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嗎?如果我們沒有保護好新房子,哪能吸引到遊客到我們那裡去住?一家沒有招待好客人,就會敗壞整個村的名聲。鎮府領導說,以後我們村的人都要培訓,每家選出一個人做主,還要在選出來的人中,推舉一個民宿經理。”
“我妹今年報考了導遊專業,說畢業後就回來做咱青山古鎮的導遊,叫什麼地陪。”
“什麼叫地陪?”
“就是在咱們這裡的導遊吧?我也不知道是啥意思,總之就是電視上為客人介紹風景的導遊。”
…
汪誌堅一行人跟在這兩三個年輕漢子的後麵,聽著他們的對話,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興奮地說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琳琳小姑娘忍不住走前去,對他們幾人道:“叔叔,地陪也是導遊的一種。比如說,我們去京都旅遊,從南方帶我們一起去的導遊叫全陪,而在京都接待我們、給我們介紹風景的導遊就叫地陪。”
那位說妹妹要讀導遊專業的漢子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那以後,彆人從外地來我們這裡旅遊,我們給彆人介紹青山鎮的風景,也叫地陪嗎?”
陳琳一本正經地解釋道:“那叫本地人,不叫地陪。地陪是要導遊資格證的,你們沒有,隻能稱為了解青山鎮的當地人。”
“哦,是當地人啊!”
漢子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
另一個年輕人豎起大拇指道:“小妹妹懂得真多。
”
“是啊,又漂亮又善良,是個好孩子。”
“一看就是城裡孩子,是來我們青山鎮探親的呢,還是來旅遊的?”
陳琳被讚得有些不好意思,不過見有人問自己,還是大大方方地回答:“我們既是來探親,也是來旅遊的。”
“那你們去看看河堤吧?那個古碼頭建好了,就在那棵大榕樹邊上,可漂亮了。隻可惜種下的柳樹與花草還沒有長好,你們明年再來看,會更漂亮。”
漢子們一聽,頓時更加熱情了。
“石階村那邊還在動工,要建一個廣場,那邊暫時比較多塵土,我覺得你們既然是來探親的,以後肯定還會來。下次再去那邊看會更乾淨、更漂亮。”
“如果你們不急,可以去看看那條古驛道。這段時間城裡好些年輕人來探險呢,說那裡環境清幽,還能看到古亭子遺跡,古色古鄉更美。”
“好,謝謝叔叔,我們看了古碼頭再去古驛道看看。”
另一位年輕人打量了他們一會,搖頭道:“去古驛道那邊最好每人帶瓶水,走路去有點遠,還要穿平跟鞋,要爬一段山路呢。”
“嗯嗯,謝謝叔叔,以後遊客來了我們青山鎮,肯定會讚美我們這裡民風純樸、百姓憨厚善良的,叔叔們真好!”
告彆幾位當地漢子,一行人沿著河堤走,走了沒一會兒,果然見到修建好了的古碼頭。
就連陳誌光都讚不絕口:“聽說這些創意都是文芳想出來的,她的好點子可真多,這次可不是惠及一家兩家,而是惠及整個青山鎮的偉大創舉啊。”
陳誌越與有榮焉:“可不是嗎?我們家可真是撿了一個寶貝呢。”
“哪裡是撿的?那是大哥好不容易追到的。聽說,阿堅哥哥才是大功臣呢。”
“哦?這話怎麼說?”
“你想一想,大哥與大嫂才同了兩年班,後來,大哥就去了東湖,又來了省城,而等大嫂來省城之後,大哥卻又去了京都。追求大嫂的人多著呢,沒有阿堅
哥哥幫忙守護,大哥想抱得美人歸,難著呢!”
陳誌越樂了:“你這丫頭,小小年紀從哪裡學來的這麼多歪理?還懂得這些大人的事。”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誰。”陳琳仰起漂亮的小臉,得意洋洋地道。
陳誌光看了一眼自家小丫頭,無論做什麼都不忘表揚一下她的阿堅哥哥,不由好笑又無奈,摸了摸她的頭,寵溺地道:“知道了,就我們琳琳最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