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神女離開(1 / 2)

青霓再次見到了已沉寂許久的張良。

從水災過去已有三個多月了, 張良甚至沒有回到扶蘇身邊,繼續他們的養豕大業,成日不是呆在自己的房中, 就是在鹹陽城中行走,不知道在做什麼。

青霓望向雕花柱子前站立的張良, 謀聖此刻換回了男裝,天陰沉沉的, 似乎隨時會傾盆大雨, 張良眼中卻含著奇異的亮光, 仿佛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神女了然微笑, “你想清楚了?”

張良微微躬身一揖,“是,良想清楚了。這些時日,多謝娘娘收留。”

站在秦的角度, 才會看明白,神女究竟對他有多寬仁。換了旁人, 絕不會有耐心等著他一步步自己想通。

神女平靜地道:“既然想清楚了, 那便不要讓自己後悔。”

張良沉默了下來,他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後悔,但是……“複國已經不可能了,我打算去舊韓地考官吏,若有幸能過,便在當地做官,為舊韓民出一份力。”

雖說秦律要求必須頗有家產才允許考吏,可法律是一回事,實際施行又是另外一回事。張良自有辦法能通過家產審查。

神女瞧向他:“吾還以為你會一直留在那裡養豕,不入大秦官場。”

張良垂下眼眸, “我做不到。公子扶蘇他是真心將那當成自己的事業,想要為民做事,我若一直把那當成一處避風之所,便連我自己都看不上自己。”

神女含笑望著他,似在欣慰,卻也和以往沒什麼不同——於神仙而言,他歸順與否,也僅是一樁不值一提的小事吧。

張良抿了抿唇,收攏了一切複雜思緒,再次向著神女拱手彎腰,“良告退。”

回到自己的房裡,早就收拾好的包袱擺在桌上,張良將之背起,想了想,又隔著包袱皮細細摸索,摸到圓筒硬物,是他放在裡麵的竹簡。這才放心地背起包袱,離開國師府。

走之前,他還有最後一件事要做。

張良去找了如今正在鹹陽學宮中任職,曾經教他《禮》的老師,把那竹簡交給了他,“夫子,這是良關於民間對神女的流言書寫的一篇白話文章,煩請夫子替良投去報館。”

那儒者在翻開竹簡瀏覽,張良則回憶起昨夜的事情。

*

六國之間本是相互仇視的關係,然而秦滅六國,秦的強大使他們這些在自己國家廢墟裡悄悄苟延殘喘的人,暗地裡聯合在了一起。但是,他們這些人各有各的據點,那一處地方本來是韓國之人彙合之地,魏豹是魏國公子,也不知從哪裡得到的消息,徑直進了秘所。

甚至,在他不知情時,勸動了秘所中其餘韓人,瞞著他,私自散播對神女進行指責的流言。

他們是想讓神女對秦人失望,將之逼離凡間。

張良聽說此事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祂救的是我們故國的子民,我們可以用千萬種方法將祂逼走,唯獨不能做如此狼心狗肺之事!”

那魏豹調笑:“張子房,以往某怎麼沒發現汝是如此有良心之人?”

張良正色道:“若是在兩軍對峙上,自然不論良心。若是對仇人,自然不論良心。可此時並非戰時,國師亦非滅六國之人,良之心並非良心,卻仍有著基本的是非。”

他抬眼,望向魏豹,“正如我記得那些是韓地之人,而同樣受水災的襄城,原屬魏邑,你卻忘了。”

豆大的雨點從天空落下,滴滴答答砸在瓦片上,不一會兒連成一片巨大瀑布,稀裡嘩啦的聲音更像是將水潑到了魏豹臉上,令他麵色難堪。

要知道,魏豹是魏國公子,不論魏國不滅時,他有沒有機會登上王位,他能尋歡作樂,靠的就是魏國百姓對王室的供養。

而襄城縣離臨潁縣離不過百裡之距,襄城的人也有不少到達靈泉浸泡的,可以說,受了神女大恩。張良將此事擺出來,就差指著魏豹的鼻子說他忘恩負義了。

魏豹對此卻不屑一顧:“隻要能反秦,是非不分又如何?”而張良環視其他人,也是一樣的態度。

張良望著魏豹,肩頭仿佛壓了千鈞之重。

他猛然意識到,在非懷念複國之人的眼裡,他們這些心心念念要顛覆太平的人,究竟是一副什麼樣的嘴臉。

秦若暴|政,他們反秦是應當之舉,可秦如今已在神女的協助下,令治下黔首越過越好,他們擅自掀起動亂,隻會民不聊生。

“錯了……”在這一刻,張良頹然地搖搖頭,“是我錯了。”

“張子房?”魏豹之前質問他是不是忘了亡國之痛,也隻是在敲打他,從未想過張良會真的放棄複仇,然而此刻,魏豹心頭湧起不詳的預感,“你在說什麼?”

張良不是應該痛恨秦國,厭惡秦國的嗎?至少不該在這裡,對著他們質問,為何要中傷秦國國師?

雲層裡閃過電光,如白龍遊過天際,頃刻間晃亮了晦暗的室內,露出張良仿佛想通了什麼,堅定的雙目,“吾言儘於此。”他轉身拉開房門,沒入大雨中,漸行漸遠,“爾等好自為之。”

*

在張良晃神的極短時間內,儒者已經看完了他想要實行的操作,讚歎之餘,用因著經年握筆,指腹有薄薄一層繭的手,拍了拍張良肩膀,“你想通了就好,以你之能,不為黔首謀利,實屬可惜。”

張良再次陷入沉默之中,他望向自己的老師,老師也在目光灼灼望著他,問他:“你是怎麼想通的?”

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在學宮裡那群貴族身上。雖說不少人已經因著上午學習,下午養豕,晚上回去還要寫作業的一整天操勞,沒心思去陽奉陰違了,但還是有幾個仍負隅頑抗,讓他們頭疼。

張良想了一下自己的心路曆程,全說出來未免太沉長,又太尷尬,最後總結為八個字——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儒者重複呢喃:“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好!好句啊!”老人家一把年紀了,還激動得滿麵潮紅,緊緊抓住張良的肩膀,“子房,這話是哪一位大才說的,可否替我引見!”

張良往上林苑方向看去。

“是……國師?!”儒者頓時怯步了。

高人一等的存在通常各有各的驕傲,國師卻不見任何倨傲,誰都清楚國師不難相處,然而,除了陛下,誰也不敢隨性接近國師。

——那天上來的神女,從一開始,就和凡人隔了難以跨越的鴻溝。

“罷了。”儒者歎息,隻對著上林苑國師府的位置遙遙一揖,權當拜見了。

回過身來,儒者對張良道:“你在這兒先住一陣子,為師現在就將文章遞去報館。”

張良:“我……”

儒者製止了他,“子房,你既然關心此事,總該留下來看看發展。而且這回用出的隻是你給的法子第一步,後麵還有一步,你難道不準備親自把控局勢?”

“……好。”

事後,每每回想起這天,張良就覺得自己腦子裡真是灌進去整整一壇子酒,才會答應下來。他要是早跑了,至於稀裡糊塗把自己賠進秦朝廷嗎?

*

每一期縣報運到每一個縣時,都會有一名郎官相隨,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