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二十歲的夏天(2 / 2)

老本行,有什麼不敢的。八爺自信把脈,摸完左手摸右手。“四哥還是這麼個容易上火的體質。”診完脈的八貝勒笑道,“也不必喝藥,我後頭還有一件新做的麻衫,四哥趁早將這身捂得慌的朝服換下來,鬆快鬆快,再多喝水,就好了。”

四大爺本來就不是來看病的,得到這麼個結果也不意外。不過這個換衣服的提案他還是挺心動的。大熱天的穿正裝確實遭罪,哪怕是特意做的夏天的朝服,但再薄的綢緞都禁不住兩三層地往身上套啊。

等四貝勒換了新衣服出來,又喝了點薄荷水,確實覺得爽快不少。他依舊是覺得還有話沒說,然看診也看了,似乎沒什麼繼續留下來的借口了。

“八弟,這些年四哥看在眼裡,兄弟裡再沒有像你對同胞姐妹這麼上心的了。八妹妹幼年時親手種痘親手喂食,待到年長了又是親授經史和騎射。看得我都忍不住羞愧,隻是……”

隻是德妃和太後不是萬事不管的良妃,良妃能把女兒徹底交給兒子管,反正自閉美人也不在乎名聲什麼的。但德妃和太後都還是要臉的,自然隻會勸四阿哥好好辦差,教養公主是後宮的職責雲雲。

各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滿宮裡隻有八阿哥和死了娘的十三阿哥,養妹妹跟養女兒似的。

八貝勒擺擺手:“四哥說的我都明白。按說太後娘娘和德額娘在上,我們當小輩的不必多管五妹妹和七妹妹的事。但容弟弟多嘴問一句,五妹妹已經有了著落,是一樁旁的姐妹羨慕不來的婚事。但七妹妹呢?你們心裡可有了章程?”

四大爺苦笑,錘著胸口道:“八弟知我啊,我正是擔心小七!”

他就說他怎麼胸口堵著什麼呢,原來是在七公主身上。比七公主更小一些的八公主已經準備今年秋天去相看了,那七公主怎麼辦?沒人說起啊。他得承認,八弟那句“平日裡一邊幻想一邊放任,真到撫蒙聖旨下的時候痛哭流涕,就顯得手足情深了嗎”不光在往老三心上紮箭,也戳中了他老四的良心。

四大爺從小跟在孝懿皇後身邊長大,到底跟德妃隔了一層,與德妃膝下的七公主和十四阿哥都不算太親近。如今到了七公主的婚事上,他想使勁也不知該如何使。但什麼都不做吧,又良心難安。

八爺還在解釋:“本來我跟皇阿瑪求恩典的時候,單單提了昆昆著實刻意。傻子都能猜到我的意圖,覺得我就是出於私心。最得體的說法,該帶上年齡相仿的七妹妹一起的。然而我怕德額娘已經有了將七妹妹留在京裡的打算,貿然將她帶去木蘭,反而好心辦了壞事。”

四大爺垂眼苦笑道:“八弟這話說出來,你自己信嗎?”

八貝勒:……四哥你可真夠直白的。

“準噶爾的策妄阿拉布坦繼承了葛爾丹的汗位,也老實不了幾年,皇阿瑪迫切需要拉攏新近歸附的喀爾喀蒙古。四公主去了土謝圖部,六公主定了塔米爾,八公主……大約是劄薩克圖,都是喀爾喀的蒙古王公。後頭的公主還小,都沒序齒,皇阿瑪的女兒其實是不夠用的,已經漏過了溫憲,難道還會漏過七公主嗎?喀爾喀的車臣汗部可還沒有公主呢。”

四大爺看問題還是透徹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八爺也沒什麼旁的好說,隻能一聲歎息。局勢如此,掌天下大權的皇帝都不能隨心所欲,何況他們皇子呢。哪怕他跟四哥在皇子裡麵也算是有臉麵的。

“四哥若是有意,可以稟了皇阿瑪,讓七妹妹也一道去木蘭。昆昆已經定了同行了,七妹妹問題不大。且我大概率跟著同去,保管她們沒病沒災地回來。”

四阿哥心情沉重地點點頭,告了一聲謝之後就離開了三懷堂。蘇培盛拎著打包好的朝服跟在後頭,瞅著也是一副周到能乾的樣子。

話說四爺回了府邸,先是回書房翻看典籍,最後從《戰國策》中找到了《觸龍說趙太後》,起出來抄了三遍才擱筆。

經過了跟八弟的一番交談,對於公主撫蒙這件事,他的頭腦前所未有的清晰。與普通讀書人喜歡念叨的“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一句不同,皇家子弟的目光落在最後一句上: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

戰國時期,趙國國君更替,遇到秦國趁機攻打。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提出以趙太後的小兒子長安君當人質才能出兵。太後自然不願意,但經過觸龍的勸說後還是點頭同意了。在一個實力更強的國家當人質,比起公主下嫁來哪個更艱難呢?為什麼趙太後同意了呢?

道理就在這句話裡。

即便是國君的兒子,親生骨肉,也不能毫無功勞地享有尊貴的地位和金玉的財富。公主聯姻,就如長安君做人質,是他們為國家作出的犧牲,也是他們對國家的功勞,有了這份功勞,相比京中被養廢的宗室們,地位才更尊貴,話語權才更重,而不是一朝換了君王,就成了白吃糧食的負累和可以養肥待宰的冤大頭。

四大爺在五公主的婚事上,聽多了“公主就是嬌養的客”、“不求公主立什麼大功,平安富貴一生才是福氣”之類的話。但兩代之前的大清公主們可不是這副嫁到蒙古就鬱鬱寡歡的樣子的。孝莊太後三個女兒,各個撫蒙,除了老三不幸染了天花外,剩下兩個都是彪悍而長壽的。或者咱們不追大清還在草原隔壁的日子,就說《觸龍說趙太後》的那個時代,趙太後的女兒也是遠嫁到了燕國去當王後,趙太後雖然思念女兒,但也是哭著在神前祈求她能在燕國站穩腳跟,不要在宮鬥中敗落以至於不得不跑回娘家來求庇護的。

兩千年前就寫入經典的道理,代代傳播,但可笑直到今天還有人看不透啊。

為之計深遠,為之計深遠。把妹妹往弟弟的方向教導的八弟才叫做“為之計深遠”。八公主小的時候也是個嬌嬌怯怯的小軟糖,幾乎是眨眼間就變成了一個堅強的通透人了,讓他不由想起抵報中傳來的四公主的“豐功偉績”。說實話,這樣厲害的女子,娶來當妻妾那是不招四貝勒喜歡的,但若是撫蒙的姐妹,那就該這樣啊!

四大爺收拾好心情,將那些寫了《觸龍說趙太後》的宣紙卷起來,隨手塞進了旁邊的書格子裡。

第二天不是請安的正日子,四大爺專門申請了進宮去找德妃。其實再過兩天就是請安日,大不必專門跑一趟。然而請安日必得帶福晉的,四貝勒覺得萬一德妃發起火來,他一力承擔就是,不能讓福晉成為出氣口。

事實證明,四貝勒的覺悟是正確的,他剛把“讓七妹妹今年也跟去木蘭”的提議說出來,德妃就失手打翻了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