毛線真的在掌權階級火了!
羊毛線真的全國有名了,好似你不知道羊毛線能織成衣服的事兒,就是跟不上潮流,老土了。
上行下效,火遍全國,不就是遲早的事兒!
言娘關注此事,是自己閨女要參加下一屆的選秀。
不過,這事兒和阿壽的關係不大,除了和他爹一起解析皇帝的用意後,就繼續刷題,適應模擬考場,請他爹批改,聽他爹講解。
康熙47年的春闈是在京城舉行,十五公主特意被哥哥帶出宮散心,隔著窗戶見到了歸京的林佳世子。
原來,林佳世子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好!
一身玄色長袍,外罩貂皮披風。
神清骨秀,清雋至極。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一舉一動,皆是底蘊深厚世家雕琢出來的矜貴風骨!
康熙47年春二月初九,春闈開始了。
一鼓作氣,阿壽要參加今年的春閨。
四月放榜,阿壽高中杏榜,不過不再是第一名,而是第五名。
“進士老爺來了!”阿壽一進房間,言娘就調侃道。
一般情況,殿試僅做排名,不會黜落人員。
所以,阿壽基本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進士了。
“娘!後麵還有殿試呢。”阿壽興致不是很高。
言娘轉念一想,就知道了。
連中四元的林佳大少爺,這一次不是頭名,有些失落呢。
言娘安慰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再說“三十老童生,五十少進士”,我兒子這成績,還不滿意,是不是想羞死天下讀書人?
阿壽羞惱。
不過,失落也消散了。
接著準備之後的殿試。
保和殿中,康熙帝親自走下來,巡視考場,時不時停一下。
後來站在自己十五公主駙馬的身後,看他的試卷。
阿壽旁若無人的繼續作答。
康熙帝微微頷首。
監考的眾大臣相互看了一眼。
“那就成就林氏雙探花的美譽吧!”最終定名次的時候,康熙帝一錘定音。
眾同僚含酸恭喜林如海後繼有人,可以“古之楊億、晏殊、寇準、蘇轍,近之楊延和、解縉,我朝之納蘭性德相媲美。”
“哪裡哪裡,過譽了。承蒙皇恩,犬子高中探花,過幾天請大家吃酒,可不要推辭啊。”林如海雖然語氣很謙虛,但臉上的笑容讓人感覺很刺眼。
自己“虎父無犬子”,林如海當然高興啊。
而且,本朝也沒有駙馬不能擔任重要職位的禁忌。
新進士騎馬遊街。
小林探花要被鮮花、香囊、手帕淹沒了!
他提前被暗示十五公主要出宮,觀看進士遊街。
眼疾手快的接住了十五公主的香囊。
疏風朗月一笑,成了多少少女的春閨夢裡人!
阿壽被授翰林院編修,入職翰林院,成為儲相。
和碩敦恪公主的公主府在林府旁邊,從賜婚後就開始準備。
十三皇子掛心妹妹,時不時跑一趟監工。
兩年了,也差不多完成了。
林佳家和十五公主的婚事,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康熙47年春三月,林家海船到了緬甸約定的港口,遇到等待幾個月的林家1號海船!
於是林家海船做主的人,告訴曹家海船負責人一聲,也沒找什麼理由,直接把貨物都在緬甸低價出售,又匆匆搬上船不少珍貴木料和來不及開的翡翠原石。
這些貨物是1號海船的管事,在等待的這幾個月都打聽好了的。
林家船來了,直接卸貨,上貨後,就能出發回國。
直接回程了!
康熙47年5月,林如海調回京城,升任戶部侍郎。
戶部侍郎是從二品,相當於後世的財政部副部長。
輔佐四阿哥胤禛追討國庫欠款。
“討”這個詞很生動形象。
後世有個說法“欠錢的是大爺”,放在這次追討欠款行動中也名副其實。
能從國庫借銀的都不是普通人啊。
頭號的大宗欠款,都是不好動的兩類人:跟著康熙皇帝鞍前馬後幾十年的心腹老臣和宗室王公!
他們是誰呢?
是康熙的根基,是圍繞在康熙身邊的大清的核心力量!
一旦不管不顧,把這兩類人得罪了,嗬嗬,大清說不定就會亂了!
所以這個差事,滑不溜手的八阿哥躲了,最後鐵麵無私、嫉惡如仇的四阿哥挺身而出接了這個差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