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 35 章 【三合一】鐵板羊肉和青……(1 / 2)

裴宴怎麼也沒想到, 係統直接越過“潯陽人氣小飯館”這一步,上來就要求她成為“省級知名美味餐館”。

被這一炸彈炸得有點頭昏,緩了一下, 才仔細分析任務目標。

累計利潤這一分目標暫且不論,剩下兩個分目標, 哪個都不是好做的。

先說成為省級知名美味餐館這個。

目前她在S省認可度隻有30——這個真是太正常了。

甚至裴宴還覺得高了,畢竟裴氏食府在S省的知名度都不一定能有60分及格。

雖說裴氏食府之前上了一整天熱搜,但是因為這波熱度,真正記住“裴氏食府”這個名字的, 基本隻有潯陽市民。

潯陽市民因為之前幾波黑料,對“裴氏食府”這個名字早早留有印象。

反轉之後,很容易就牢牢記住。

至於外地的網友, 看熱搜時的吃瓜重點, 基本都放在宋家是否日薄西山,宋家酒樓分店是否糊弄了事上。對裴氏食府的印象模糊得很,能記得“潯陽這有個小飯館比梅林三星分店還好吃”就已經很不錯。

更多的,恐怕吃瓜時跟著吐槽宋家酒樓幾句,轉身就給忘了。

這個熱搜, 給裴宴帶來的好處,是她徹底澄清之前謠言, 真正走紅潯陽。

但想靠上一次熱搜,就紅到潯陽以外——那真的想多了。

天天掛在熱搜前三的那些明星,很多人提起來都一臉茫然,彆說一個平平無奇小飯館。

想要提高S省民眾對她的認可度, 那首先就得進一步提高她在S省的知名度。

如果S省民眾壓根不知道有“裴氏食府”這一小飯館,那還談何認可?

新任務期限是六個月,聽上去不長, 但其實裴宴從開始擺攤到現在走紅潯陽,也才過去了半年多而已。

這一期限,還是比較寬裕的。

無論是提高知名度,還是提高認可度,這都不是一日之計的事,得循序漸進、慢慢來。

比起想著如何一口氣吃成個胖子,還是先鞏固“潯陽人氣小飯館”的地位更加重要。

潯陽本身就是S省省會,好山好水,還有不少名勝古跡。周末和節假日,不少S省民眾都會到潯陽遊玩。

如果能成為本地人都推薦的遊客必去小飯館,那在S省民眾中的知名度、認可度自然會提升。

至於如何做到這一點……其實新任務有給出提示。

裴宴目光在“努力推出更多菜品,鞏固你潯陽人氣小飯館的地位”這句話上一落。

馮乙——就是那位打扮得跟乞丐似的食評家,在他長篇大論的大肆誇讚中提了一句:“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菜品太少,選擇麵不大。”

雖說菜品貴精不貴多,裴宴的精力也不可能像一些大餐廳那樣動輒幾十種菜,但她目前僅有兩個套餐六道菜,實在太少。

本來就打算要增加菜品,新任務又給她增加緊迫感。

六個月內要推出至少三種新套餐,且每種套餐銷售量均不小於3W份。平均下來,每天每種新套餐都得賣出166份以上。

這可不比“成為省級知名美味餐館”容易。

裴宴現在確實每天能賣出五六百份套餐,但大部分都是被馮乙評為“比宋家酒樓還好吃”的魯菜套餐B,套餐A也就一兩百份,日均肯定沒有166這麼多。

況且,隨著套餐種類增多,每種套餐的單獨銷售量肯定會相應減少。

想完成這個分目標,那推出的新套餐,一定不能是那種溫溫吞吞,沒什麼特殊點的。必須讓老客眼前一亮,甚至能讓新客專門被這個套餐吸引過來才行。

也不能一口氣上新三種新套餐,陸續上新,才能維持食客的期待值和新鮮感。

裴宴思考一整晚,列了三張A4紙的菜名,待定的新菜十幾種,依舊沒有特彆滿意的。

第二天打烊關門後,獨自留在寂靜的店裡接著考慮,手機忽然響起。

是喬之燕。

裴宴有些疑惑地接起來,對麵喬之燕的聲音聽上去莫名有些心虛:“裴小老板,我接下來說的事,你千萬彆害怕。”

裴宴:?

喬之燕:“我之前不是說,要給你送羊麼?”

“當時你說不要,我想著就算了。結果前兩天跟我爸媽提起你的事,他們說什麼都一定要給你送羊表示感謝,我沒能勸住。現在羊已經到潯陽了,寄存在我爸媽一潯陽朋友的養殖場,地址我一會發你。”

“我爸媽說,你先去看看,覺得羊好就留著,覺得不好就給他們退回去。”

裴宴:??

直到掛上電話,她還處於一種茫然狀態。

掃了眼喬之燕發來的地址,在潯陽市郊,過去大概一小時。

送都送來了,看都不看一眼說不過去。

隻是如果羊養得不好,那真的有點麻煩。喬之燕爸媽話都說到這份上,她哪能真給人家退回去?

本來還很苦惱,結果第二天清早過去一看,裴宴一下心動。

喬之燕父母送來的一共是十五頭羊,都是在草原上放牧散養的山羊,養得很好,一看就知道味道很香。

山羊慢悠悠地吃著牧草。

聞到牧草香氣的瞬間,裴宴忽然想起建昭15年時的西北戰役。

當時西北蠻夷圖謀大庸國土,大庸安定多年,蠻夷又極擅作戰,一時戰線焦灼。

太子姬憑闌自請親征,以鼓舞士氣。

為體現君主之恩,建昭帝又撥了百名宮人跟太子一同前往西北,在後方替軍中戰士製衣、浣洗、煮飯。

裴宴就是其中之一。

太子親征,軍中士氣大漲,接連大捷。

裴宴他們在後方接到消息,歡慶過後,第一時間為前線戰士準備慶功宴。

軍中慶功宴,自然不會像燕京宮宴那般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戰士們也不喜歡這種。

裴宴雖說來了後方,但其實她過於精致的手藝一直沒什麼用武之處,隻跟在當地廚子身後打下手,趁機學了不少當地粗獷豪放的菜肴。

西北多牛羊。

黃沙,牧草,鐵板上烤肉滋滋響。

分明不如宮裡頭那般細致,但實際品嘗過後卻出乎意料——竟是不輸給宮裡頭,又彆具特色的美味。

她對其中一道印象很深。

那道菜裴宴在宮裡也做過,但直到來到到西北,才知道還有一種比宮裡做法更加粗獷,美味程度卻完全不落下風的做法。

雖說這第二種做法有些大膽,但論“新鮮”和“吸引力”,絕對是一等一的。

裴宴想了想,問客服:“同一種套餐裡的主菜,可以使用不同的做法嗎?”

這第二種做法比較麻煩,隻能作個噱頭用。

客服:[親親,主菜原材料以及口味的差異不超過30%即可,否則得算作兩種套餐哦~]

這就好。

那兩種做法看似差異巨大,但是最後味道差彆幾近於無。

跟客服確認一些細節,確定用兩種不同做法不會影響任務完成度,裴宴便定下這一主菜。

至於副菜……她看著眼前這十幾頭活蹦亂跳的羊。

這麼好的羊,她哪個部位都不舍得浪費。那副菜,果然是能用上所有內臟的“羊雜湯”最合適。

*****

第二天晚上閉店,裴宴按老習慣,請親朋好友來試菜。

裴珠因為一對上她就變成“誇誇怪”,所以她排除在外,王薇薇最近在忙一個大項目沒空。

結果最後來的隻有那群二世祖。

也好,二世祖們從小吃山珍海味長大,比一般人舌頭還靈敏點。

二世祖們都是有錢有閒的主,一天兩頓經常來裴氏食府吃,再好吃的東西都有點膩味。

平時除非裴宴心情很好,他們才能借著洛聞川麵子蹭到點員工餐。現在聽說能第一時間吃到新品,飆車的不飆了,泡妞的也顧不上了,第一時間流著哈喇子蹲在廚房門邊上,問在外頭幫裴宴驗算賬本的洛聞川:“川哥,今兒個裴小老板做什麼?”

洛聞川抬頭,回憶道:“好像說是,鐵板羊肉。”

*

後廚內,裴宴打開燉鍋,羊肉已經燉得差不多。

鐵板羊肉有兩種做法。

宮裡頭裴宴更熟悉的做法是先燉後煎,她現在用的就是這種做法。

羊肉選用的是精瘦的羊肋排,以及勁道的羊腱子肉。

切成大塊後焯水去腥,隨手切入一根白蘿卜,再跟薑片、白芷、花椒等香料一道燉煮三十分鐘,隨後將四分之三的湯和蘿卜盛出。

隨後在剩下的羊肉和四分之一羊湯中加入生抽和老抽,燉至軟爛入味。

裴宴掀開鍋蓋檢查了一下,感覺燉得差不多了,重新起鍋熱油,將羊肉表麵煎至金黃,加入辣椒麵、花椒麵、椒鹽、蒜末,以及彩椒碎、洋蔥碎等配菜炒香,最後盛出到在火上烤燙的鐵板燒盤中。

羊肉接觸到滾燙的烤盤,發出“滋啦——”一聲。

裴宴快手快腳地在表麵撒了層孜然和芝麻,用取盤器將鐵板燒盤坐到木製底盤上。

店裡已經沒有客人,裴宴就沒特意關上用來擋油煙的取餐口玻璃門。

製作過程中,極具侵略性的香氣就肆無忌憚地遍布了客堂每一個角落。

端出去的時候,二世祖們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

“終於好了!”

“裴小老板你這也太慢了!”

裴宴疑惑地看了一眼鐘,她做菜速度一向快,這不才過去五分鐘。

絲毫不知道,聞著羊肉的香味,看得見吃不著的二世祖們有多難熬。

二世祖們早早手持筷子,如今一擁而上。

因為鐵板的溫度,羊肉還冒著滋滋的油。

胡俊眼疾手快,搶到了最大一塊羊肉。

羊肉是誘人的深褐色,上麵有一層薄薄的孜然和辣椒麵。

本以為是跟酸梅椒鹽排骨那樣勁道香酥的口感,還覺得這兩道菜是不是有點重複。

結果一口下去,才發現截然不同——

羊肉外皮酥脆,但裡頭卻是軟爛的,隻需一抿,就能輕輕鬆鬆地從骨頭上脫下來。

與此同時,豐富到不可思議的肉汁從羊肉中爆出,多到能透過齒縫的程度。

羊肉極其入味,不僅沒有一絲腥膻氣息,帶著紅燒特有的濃鬱醬香,又有著獨特香辣和孜然風味。

半個拳頭大的一大塊羊排肉下去,他隻覺得自己吃了個寂寞,一點都不滿足。

結果一看鐵板上,這群牲口在短短一分鐘內,竟然已經把鐵板上的羊肉都吃光了。

胡俊齜牙咧嘴:“你們餓死鬼投胎啊!”

但也忍不住跟其他人一起用祈求的目光看著裴宴:“裴小老板,能不能再來一份?”

“唔,還有剩的肉的。”

裴宴不緊不慢地用牙齒撕開一塊羊肉。

她之前已經試做過兩回,這次已經很滿意。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她總覺得這道菜好像還缺了點什麼……

做剩下幾份鐵板羊肉時的,她一直想著這事。

端出來,也有些心不在焉。

二世祖們沒注意,他們搶羊肉都來不及。

好在這次量比較大,不至於像剛才那樣餓死鬼投胎。

胡俊連吃了七八塊,忽而感慨:“要是有酒就好了。”

這鐵板羊肉外皮酥脆,內部軟爛多汁,味道鹹鮮濃鬱中又帶著一絲香辣,將醬味和辣味結合得很好。

雖說用來下飯、搭配主食也很不錯,但是拿來搭配酒,想來更是絕佳的美味。

裴宴聽到這話,猛地抬頭,就是這個!

她剛才一直覺得差了點什麼,但是死也想不出來。原來不是鐵板羊肉本身缺了什麼材料,少了什麼步驟,而是缺了酒!

是啊,吃羊肉怎麼能不配酒?

她過年時吃羊蠍子火鍋,就因為沒有合適的酒隻能喝橙汁遺憾了老半天。

酒,當然隨處可見。

隨便去個便利店,都能看見不少種類的啤酒和起泡酒。

但是這些充斥著添加劑和糖精氣味的劣質玩意兒,裴宴看不上。

市麵上優質的酒水也不是沒有,洛聞川家的“洛酒”就是其中之一。

但裴宴個人不大喜歡“洛酒”這種醇厚烈性的糧食酒,況且這種味道濃鬱的酒一不小心就喧賓奪主,不僅不給菜錦上添花,還會把菜的味道都壓過去。

比起糧食酒,她更中意度數較低,味道清淡的果酒。

隻是市麵上的果酒實在太參差不齊,過完年裴宴被好幾種市麵上的果酒辣到舌頭後,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自己釀酒試試。

她本來想得挺好,雖說她是一路從司膳司升上來,跟掌管酒水的司醞司八棍子打不到一塊的“正統禦廚”。

不過從前為了讓司醞司釀出完美配合菜肴的酒,她經常會跟掌管這一塊的司醞女官、司醞太監商討,記得不少配方,一些釀造細節也都記得清楚。

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

廚藝和釀酒一通百通,有配方在手,釀出來應該不會太差。

結果,事實證明,她還是太自信了。

釀酒不同於烹飪,能隨時補救,釀造過程中的一點點小差錯,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第一批看顏色裴宴壓根嘗就沒敢嘗,之後第二批也是十分糟糕。

裴宴不信邪。

雖說釀酒跟烹飪不能劃等號,但是她各種醬菜醃菜做得都很好,都是發酵出來、入口的東西,更何況還有司醞司那麼多宮人百來年一次次改進出來的配方在手,哪怕比不得司醞司那些個女官太監,也不至於差成這樣。

她之後專門去查了不少相關資料,又努力從記憶中扒拉出不少釀造小細節。

第三批是試驗性質,每壇的材料用量都不大一樣。

根據其中效果最好的那壇,裴宴再次試驗不同材料用量,做出第四批。

第四批最好的那壇,其實已經比市麵上的大部分果酒都好了。

但裴宴依舊不滿足,雖說比市麵上好,但是跟司醞司做出來的酒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現在後廚架子上的,就是根據第四批改進後做出來的第五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