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 / 2)

連禮都謝過了,康熙還能說什麼,金口玉言總不能收回,抽搐著嘴角道:“梁九功,讓人送十斤鮮活的澄陽湖蟹給鹹福宮送去。”

虧得開宴前他還想著,和妃今日這身打扮儘顯富雅,現在看來是想岔了,感情她內裡仍然是個惦記著吃食的。

其他妃嬪笑意不達眼底,多數人還是輕視更多些,和妃有太皇太後撐腰又如何,說到底還不是個扶不起的阿鬥。

皇子皇女也好奇地看這位和母妃,看過後,都不約而同地冒出個想法:好高啊,比額默/嬤嬤還高。

常慧淡定地謝恩坐回去,這點關注算什麼,遙想當年,她還被老師臨時抓上校慶舞台,來了個現場作水墨畫,下麵觀眾不僅看,還懟著相機拍呢。

太皇太後笑眯眯道:“不是要賞花賦詩嗎?”

所有人的關注點被拉回來,這賦詩非強製性,論份位排到誰便是誰,常慧直接跳過,她不會作詩,坐著當個吉祥物就行。

康熙剛要張嘴賦詩,太子胤礽就伸手輕輕拽著他衣袖,滿臉期待道:“汗阿瑪,兒臣也想試試。”

康熙對太子的偏愛無人不知,連位置都是安排在自己身邊,這會兒一聽太子想賦詩,瞬間來了興致:“行,朕也想聽聽我們保成的詩。”

太子抿嘴鼓著小臉,蹙眉認真思考:“菊,橙黃紅碧,能做糕來能相寄。”

這詩韻腳算壓上了,聽上去還真有幾分意思。

康熙有些訝異,還誇了他兩句,連太皇太後也忍不住誇讚自己重孫:“保成真是厲害,竟也是個小詩人了。”

到底是小孩子,再鎮定被這麼誇讚也會樂開懷,胤礽紅著兩隻小耳朵挺直身板坐端正,還知道自謙:“老祖宗過譽了。”

兩大巨頭都誇了,其他人還能怎麼辦,自然是跟著一道捧。

常慧驚得下巴都快掉了,三歲的孩子就能出口成詩,這簡直就像是拿了三歲半劇本的主角好嗎,原來皇宮小孩的智商內卷這麼嚴重嗎?

那乾隆是…長歪了?

咳,常慧收起突然歪掉的思緒,跟著鼓掌捧場說好。

康熙緩和些笑意後,張嘴便吟來一首以菊喻人高潔的詩,那效果自然是不必多說,妃嬪們個個妙語連珠,鉚足勁兒誇。

常慧翻來覆去就“好”、“很好”、“非常好”,康熙對她毫無期望,也湊合了事。

皇後不參賽,接著是佟貴妃,她自小就學詩書,便大大方方地起身:“臣妾便獻醜了,——亭台樓閣榭,金蕊黛尖葉,燦燦思無邪,卿卿作彩蝶②。”

話音落下,她滿目含情地望著上首的君王,康熙卻沒像之前一般溫情回望,親昵地喚她名字,“貴妃這詩倒是不錯。”

有些東西,裂便裂了,再也難修補得完美無缺。

這時,梁九功突然滿臉凝重地上前附耳低語:“皇上,三阿哥……”

常慧隻聽到這麼兩個詞,還沒等她仔細想,上座的幾人便同時變了顏色。

作者有話要說::沒錯,是我瞎編的

②:沒錯,還是我瞎編的(不許笑qwq)

ps:因為有錦刺和烏柳這兩個翻譯器,以後常慧再外我就不多解釋什麼“xx翻譯”之類的啦,大家就自動帶入一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