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大多是雜貨店、五金店、米糧店,還有化肥店,還有一間是文具店。看過去,根本沒有一間成衣店。
裁縫店倒是有幾間。都86年了,難道鎮上真的沒有成衣店?可是,記得那個時候,春節的新衣服確實是買的呀!曾文芳滿腹疑惑。她走進一間雜貨店,坐在裡麵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見曾文芳進來,急忙站起來。
“妹仔,你想買什麼?”
“大嬸,這碗怎麼賣?”曾文芳拿起一個大碗問道。
“要三毛錢一個,你隻要一個嗎?”大嬸問,“如果多拿幾個,我可以給你算便宜些。一個的話就沒必要講價錢了。”
“我隻要一個就行,我不跟嬸子講價。”曾文芳一邊掏錢,一邊裝著不在意地問:“嬸子,這鎮上怎麼沒有成衣店呢?”
“什麼成衣店?”
“就是擺著做好了的衣服賣的服裝店呀!”
“哦,你是說服裝店呀。”大嬸恍然大悟,然後笑著道:“我在縣城倒是逛過服裝店,裡麵的衣服可漂亮了。不過,我們一般不到服裝店買衣服,那裡的衣服太貴了。陽光縣城有一個市場,二樓專門賣衣服鞋子,要便宜得多。”
曾文芳這才想起,這個年代,鎮裡確實很少服裝店。每逢趕集日,會有很多人擺攤賣衣服,就在哪裡擺呢?
曾文芳一拍腦袋,這才記起來。街尾有一個市場,平時都是空蕩蕩的。每逢趕集日,就有很多商販把衣服擺出來賣。到了20世紀以後,鎮上才陸續開起了服裝店、鞋店。這個時候,鎮上確實還沒有服裝店呢。
葉家的房子就對著那個市場,後來擺在外麵街上的豬肉檔、肉丸檔、雞檔等轉移到了那裡,而服裝早就不在那裡擺了。所以,在曾文芳的記憶裡,才會沒有這一茬。
今天是古山寨鎮的圩日,那些商販都是“三日趕三街”。比如青山鎮是逢農曆的三、六、九為圩日,古山鎮則是在農曆的一、四、七為圩日,另一個相鄰的彭山鎮的圩日就是逢農曆二、五、八了。而在這三天裡,商販每天都會去不同的鎮裡擺攤。
想通了這件事,曾文芳覺得要重新考慮服裝生意。爸爸經營著早餐店,媽媽一個人到彆的鎮擺攤還是會勞累了些。如果隻是在青山鎮裡擺攤,勤勞慣了的媽媽肯定會不同意,會覺得不去太可惜。
那要怎麼辦呢?
“妹仔是想買新衣服過年嗎?”大嬸見曾文芳付了錢之後一直在發呆,開口問道。
“大嬸開玩笑吧,哪有這麼快過年呀。”曾文芳回過神來,覺得自己今天發愣的時候太多了,這種狀態可不怎麼好。
“過年前,市場上的衣服會更多款式,如果妹仔不著急,不如等年前再來買衣服。”大嬸笑道。
曾文芳心裡一動,對大嬸燦然一笑:“謝謝大嬸提醒,確實要在年前買好一些。選擇多,還便宜。”
“是啊,我在街上開店,經常到大年三十才去市場買衣服。那個時候,雖然款式沒那麼多,但卻要便宜多了。那些貨不賣出去,就得等明年,積壓著也不劃算,所以,商販們都會低價賣出去。如果你家離街不遠,也可以在年三十晚的時候來買衣服,保你能撿到便宜。”
這位大嬸說話爽快,還很熱心。曾文芳在這條街上住了大半輩子,卻沒有見過她。或許,等她嫁入葉家之時,這位大嬸已經沒有開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