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 大宋反派(137)三更 大……(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7613 字 2個月前

大宋反派(137)

趙禎看著眼前的孩子, 頓時覺得對嗣子更加的不喜了。

他招手叫曜哥兒到跟前來,“叫朕瞧瞧,長大了好些。”

曜哥兒就過去了,還笑道:“肯定是不能再坐到皇爺懷裡了。”

“能呢!怎麼不能。”趙禎抬手攬著曜哥兒, 叫他靠在自己身上, 上下的打量。這孩子生的眉眼分明, 神采奕奕的, 見人又大方又親昵, 不是那畏畏縮縮的樣子。

他問說,“路上如何?可還安穩?”

“他們安排的可好了!還送了我許多貴重的物件。我有心不收,怕辜負了他們的心意。收著吧,我又覺得不合適。官家也下過旨,說了皇室宗親不能收臣下貴重的賀禮。”曜哥兒就道, “我都收了, 也列了冊子, 回頭就給皇後娘娘。聽我娘說, 京城中有慈幼局,我想請娘娘把那賀禮都換成糧食布帛賞下去。也不必告訴他們是誰給的,如此, 也不怕那些送我賀禮的大人們多想了。”

意思是, 並不是要沽名釣譽要好名聲。

趙禎就捏了捏這孩子的手臂,“好!都聽你的。小小年紀, 難得能把聖旨都記得這麼清楚。”

“那如何能不清楚呢?陛下的旨意是下給大宋子民的,雍郡自然該執行。就像是陛下說,民間不用金子做婦人首飾,禁絕奢靡之風。雍郡大部分都在執行了!連我娘和燦兒都不能例外。但也有些民族有風俗,凡是風俗之內的, 我爹說給予尊重。其他的一蓋皆免。”

好!好!好!聽聽這個孩子說話,再看看站在邊上木訥的養子,他如何能歡喜。

曹皇後看了養子一眼,“宗實,來!”

趙曙的名字是後來改的,現在就叫趙宗實。

趙宗實低著頭,不敢看官家,隻小心的朝曹皇後那邊去。

曹皇後拉著養子的手,“你帶著你侄兒,去瞧瞧太後,可好?”

“皇兒聽命。”

曹皇後歎了一聲,笑著看曜哥兒,“去吧!太後念著呢,跟著你叔叔去吧。”

是!

曜哥兒跟著趙宗實往出走,等到了外麵,曜哥兒才看趙宗實,他沉默著,不言不語。他輕輕拉了拉趙宗實的胳膊,趙宗實嚇了一跳,趕緊朝兩邊看:“世子有所不知,宮中禮儀要緊。”

曜哥兒就覺得趙宗實挺可憐的,人家有爹有娘有兄弟,在家裡呆的好好的。是你們沒兒子,把人家要來了。要來了就養唄!偏叫人家看你的臉色,那又何必呢?

說到底,趙宗實有什麼錯呢?

他跟趙宗實並肩走著,說那些內侍,“彆跟那麼緊,踩著本世子的影子……是什麼意思?”

不敢!

於是,距離果然就拉開了。

曜哥兒輕聲道:“禮儀是擺出來給人看的,又何必拘著自己?”

“那可不能。”趙宗實說著,就又看了曜哥兒一眼,聲音也低低的,“既然為皇子,自然要做的處處妥當。”

“你處處妥當了,官家滿意了麼?”

趙宗實:“……”在親皇子出生前,官家也未曾說過不滿意。

“那你想你爹你娘麼?”

趙宗實又不言語了,他這幾年都沒見爹娘了。進宮時候的事,記得不大清楚了。反正就是突然間離了爹娘,成了官家和皇後的兒子。

曜哥兒就道,“怪不得早兩年有聖旨,說是宗室子弟、命婦不能隨便進出宮廷呢。”感情是杜絕趙宗實跟親生父母那邊的聯係呀。

就說呢,莫名其妙的,下這個旨意是什麼意思。

但養了幾年了,再把人家給扔了?曜哥兒就覺得,養狗都不能這樣吧。要麼不養,要麼就好好養,再要麼,就想個萬全之策。

哪怕是找個由頭,叫養在宮外也行呀。不說還給人家父母,隻找個理由放在宮外,人家爹娘就會照佛。如此,豈不是都好?

他對趙宗實起了惻隱之心,“以後,我找你一處玩兒。”

“豈可荒廢學業?”

“我才來,是客人。必是要請你作陪的,這是你的差事,怎麼能是荒廢學業呢?京城裡我又不熟,你帶我去轉轉?”

趙宗實紅著臉應是。

到了楊太後宮裡,曜哥兒嚇了一跳,這老太太的氣色特彆不好。

他納頭就拜,楊太後招手叫,“來!叫我瞧瞧……瞧瞧我們小世子長成什麼模樣了?”

曜哥兒過去,扶著楊太後靠好,“……等天和暖了,我陪您去賞春。聽我娘說,都城的春日最好了。到時候我給您買京都最好看的花戴。”

楊太後就笑,“都老了,便不作妖了。”

“那哪能呢?”曜哥兒就說,“隻有花趁人的,沒有人趁花的。花一歲便枯榮,人的壽數卻綿長。壽星簪花,那是花兒在攢功德呢。求您給它們個成花仙的機會,簪它一簪。”

楊太後給笑的,“這孩子的嘴隨了他娘了。”她抬手撫著孩子的麵頰,“瞧不見你娘,能瞧瞧你也是好的。”

然後當天晚上,楊太後又病的重了。

曜哥兒在宮裡住著,宮裡當初給雍王準備的寢宮重新被啟用了。聽到消息的時候他管宮裡的人要白疊子,“不要剝下來的,要整朵的白疊子。”

於是,整朵的白疊子給找來了。

他給白疊子上染色,紅的、黃的,紫的,粉的,做了一堆彩色的白疊子,抱著去了太後的寢宮。

太後意識是清醒的。

曜哥兒取了一朵紅色的,問說,“娘娘,簪一朵赤色的,好不好?”

大宋,赤色為尊。

楊太後笑著,抬手艱難的指了指粉色的,然後點頭。

曜哥兒換了粉色的,走過去遞給趙禎。

趙禎給太後簪在頭上,皇後捧了鏡子來,楊太後瞧了一眼,點頭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