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樂新年(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綠蘿裙 9245 字 3個月前

臘月的生活忙碌又充實。

程丹若照舊為衙門的吏員安排年貨, 遵循名單寫帖子,並額外為他們提供了五斤毛線,算作員工福利, 回家讓人織成衣裳,這個冬天就不怕凍了。

吏員們自是感恩戴德,紛紛回禮。

這家送了一籃棗子,那家送點醃菜,還有人今年養的雞鴨吃得正肥,專程送來熏好的雞鴨。

程丹若收到一大堆土儀,自家吃也吃不完, 緊急打包, 送去京城給晏家。

晏鴻之接著年禮,大為驚喜, 立馬下帖子邀請二三好友賞雪小酌。

他的朋友分彆是禮部尚書王厚文、詹事府少詹事餘有田、國子監司業艾世年, 不是他當年的故友舊交,就是後來認識的文壇好友。

除了王尚書,都是清水衙門, 官職也不高,一向隻談風月八卦,不提政事(才怪了)。

今天,晏鴻之就準備了熏鴨脯,得意地說:“嘗嘗, 是我兒從大同寄過來的。”

王尚書嘗了口,沒吭聲。

餘少詹事是個實誠人, 吃完就說:“口味平平,侄女的手藝有待精進啊。”

晏鴻之卻道:“這可不是她親手做的,是當地百姓送的, 還有什麼雞鴨鵝蛋,醃菜糖蒜,她說送的人家太多,自己吃不了,送來給我和她義母嘗嘗。”

艾司業滿臉愕然:“百姓送的?”

“可不是。”晏鴻之說,“三郎的官是做得好,可不及她得民心啊。”

王尚書就知道有貓膩,此時方說:“毛衣功在千秋,也難怪。”他有點憤憤,“明明是我看上的孫媳,你偏要從中作梗。”

晏鴻之語重心長:“你家小六也沒看上啊。三郎看得準。”

王尚書多少有點感慨:“姻緣之事,真是冥冥之中天注定。”

王六已經中了進士,二甲三十六,以他的年紀,說句少年英才不過分。他爹娘早就物色好了媳婦,是年祭酒家的大姑娘。

這位也曾是柳氏相看過的兒媳,樣貌秀麗溫婉,才學過人,據說在家時就負責給弟弟啟蒙。

和王絮娘擅長詩文不同,這位年姑娘通經史,為人低調,鮮少出風頭,是典型的書香門第的姑娘,清貴典雅。

王六本不情願,可先前在寺中遇見,聽見她和弟弟講解佛偈,忽然就樂意了。

餘少詹事見王尚書語氣遺憾,不由問:“怎麼,子真家的姑娘就這麼好?”

晏鴻之露出淡淡的微笑。

“各家有各家的好。”都定了親,王尚書傻了才會說他家壞話,“年家姑娘也懂事孝順——我這不是想和子真當回親家麼。”

這也是真心話,年家姑娘知書達理,王尚書不是不喜歡她,然而,朝廷風雲變幻莫測,小五尚郡主,小六年輕,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就是下一個許繼之。

風雨欲來,年家姑娘能陪著小六隨波沉浮,卻不能幫他掌舵。

“不說了。”王尚書又嘗了口鴨脯,覺得下酒不錯,“吃酒、吃酒。”

晏鴻之剛舉起酒杯。

墨點:“老爺!”

他一哆嗦。

“太太說了,您不能再喝酒了。”墨點苦口婆心,“您忘了嗎?姑娘把藥包都寄過來了,您再喝酒,就得每天喝藥調理了。”

晏鴻之一聽,腳趾就隱約劇痛,趕緊放下酒杯:“我不喝,不喝還不行嗎?”

王、餘、艾三人發出大聲的嘲笑,空氣中充滿了愉快的氣氛。

--

臘月中,程丹若收到了洪夫人寄來的年禮。

比起靖海侯府的大手筆,晏家的東西並不多。晏鴻之準備了些書和筆墨,洪夫人送來一套江南的麵脂、口脂,都是家常實用的東西。

當然,少不了家信。

晏鴻之提起前些日子的聚會,王六的婚事之外,餘少詹事是在詹事府工作,這是為太子服務的部門,如今負責為幾位候選人教書。

他說,皇帝依舊每月檢查諸位藩王的功課,比起其他對手,豐郡王好學聰明,謙遜有禮,說鶴立雞群一點都不誇張。

有禦史上疏,請求早立皇嗣,將其餘藩王打發出京,因為這不合祖宗規矩。

這份奏折送上去,石沉大海,毫無反應。

然後,艾司業提供了王五的動態。他和王尚書說,王五自從進入國子監後,讀書倒也算認真,有了不少朋友。

王尚書一點都沒表態。

“義父的朋友……”程丹若斟詞酌句,“都挺有特色。”

謝玄英道:“世兄在戶部為官,老師難免上心,免得卷入紛爭。”

“這麼看,許尚書致仕,確實是個聰明的做法。”程丹若道,“我看著信,都覺得心驚肉跳。”

謝玄英蹙眉思索:“我覺得,陛下似乎……”

“嗯?”

“說不好,陛下的做法有點奇怪。”謝玄英難以描述心中的怪異,“總之,過繼一事,你我絕不能牽扯入內。”

程丹若點點頭,道:“我隻盼陛下身體康健,越久越好。”

他們還太弱了,少不了帝王的恩寵和扶持。假如皇帝有個萬一,新君上位,誰知道是什麼樣的景象。

“明年是任上的最後一年。”程丹若拍拍他的胸膛,“我們好好做,爭取早日升官。”

謝玄英握住她的手,點點頭。

--

年節的氣氛越來越濃,門口貼好對聯,門楣上掛了金銀泊紙,全都剪成人物或吉利的圖案,窗戶上貼各色紙畫,什麼美人花草,樣樣不同。

程丹若寫了一堆的“酉”字,倒貼在器物上,據說可以招財避災。

她親自剪柏樹枝,穿插過柿餅,紮進底下襯托的橘子,是為百事大吉。這個被慎重地擺在三堂的供桌最中央。

左邊的位置,是一個放大柿子的白瓷盤,周圍撒了一圈花生,右邊是一個大橘子和一個大凍梨。

謝玄英瞧了半天,隻瞧出一個百事大吉,問她:“旁邊兩個是什麼?”

程丹若說:“好事(柿)發生(花生),大吉(橘)大利(梨)”

謝玄英擰眉,抬手把凍梨拿走,換成了栗子。

“怎麼能用梨呢?”他教訓,“梨不祥。”

程丹若:“……”迷信。

她擦擦凍梨,已經軟塌塌的,直接剝皮吃掉。

除夕當日,衙門外頭架起了一個鐵盆,底下是二十四條鬆柴,故又叫“鬆盆”。這東西也沒有彆的用處,燒得火熱後跨過,就能除晦氣。

這是吏書的建議,他說今年遇到蝗神,大家心裡都不太舒服,為了祈求明年風調雨順,今年最好祭祀一下。

程丹若已經意識到,在民智未開的古代,多搞祭祀和合理的迷信活動,有利民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