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明月清風(87)二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6868 字 2個月前

明月清風(87)

這個提議好!

之前各種的政策都不錯, 但就是見效慢!再則,很多人不敢自己過日子,覺得有托庇, 抱團才好取暖。這種心態也好理解!

奴仆這個事,確實是個大問題。一個府裡, 三五個、七八個, 十數個, 數十個下人不等。但其實, 府裡真有那麼多事, 真得那麼些人嗎?

不過是排場而已!

收起這些沒用的排場來,一般的家裡,有些看門灑掃的, 有個采買後廚的,有個近身伺候的,孩子小有個奶娘這都很正常, 最多再添個管事了, 儘夠了!弄幾十個人擱在家裡,沒必要!

四爺心裡就樂了,你也彆說筍都歸我家了, 彆忘了, 你也是我家的!筍這個東西, 你也不缺!

桐桐把事一扔,高興的挖野菜去了!她可樂意挖這個了, “回頭給你蒸菜饅頭吃!”還不忘招呼大博士, “您老回頭也嘗嘗。”

好的!好的!皇上和皇後都尤其重視農桑,徐光啟是真看出來了。

這個其實誰都看的出來,可還是那個話, 由奢入儉難啊!有十個人可用是一種生活,有三兩個人可用又是另一種生活。這意味著往後——處處不順心,不習慣。

老婆埋怨,小老婆抱怨,孩子哭鬨,朝上的事情忙一天,回去也消停不了。

難怪那位大人直接給摔了呢,估計也是被以後的日子給嚇的。

這個事現在不能提,咱先乾活,對吧!

林雨桐挖野菜是認真的,隻要能吃的,撿到籃子裡都是菜,今兒洗乾淨了,就直接在戶外給做了。

她得空抬頭看一眼,實心乾活的還是高迎祥那一夥子。不是說實心不實心,是他們習慣了乾活。反觀其他人,跟他們就格格不入,是兩個團體,誰也不搭理誰的樣子。

其他人瞧這些人不順眼,這些人瞧彆人也不順眼。

還是朱運倉機靈,一看不對,帶著禦前行走就過去了,過去了喊大哥的喊大哥,喊老弟的喊老弟,一會子工夫,這混成一個整體了。

她當時沒言語,可晚上吃了飯了,帳篷撩開,都在裡麵修整呢,林雨桐才溜達過去,“累了吧?好長時間不乾農活,隻怕扛不住!”

他們要起,林雨桐直接給坐下了,“得了!咱是什麼關係呀,免了那些虛禮。好長時間不見了,怪想的!都坐,坐下來扯會子閒話。”

一個個嘻嘻哈哈的,就又都坐毯子上了,七仰八叉的,什麼樣的姿勢都有。

朱運倉一閃進來,才看見皇後也在,他愣了一下,趕緊見禮。

林雨桐看他,“過來串門子了?”

朱運倉趕緊道:“大家夥都想來聽聽各位將軍說西北之事,叫我看看方便不方便。”

這人是真機靈!她就笑道,“那就來吧!都來吧,一起扯會子閒篇。”

得咧!一招手,來了一群,見縫插針的坐進去了。

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出身低,真正的寒門,身後無背景勢力。

朱運倉這人活泛,坐下就道,“咱也沒去過西北,想著長安古城,當年何等風采……如今是個什麼樣子,咱也不知道……”

沒念過書的人,不知道長安說的是哪。

林雨桐就接了話,說到了長安,就說到了李唐。很多人都是從說書的嘴裡聽了一節又一節杜撰的故事,但其實,李唐是咋回事,他們都不知道的不清楚。

但這真的是個好的切入點。

林雨桐就說當年隋末之亂,說唐國公李淵起兵,說到關隴集團,說到了大唐的開國之初,說到了太子李建成,說到了功高蓋主的李世民,“……虎牢關之戰,李唐二皇子以三千騎兵,率先占據了虎牢關,掐住了竇建德進兵援救洛陽王世充必經的要塞,以三千對王世充十數萬兵馬,身先士卒,生擒了竇建德,使得十數萬兵馬瞬間潰散。而後帶著竇建德去洛陽城下,王世充見援兵被擒,隻覺得大勢已去,於是,投降了!收複這兩人所占的領地,已然抵得上大唐領土的一半。李世民攜軍功戰將,騎兵金甲入城,長安百姓夾道歡呼,你們可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李世民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