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夏日長 下(2 / 2)

紅樓沉浸式圍觀 則美 11494 字 10個月前

把這些說完之後,又把各家的孩子給誇了一遍,雲芳不吝言辭將娘家的侄兒和侄女兒誇得簡直是天上的仙童,兩個嫂子聽的眉開眼笑,也把蘑菇姐弟兩個誇了一遍,要不是因為蘑菇這野丫頭就在眼前,雲芳差點信了嫂子們嘴裡的淑女是自己女兒。

高高興興的玩了一天,飽飽的吃了一頓飯,全家回家去了。

晚上回去,剛到了二門門口,樓大家的就出來扶著雲芳下車。

兩個孩子在外祖家玩了一天,這個時候昏昏欲睡,被人抱著到後院去了。樓大家的壓低聲音說:“今天王善保家的來了,跟我說了半天話。聽說寧國府發生了一件大事兒,今兒賣出了一家子人。”

“你這話說半截留半截什麼意思?賣人怎麼了?為什麼賣?”

樓大家的說:“前幾天他們府裡要查庫房,說一戶人家手腳不乾淨,要賣出去。今兒賣了,一家子二十多口......”說到這裡再次壓低了聲音跟雲芳說:“...他們府裡說這家人沒人倫,什麼......這些話說出來臟了您的耳朵。王善保家的說,被當成替罪羊,賣了。”

有些詞兒樓大家壓根說不出口,所以明明能一句話說明白的事讓她說的稀碎。

雲芳還是理解了,就是說焦大喝醉了酒,揭開了某些醜事,為了掩蓋,寧國府賣出去一家人。

他們以為把人賣出去了,這事兒就過去了,天大事兒一床被子蓋住了?

真是天真啊!

哼,唉。

雲芳表示知道了,回去先看看幾個姑娘。

賣人這事兒屬於稀罕事兒,但是也不會特意告訴了姑娘們。

幾個姐妹正商量著給老太太賀壽呢。

雲芳去的時候探春還和惜春說這事兒:“老太太這邊確實應該孝敬,但是你也要準備一份禮給你們家老爺。正巧咱們這幾日弄了一些顏料,不如你畫兩幅畫吧。多少也是你一份心意。”

惜春當時沒點頭同意也沒拒絕,表示考慮一下,然而探春和迎春已經替她想好題材了。

迎春說:“麻姑獻壽,鬆鶴延年,這些都行,紙筆顏料都是現成的,你這邊兒倒還好說,我們要送點什麼?”

探春說:“不如咱們姐妹兩個送老太太一些針線,至於東府的敬老爺......我也沒想好送什麼。林姐姐,你打算怎麼送?”

林黛玉也發愁,“我想著做個抹額給老太太,至於東府老爺哪兒,不如送些道家的典籍?”

探春就覺得不妥,搖了搖頭。迎春想了想,也覺得不好:“那邊老爺既然喜歡這個,肯定平時也收羅了很多,不缺咱們這些。咱們能送的也是市麵上常見的。若是有那些孤本或者是老爺沒有的,送過去倒還出彩,咱們這些送過去沒用。”

林黛玉聽到這裡也歎了一口氣:“我想的也是這樣,可惜了寶玉不在這裡,若是寶玉在這裡,咱們也能問問寶玉,寶玉總能想起一些不同的來。”

探春就問:“要不然咱們明天回去一趟?或者把二哥哥請來。”

迎春看著她們:“不如回去半天,要是把寶玉請過來了,誤了他讀書。”

二太太如今有事沒事都盯著寶玉,要真的是影響了寶玉讀書,怕是二太太那裡不給好臉色看。

探春比迎春更有體會,聽完了之後趕快點了點頭。

雲芳去的時候姐妹幾個已經商量得差不多了,看到雲芳過來一齊上去,先是問了問雲芳今天出去做客,殷家的老人夏日胃口如何,身體是不是還好。然後又說了明天想跟著雲芳回去一趟。

“正好我也要回去一趟,老太太要過壽了,家裡花錢的地方多,二嫂子還等著我帶著對牌回去支領銀子呢。”

實際上雲芳已經開始招聘掌櫃和夥計了,前期的貨運路徑開始鋪設,所以急需大量的銀子。自然是要回榮國府拿錢。

姑嫂幾個說好了明天一塊兒回去。第二天蘑菇也鬨著回去拜見長輩,所以一車女眷帶著桂哥兒蘑菇,一起到了榮國府。

邢夫人背著人拉雲芳抱怨了幾句:“不是說了嗎?不讓你把孩子帶回來,你怎麼還帶回來了!行了,這會兒我看著孩子。你走了就把她帶走,彆留在家裡。”

“太太,這本來就是萱姐兒的家,她能跟著我去前麵住幾天?再說了,眼看著老太太大壽和中秋節到眼前了,我們還能在那裡住多久?”

邢夫人也發愁。

“你說眼下這事兒惡心不惡心,咱們家孩子半大不大呢?萬一聽見了幾句臟話可怎麼辦?

我悄悄的跟你說,這些臟話讓寶玉聽見了。寶玉回去又問身邊的那些丫頭,不知道誰走漏了消息,讓二太太知道了。二太太惱了半天,差點翻白眼暈過去。老太太也惱的不行,你大嫂子和二嫂子都把孩子關家裡邊兒。我好幾天沒看到二妞妞了,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雲芳說了一句片湯話:“船到橋頭自有路,您也彆惱了,您今天看好孩子,晚上我早點走,把孩子給帶出去。”

邢夫人就拉著蘑菇,不許她亂跑,拘著她在身邊。

雲芳回榮國府名義上是要處理家裡麵最近的銀錢開支,所以就和李紈王熙鳳在大花廳裡麵分配預算額度。

積累了幾天的事情很快處理好了,幾個人又算了一下眼下給老太太過壽要花多少銀子,雲芳批了預算,讓人拿對牌去支領銀子。這會兒沒什麼大事兒,三個人就放下手頭的事,一邊喝茶嗑瓜子,一邊說著隔壁寧國府的消息。

雲芳發愁:“這事兒怕是京城該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昨天回娘家,我大嫂子拉著我問是不是真的,我哪裡肯承認啊。跟她說彆聽人家造謠,紅口白牙的造謠就不怕被雷劈了。這事兒才算是沒接著往下聊。”

王熙鳳歎口氣:“我派人往我叔叔家送請柬,這不已經開始為老太太過壽的事兒送請柬了嗎,我的陪房來喜兒的媳婦回來跟我說,王家的奴才也拉著她問呢。哎呦,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李紈也歎口氣,“也幸好我娘家的人和人來往不多,不過聽你們的意思很多人都知道了,那我娘家是不是也知道了?我就擔心過年回去我們家裡麵的人問東問西,跟你們說丟不起這個人。”

三個人齊齊歎口氣。

王熙鳳最糾結:“我以前和她關係最好,向來是欣賞她這個人,隻是怎麼都想不明白怎麼就做下這種事兒來。反正我到現在都想著這事兒絕不是她自願的。”

李紈壓低聲音:“自願不自願的在先放在一邊,昨天的事兒你們聽說了嗎?”

李紈不僅是榮國府的消息靈通,連寧國府的也知道。

“也不知道哪個喪良心的亂做證,說被賣出去的家生子一家不乾淨,什麼公公媳婦,嫂子叔子,哎呀,張口亂說,就不怕將來下拔舌地獄。”

雲芳看著李紈:“誣陷?”

“對啊,不誣陷怎麼找替罪羊。”王熙鳳說了一句,然後歎口氣:“唉,這家的家生子在寧府生養了好幾代人了,一家子老老小小那麼多人,賣出去的時候名聲還不乾淨。誰不知道這是什麼事兒啊,但是......”

李紈說:“那家的兩個媳婦一個被說成和公公有來往,有個被說成和小叔子私通。被賣出的時候在門口罵呢,罵的可難聽了,我都不學給你們聽了。這是得罪了誰啊,也不知道和誰結了這麼大的仇。老老實實乾活兒,沒做對不起人的事兒,一個黑鍋掉下來還必須背著。

汙了名聲不說,還要全家發賣。這兩妯娌罵奸夫□□呢,有個媳婦烈性的很,一頭撞在台階上,聽說血濺了蓉兒媳婦一裙子,蓉兒媳婦當場暈過去了,那個撞了台階的也不知道現在是死是活。”

天啊!

雲芳聽了都不嗑瓜子了:“我聽著手腳冰涼,這人要是沒了,就背上一條人命債啊。”

王熙鳳也歎口氣:“也不知道良心安不安,我雖然不怕陰司報應,但是這聽著就覺得心驚肉跳。”

李紈喝口茶:“要是有良心能乾出這種事兒來?身在福中不知福,大嫂子多好的一個人啊,為人是糊塗了一點,我說句不怕你們兩個告密的話,我恨不得她是我婆婆呢。”

王熙鳳接了一句:“誰說不是啊!我也想拿我們太太換她呢,多好糊弄啊。”

要不是好糊弄,這事她早就知道了。

雲芳又歎口氣:“大嫂子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

怎麼覺得這事兒瞞她瞞的太好了。

李紈和珍大奶奶的關係好,想了想:“她一門心思覺得家裡的奴才難管教,沒往自家想。我這心裡一直憋屈的難受,我想著告訴她吧,不能傻乎乎的讓全家都糊弄她。但是想了想,不知道反而是好事兒,上次她那兩個繼妹的事兒她氣的躺了好幾天,這事兒被鬨出來了,她能氣死。”

雲芳說:“紙裡包不住火,她早晚知道。”

王熙鳳放下杯子:“那就等早晚吧。”

這個早晚真的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