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天的時候,空曠的林府常常隻有言娘和惠南兩個主子。
惠南上課的時候,言娘安排好一天的事宜,就要自己找樂子打發時間。
誌怪,才子佳人,地理誌,遊記,總有看膩的時候,言娘就想到戲曲了。
瞞著孫女,偷溜出去聽一場戲曲也不錯嘛。
人也好奇怪,小時候命名不喜歡聽戲,覺得一句話咿咿呀呀半天,等的人好著急。
現在卻覺得人家唱腔婉轉,唱詞咀嚼起來口齒餘香,竟然喜歡上了。
難道是年齡大了?
不,不,言娘不接受這個答案。
等她把疑惑和林如海分享時,林老爺微微一笑,說了一句話:“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人經曆的多了,知道的也多了,就更能和世間萬物引起共鳴。”
言娘會在惠南下課後,帶著她去外麵下館子品嘗各地美食。
去集市上,見識老百姓的生活,知道民生疾苦。
她父親那一代,都是林如海親自帶著體驗民生,現在林如海官位高了,也更忙碌了,言娘就比葫蘆畫瓢的教育孫女。
有時候回去繁忙的廣東港口,見識各種西洋事物。
記得惠南第一次見外國人時,很是震驚,原來不是所有人都是黑眼睛、黑頭發的!還有彩虹顏色的頭發眼睛,很是新奇。
言娘好整以暇的看她接下裡的反應。
小惠南震驚過後,就敢上前交談,很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
言娘挑眉,小惠南不應該驚呼妖怪,躲在祖母懷抱裡求安慰嗎?
這位西洋人略會些漢語,兩人手比腳劃的交談了一會兒,在言娘看來,很有些牛頭不對馬嘴。
不過,兩個人看著都很高興。
過會兒,惠南告彆回來。
那個外國人用生硬的英文,遠遠的和言娘打招呼:“美麗的小姐,你妹妹很可愛。”
言娘心花怒放:“謝謝您的誇獎,先生。”
惠南回來後,對言娘說:“祖母,他的眼睛是藍色的,像天空的顏色。頭發是棕色的,感覺臟臟的。有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的頭發嗎?我能有其他顏色的頭發嗎?”
小孩子就是十萬個為什麼。
言娘牽著她的手,依次回道她:“祖母也不確定。即使沒有,也可以染成那個顏色啊。”
“頭發可以染色嗎?”惠南仰頭看向言娘,沒聽說過啊。
“布匹都可以染色,指甲也可以染色,為什麼頭發就不可以呢?”言娘反問道。
“那怎麼沒見人染色呢?”惠南接著問道。
“呃,”坑著自己了,要怎麼回答呢,“黑色不容易上色。咱們國家不是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嘛!”
言娘拽了一句文。
惠南不說話了。
等回去的路上,小惠南向言娘表達自己的意願,她想學嘰裡咕嚕的鳥語,挺好玩的。
言娘忍不住挑眉,不錯嘛小朋友,勇氣可嘉。想當年,你祖母被英語虐的不清,還隻是個啞巴英語。
惠南記憶力不錯,不說過目不忘,文章讀幾遍之後就能背誦了。
這讓林如海很高興,孫女如此,將來孫子啟蒙時也不會差了。
現在她的課程對她來說不難,再增加課程也是可以的。
原本想讓你有個輕鬆的童年的,你既然這麼上進,想學外語,那就加上西洋畫課程吧。
於是,言娘壞心眼兒的誘哄小朋友,“你既然想學西洋語,那就要堅持下去哦。你可是當姐姐的人了,要給弟弟們做個好榜樣!”
惠南挺了挺她的小胸脯,自信的說道:“放心吧,祖母,我會堅持下去的。”
“那咱們拭目以待啊。”
“不過,西洋人單單教你說話,有些浪費人力。咱們要勤儉節約,讓他身兼兩職,還教你西洋畫好不好?到時候你學會了,可以給祖父祖母、你父母、弟弟們畫像。”
如果有尾巴,言娘身後肯定有九隻尾巴在搖擺。
“好,要勤儉持家。”小惠南思考了一下,答應了。
請老師的事兒就交給她祖父吧。
“老爺,今天有人說惠南是我妹妹呢!”言娘得意的向林如海炫耀道。
女人都沒不在意年齡的,被誇年輕是值得高興的事兒。
“是西洋人誇你的吧?”林老爺想到一回到家,這祖孫倆交給自己要請西洋老師的任務,篤定的回答道。
“對啊,怎麼了?”西洋人的誇獎就不是誇獎了。
“在西洋人眼裡,估計中國人長的都一樣!”林老爺給了言娘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說著這句話。
言娘?
過了一會兒,反應過來,這是說人家西洋人不長眼拉!
言娘氣呼呼的白了他一眼:這男人不能要了,都不知道哄老娘高興!今晚睡書房吧你!
過了幾天,林老爺請了個來中土大陸傳教的斯密斯牧師,教惠南英語。
不過,在上課之前,林老爺交代惠南,不要相信他的傳教,大清人不信上帝!
惠南慎重的點頭答應。
惠南小朋友是個說到做到的孩子,真的不相信這位斯密斯牧師,這讓斯密斯牧師很遺憾。
言娘聽過斯密斯牧師給惠南上課,常常講聖經上的故事,想誘使她信基督教。
這位斯密斯牧師講,上帝賜予人們食物。
惠南說:“在這片國土上,是神農氏嘗百草,燧人氏鑽木取火,然後交給大家,大家就接有熟食吃,生病有藥喝。”
這位史密斯牧師深情的講到,當大洪水來了,上帝派諾亞方舟來救大家。
惠南說:“在我們國家,發大水時,有大禹治水;乾旱時,有後羿射日。”最後總結到:“祖父說,我們國人相信人定勝天!”
牧師張了張嘴,啞口無言。
言娘暗暗給孫女豎大拇指!
言娘請這位斯密斯先生閒暇時,給家人們畫像,尤其是小惠南,到時候寄給她父母,讓她們一解對女兒的相思。
言娘給小孫女準備了很多西洋女孩的衣服,讓小孫女換著穿,然後定格盛美麗的畫像。
打扮洋娃娃是每個女人心中的少女夢,言娘有錢有閒,小孫女長的粉雕玉琢,也很配合。
言娘想到後世夢華錄裡那美好的中國色:榴花紅、桃夭色、胭脂色、黃白遊、天水碧、千鋒翠綠、倉綠、鬆煙墨、相思灰、東方白等等。
名字都這麼詩情畫意,做成衣服穿上,覺得自己都變得有才情了呢。
言娘原本想隻做自己和小孫女的親子裝,但撇下一家之主林老爺有些不地道。
他們三個都有了,那四個兒子的也不能少!
於是一家七口,就要整整齊齊。
這樣做畫像也更有氛圍嘛。
做的都是漢服,適合居家穿著。
漢服啊,是漢族的服飾,它源於人們對天地自然的敬畏。
上衣分裁四片,下衣12片,分彆寓意“四季”、“十二個月”。
中袖圓,衣領交疊成矩形,意味著“天圓地方”。
古人將天地藏於衣服,是為了提醒自己,做人,要有規矩!
小時候看曆史劇,還披著床單裝大氅,覺得自己很瀟灑呢。
現在能穿上正宗的漢服,哈哈,多少漢服愛好者要羨慕我。
這天早膳後,林如海去官衙了,惠南上學了,言娘覺得他們就想一家三口,丈夫上班,孩子上學,媽媽是全職太太。
言娘安排過中饋,就想再溜出去放風。
心動不如行動,就去首飾鋪裡看看有什麼新奇的首飾吧。
才到首飾鋪外麵就下起雨來,言娘也沒在意。
廣東這地方臨海,尤其是夏天的雨,真正讓你認識到六月天兒孩兒臉的意思,說下就下,說停就停,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情況也不少見。
言娘在鋪子掌櫃的殷勤介紹下,給自己購買了一套頭麵,給林老爺買了一塊玉佩,給惠南買了不少新奇的小玩意兒。
雨停了,看看時間,惠南也快下課了,就出門回去吧。
“夫人小心!”丫鬟忙扶著言娘提醒到。
“啪唧”,已經晚了。
言娘一腳踩到一塊活動的地磚,被濺了一身泥。
丫鬟趕忙蹲下給言娘擦衣服,言娘嫌棄的提了提裙擺,讓丫鬟起來,擦不乾淨的,趕緊回家換一身吧。
言娘上世就煩這樣,雨後走在路上,踩了活動的地磚,然後鞋子、襪子、裙子都臟了。
當時就想著,這道路設計師們是不是都是汽車代步,平時都不走路啊?讓他們被濺幾次試試。
為什麼不讓道路兩旁的人行道上,摸一層水泥,不知道地磚容易不穩嗎?
尤其有些鋪的還是瓷磚,下雨天就很滑,大冬天雪化結冰,那就更容易摔跤了。
不過,自己剛才想到什麼,水泥?
對啊,如果有水泥,就好了,林如海修路就更便利了。
言娘前世弟媳的哥哥在水泥廠上班,據說他們單位在長江支流旁,長江兩旁好多山,離原材料石頭近。
他們單位還是綠色環保單位呢,好像是收集江裡的垃圾一起焚燒了。
後麵的垃圾忽略不計,那樣子就是說水泥的原材料是石頭嘍,需要高溫焚燒。
言娘記得前世小時候家裡建房子,水泥、沙子、石灰等攪拌均勻後,用水和成泥,然後使用。
那石頭焚燒後變成粉末使用嗎?
言娘記得孩子們小時候,隨林如海調任去奉天的途中,大家在景德鎮停留參觀。
當時呦呦見到不少破碎的瓷器,好奇的問碎瓷器為什麼不丟掉,還有用嗎?
當時那個師傅怎麼說呢?
好像是碎瓷器能碾成沫,就又變成陶土,然後重新加水和泥製成瓷胚。
言娘記得自己當時的想法是:古人還挺有循環利用的環保意識呢。
據說磚頭也是這樣,不完整的轉頭粉碎後,重新加水加泥打成磚胚,燒出來的磚頭更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