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44年4月,裕親王帶著黛玉來到奉天。
黛玉在奉天的院子一直留著呢,有下人定期打理,稍事整理,就能入住。
半年沒見,大家很是親熱。
稍是敘舊,林老爺就帶著大女婿、阿壽去前院書房了。
關於羊毛線作坊,甚至聚眾成城,是個長期的過程,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突發事件。
尤其是再不引起蒙古王公們的警惕之前,完成這項差事。
林老爺要裕親王有這個心理準備。
林老爺欲揚先抑。
裕親王點頭,表示知道。
“不過,如果完美完成這個任務,也是大功勞。”
然後針對這個差事中間可能遇到的事件,例如召集人手、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了探討。
其中有很多細節,是裕親王幕僚所忽略掉的。
接下來幾天,幾個人一直在談論裕親王這個差事,林老爺還帶著他來到自己之前的實驗作坊,實地考察具體步驟,讓他心裡有底兒。
一句話,這一趟所來非虛!
自己這個嶽父成竹在胸!
一切討論完之後,裕親王帶著隨從出發去科爾沁了,準備在那兒建立第一個羊毛線作坊。
言娘在送彆裕親王的時候,期待羊毛衫,毛衣毛褲,奶酪,奶粉,強壯內地人口;內地的茶葉美酒水果絲綢奢侈品等大量流入蒙古,消磨蒙古人的悍勇善戰!
出嫁女不能長時間住在娘家,裕親王要出發蒙古,黛玉原本準備回京呢。
這一次能跟過來,在娘家住這麼長時間,黛玉已經心滿意足了。
還是裕親王自己說的,要補足去年新婚住對月的禮。
雖然沒聽說過住這種禮也能補,但女婿發話了,親家母不反對,自己人得了實惠,也不用謙虛,林家直接答應了。
黛玉就留在娘家了。
換上漢家衣衫,忽略發型,還是一副閨中女兒的形態。
看來,這半年,她在裕親王府過的不錯。
也是,她現在不是寄人籬下的孤女,而是有娘家、有嫁妝、有人手、有地位、有心胸,還不缺聰明才智,這樣還過不好,就天理難容了!
她還俏皮的說:“幸好沒接手管家,要不然哪能這麼輕易的出來?”
看來她的出嫁生活過的真的過錯,林老爺和言娘也放心了。
不過,裕親王走後半個月,黛玉被府醫王大夫診出懷孕一月餘。
林老爺這一次從肇慶府調任奉天,路途遙遠。
周大夫雖然保養有道,但終歸是上了年紀,而且,人家在肇慶的林佳氏學堂,傳業授道,樂不思蜀。
於是,這次林老爺調任奉天,是帶著他推薦的新任府醫——王大夫,出發的。
林老爺很是高興,不管是外孫還是外孫女,都是第三代血脈。
在他這個年紀,有的人家都抱重孫了,自己也馬上要升級當外祖父嘍!
“我要當姨媽啦!”呦呦已經知道姐姐的孩子要稱呼自己姨母,感覺很是新奇。
其他幾個孩子也很高興,不過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嚇著姐姐,在他們心中,姐姐是嬌弱的。
還有一喜,懷孕前三個月胎還沒坐穩,不能勞累,那麼黛玉回京的時間就要推遲。
林老爺和黛玉都給裕親王寫信報喜。
裕親王也喜歡這個新婚妻子,貌美嬌柔,聰明狡黠,雖然有時候會耍小性子,但那都是夫妻情趣嘛。
裕親王很爽快的同意黛玉在娘家養胎滿三個月再說,並很自覺的給京中親娘報喜,說了自己的打算。
瓜爾佳氏知道兒子的這項差事,多虧了親家,再說黛玉懷的是自己的親孫子,沒有不滿意,直接打發人送過來不少保養品。
在信裡還提了一下,王爺後院田格格已經生了,是個阿哥。
黛玉也很賢惠的,讓丫鬟們準備了賀禮。並表示自己懷孕了,王爺身邊沒人照顧,請母妃派人去王爺身邊照顧。
於是瓜爾佳氏把自己侄女小瓜爾佳氏送去蒙古兒子身邊。
雖然黛玉得不到爹爹和郡主那種感情,但這個時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司空見慣的,黛玉出嫁之前就知道自己的丈夫不僅妻妾成群,還兒女成群,她已經有心理準備。
但黛玉知道夫妻感情需要嗬護,於是隔三差五的寫信問候,說自己身邊的趣事兒。
夫妻倆雖然沒在一起,但信件不斷,問候不斷,感情也沒生疏。
反而會有小彆勝新婚之感。
6月底,黛玉也懷胎滿三個月,這時候收到裕親王的信件。
信上說,天氣已經入伏,京中的夏天很是炎熱大戶人家都到莊子上避暑。
懷孕容易體熱,你身體嬌弱,不能多用冰,奉天這邊夏天氣溫低,你也舒服些,就等天涼快了,再回京吧。
於是一家人,整整齊齊又愉快的過了幾個月。
奉天這個地方,真是消暑的好地方。
黛玉在用羊毛線給自己肚子裡的娃織小衣服。
織毛衣不像刺繡那麼廢眼睛,熟練之後,不用一直盯著毛衣針。
言娘躍躍欲試。
不擅女紅,還耐不下心來學習,言娘沒給孩子們親手做過衣服,這一直是她的遺憾。
現在嘛,言娘有了要給林老爺還有孩子們各織一件衣服的宏願。
嗯,就從襪子開始吧!
於是,大夏天的,娘兒倆抱著羊毛線打發時間。
連呦呦都被吸引了,跟著巧手的丫鬟用毛線織荷包,勾花朵。
對的,已經有人開始用鉤針玩兒毛線了。
真是玩出花樣了!
不過,言娘這邊進展緩慢。
黛玉懷孕,身上增添了母姓的光輝,好似更吸引人了。
色不迷人人自迷。
那不,就把有空閒來探望老婆的裕親王迷住了。
信件更頻繁了。
進入八月,黛玉就要回去了。
裕親王要回京給康熙帝彙報工作,過來接了黛玉回京過中秋節。
一家人依依不舍的告彆了。
不過,言娘告訴她,過兩個月,在她生之前自己就回去,陪她生產。
奉天離科爾沁大草原很近,七八月份,是蒙古大草原最美的時候。
黛玉回京後,林老爺休沐時,帶著妻兒去大草原騎馬散心。
言娘切實感受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耳邊仿佛回響起上世小時候看的還珠格格,言娘不自覺的哼唱起來,想到哪兒唱到哪兒。
什麼策馬奔騰,什麼活的瀟瀟灑灑。
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
什麼對酒當歌,野餐不錯!
侍衛打回來兔子野味兒,加上廚房準備的東西。
吃的也很合胃口。
言娘:不想回去了,做個牧羊女也不錯!
不過,當她見到牧羊女那不用胭脂自然紅的臉蛋兒,很順從的跟著林老爺打道回府。
臨入睡前,林老爺好整以暇的說道:“言娘,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
“老爺,你聽我解釋,我說的是力拔山兮氣蓋世那種雄壯的體型·,多有男人味兒啊·····”
言娘知道這個小心眼兒又開始找茬兒了,不過還是作死的把心裡話說出來了。
“哦,老爺在你心中不威武雄壯?”
言娘:你自己威武不威武,心裡沒點兒逼數嘛?
然後,林老爺讓她感受另一方麵的威武!
言娘:我倒是想威武不能屈,但是吧,美色惑人嘛!
這天傍晚,林老爺說戴梓已經遇赦回鐵嶺了。
見言娘著急,直接說道,“鐵嶺離奉天不遠,距離奉天僅百十裡。我們以後就沒有顧忌,不用像以前那樣遮遮掩掩的照顧,能光明正大的照顧了。”
這樣更好!希望他的手藝能有人繼承下去,在將來,保衛華夏!
皇帝既然已經暗示阿壽將指婚十五公主,那韜光養晦就沒必要了。
你不能讓人說皇帝眼瞎,看上個一無是處的駙馬。
林老爺決定,讓阿壽參加明年的童生試。
於是,林家的自建小考場起來了,阿壽開始在裡麵慢慢適應。
休息,吃飯,時間逐漸延長。
不過,奉天這邊比北京冷,天氣太冷後,就放棄了。
不能讓凍著孩子。
十月底,算著黛玉已經懷孕滿7個月,奉天這邊已經下了一場雪了。
為了防止之後大雪封路,行路困難,言娘動身回京。
動身前,言娘原本想著還按上一次的人員安排,林老爺帶著三胞胎留守奉天。
自己帶著阿壽和雙胞胎回京。
“排排坐,分果果。你三個,我三個。”
言娘想起小時候學過的一首兒歌,有些好笑。
這一次呦呦不樂意了,“上一次半年沒見娘,我好想娘啊。而且,我能幫助娘照顧弟弟們。”
林老爺也有想法:“雖然阿壽考個秀才的知識儲備足夠,但精益求精,錦上添花也不為過嘛。”
這是想阿壽留再奉天,接受他的名師輔導。
言娘考了一下,那好吧。
阿壽留下來,爭取考前更近一步。
言娘交代他,學習之餘,帶著弟弟們熟悉一下家事。
彆以後不懂內務,被後宅玩弄於鼓掌之間,被下麵的人糊弄。
“不是有人說過,‘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嘛’。還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你們讀書人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嘛!”
小小少年含笑聽言娘交代,時不時的點點頭,沒有絲毫不耐煩。
最後一晚,言娘私下裡交代林如海:“我不在家,老爺可要守身如玉哦!要是我去照顧你閨女生娃,你給我在後方乾生娃的事兒,嗬嗬!”
言娘眯著眼威脅道。
“這麼多年,言娘還不相信我?看來是老爺我努力的不夠!”說罷,林老爺就乾起了熱血沸騰的事兒,老當益壯,不減當年啊。
第二天一早,被叫起來吃早飯的言娘,渾身酸軟。
等言娘拖家帶口的出發了,林老爺直接吩咐,讓三個孩子搬到他的院子裡來。
林·單身奶爸·如海上線,一起住,便於照顧。
言娘回京後,先去孫家探望了親娘。
然後去了裕親王府,看望黛玉。
黛玉一切都好,孕肚不大,胎位也正。
懷孕後,因為激素水平的變化,孕婦容易情緒化,變得敏感,會顯得任性,有的管不住口腹之欲。
後幾個月胎兒快速發育,孕婦會胃口打開。
她之前一直擔心她胎兒太大,到時候容易難產。
這個時候可沒有剖腹產!
黛玉是初產婦,身體嬌弱,體型還小,那麼骨盆就會比較小,胎兒太大,真的會難產的。
在中國曆史上,婆婆們為什麼喜歡兒媳婦屁股大?
屁股大,骨盆也相應會大,生產時候兒就相對來說容易點兒!
不得不說,老百姓幾千年總結的經驗,還是有道理的。
言娘身邊的嬤嬤按來之前言娘的交代,去找黛玉的嬤嬤們說話,然後不著痕跡的檢查了一遍黛玉的起居之處。
嬤嬤回來後,對言娘搖頭示意沒問題,言娘就放心了。
臨走前,言娘交代黛玉身邊的嬤嬤,一有情況,馬上派人去林府找她過來鎮場子。
康熙44年,正月初十,言娘送了催生禮。
正月12日,阿壽在侍衛的陪同下來到京城,準備參加二月份的縣試。
言娘讓兒子洗漱更衣後用餐,也不急著問他們父子過的怎麼樣,讓他趕緊休息。
正月13日下午,收到裕親王府的信兒,黛玉有要生產的跡象了。
言娘讓呦呦在家看護好兩個弟弟。就急匆匆的帶著阿壽去了裕親王府。
這一去就是一夜。
初產婦的產程比較長,黛玉的長子於正月14日寅時出生了。
言娘抱著紅紅皺皺的孩子感歎,黛玉即使仙女下凡,初生的娃也是醜巴巴的。
不過,黛玉都結婚生小猴子了,紅樓裡的結局已經不足為懼了吧!
等黛玉收拾好,言娘進去看了一眼疲倦的睡過去的黛玉,交代下人們仔細照顧。
羊毛作坊的事兒繁多雜亂,裕親王過年都沒回來,黛玉生孩子的時候也不在。
不過,聽說他身邊的小瓜爾佳氏已經懷孕了,等天氣暖和了送回來。
言娘歎了一口氣,這幸好是古代,三妻四妾尋常,黛玉早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聽說這個消息後,還有心情送賀禮。
這要是現代,那不得離婚、老死不相往來。要是妻子的胎兒還小,直接不要了。
林如海當年要是也這樣,自己才不會勞心勞力的幫助他呢。
生了阿壽讓自己有了生存空間,下麵的娃彆想出來了。
你老林家子嗣稀薄,關我屁事兒!
腦海裡天馬行空,不耽誤言娘來到隔壁休息。
一邊走一遍交代,讓人告訴阿壽給他爹寫信報喜。
半中午,言娘醒了,告辭回府。
之後參加洗三禮、滿月禮。
年近十二歲的阿鬆,接連參見考秀才的縣試、府試,都取得頭名的好成績。
娘家的幾個侄子也參加了今年的童生試,有兩個上榜。
四月,府試的結果出來後,參加過黛玉長子,也就是裕王府五阿哥廣裕的百歲宴,言娘帶著孩子們回奉天和林老爺團聚。
這期間,聽阿壽說,他見過四皇子和十三皇子。
四皇子寡言少語,十三皇子態度很溫和。
不過,問了他不少問題,話題也天南海北,扯了不少。
估計是十三皇子親自考察妹夫了。
言娘讓他回到奉天後,一五一十的給他爹說一遍。
宮內,十五公主收到哥哥讓人送進宮的信兒,知道林佳世子縣試、府試
取得頭名的成績,被姐姐打趣的羞紅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