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曾曉如(1 / 2)

第二天早飯後,寨下村的餘坪上搭起了一個一米高的平台。

男子們在餘坪的另一側堆起了灶台。婦女們有的忙著擺桌凳,有的忙著洗菜洗碗筷。老人們樂嗬嗬聊天,村長曾國民興高采烈地指揮眾人乾活。

“大家過來幫忙剪紅燈籠。”

一位十七八歲的姑娘衝著那些看熱鬨的小姑娘喊。

她叫曾曉如,剛從農林中學初三畢業。父親曾國房,就是前麵村裡人說的供銷社的乾部“阿房”。家裡建起了兩層小樓房,比起村長家建的新房還要氣派些。

曾曉如個子略矮,隻有1.54米左右,長得嬌小玲瓏。配上圓圓的小臉,顯得甜美可愛。她比曾文芳大兩歲,成績還不錯,當然,這成績是指在農林中學。曾曉如是農林中學唯一的女班長,性格爽朗,能說會道,能歌善舞。不止如此,她手也特彆巧,會織漂亮毛衣、小巧的手套,還會剪紙。

作為寨下村第二個初中畢業的小姑娘,(第一個當然是曾文芳的小姑曾梅花啦,)曾曉如在寨下村的姑娘中,有著不一樣的地位。無論大人小孩,說到她都讚不絕口。

曾文芳記得,上一世自家二堂哥就特彆喜歡她,還央求二伯娘去提過親。無奈這姑娘好是好,可心氣也高,既看不起曾文理不思上進,又嫌他家裡窮,很不客氣地拒絕了二伯娘的提親。

這一世,曾曉如如上一世一樣,填報了幼師,可沒能考上。倒是被陽光二中錄取了,對於要不要讓曾曉如上高中,家裡長輩意見不一。

曾曉如當然想繼續讀書,她喜歡在學校裡被同學喜歡的感覺。這種感覺,怎麼說呢,讓她覺得自己就像裡的公主,會讓她忘記自己隻是一位家境普通的農村姑娘。

隻是,上一世,她沒能如願,在家裡呆到農忙結束,就出門打工了。曾文芳記得她後來嫁到荔園市,丈夫是荔園本地人,比曾曉如大了十五六歲。至於生活是否幸福,曾文芳就不得而知了。

這時,曾曉如正領著一群小姑娘,展示她剪紙技藝。曾文芳從房間裡拿出一些彩色紙,對曾曉如道:“曉如姐,其實我們可以剪一些彩帶,彩帶飄飄,也非常好看。”

曾文芳邊說邊演示,手裡拿著五六條不同顏色的彩帶,揚了揚。

“嗯,還真好看。不如你們都剪彩帶,我剪兩個紅燈籠好了。燈籠很難剪,大家也剪不好。”

曾曉如圓圓的臉上綻開燦爛的笑,曾文芳看著,覺得她笑得很甜很真誠,看來是真心實意為曾文勝考上大學而高興。

忙活了半多時辰,大家才把剪好的彩紙與紅燈籠掛起來,把舞台裝扮得既漂亮又喜慶。

曾文婷還纏著爺爺寫了一條橫幅:祝賀曾文勝考上大學。

在村長曾國民的發動下,這次的宴席可以用“排場”這個詞來形容。

村長先上台說話:“各位父老鄉親,今天是喜慶的日子,我們寨下村終於出了一位大學生。為了祝賀文勝、為了讓村裡的孩子讀書更努力,今天,我們村舉辦了這場酒宴。下麵,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我們村的大才子——曾文勝上來為大家說幾句。”

曾文芳不由咋舌,村長果然不是一般人,看這話說得,都堪比校長發言了。“高手在民間”,這話一點兒也沒說錯。

曾文勝一臉坦然地走上平台,環視眾人,目光停在笑意嫣然的曾文芳身上。

曾文芳帶頭鼓掌:“我們請文勝哥說說考上大學的感受!”

“文勝哥,快點說呀,我們等著呢!”

“文勝哥,考上大學是不是就相當於古代的狀元了呀?”

台下孩子們紛紛嚷道,曾文勝急忙收回視線,輕咳兩聲。台下眾人目光炯炯地看著他,瞬間便安靜下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