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1 / 2)

延平十七年春二月,樊嫽被冊封為貴人。

這是漫長寒冬之後一場難得的喜事。去年春夏一切皆好,風雨合時,但到了秋季卻大雨連連,京師等二十九郡國受災。

秋雨之後,冬日十一月又發生一場大地震,受災郡國三十五,一些地區大地崩裂,泉水湧出,屍體枕藉,慘不忍睹。

朝廷派光祿大夫巡按災區,出錢斂屍,免去田租口賦。這是近年來,大漢罹受最嚴重的天災之一。

救助完受災地區,朝中事務暫且清閒了一些,鄧綏依例冊封樊嫽為貴人,也為彌漫著愁苦和緊張的北宮添了幾分喜氣。

二月裡,大地開始複蘇,湧出一片又一片的新綠。

鄧綏喘過氣來,與劉隆對坐喝茶,歎道:“我原以為去年大漢時來運轉,結束天災,沒想到……”

想到秋冬的焦頭爛額,鄧綏沒有說下去,隻是喝茶。

劉隆回道:“大漢時運不濟遭此天災,非人力所為,母後不要過於憂慮。堯舜時,黃河泛濫,鯀禹父子治水二十多年方成。“

“國家多難,我們時人生活在其中備受煎熬,度日如年。但這放到大漢的曆史中,也不過滄海一粟。母後你做事,俯仰無愧天地,已經儘力了。”

母後的共情能力很強,劉隆怕她傷身,勸她道。

鄧綏聽完,臉上勉強扯起笑容,道:“不知後人怎麼看,我們還是要過好當下。”

劉隆點頭,鄧綏又問起他和樊嫽的相處情況,笑著道:“母後我年紀大了,身子一年不如一年,若是早日能看到皇孫就好了。”

他就知道是這樣,沒結婚催結婚,成了親催生子,但誰讓他家有皇位要繼承呢?

“尚可尚可。”劉隆含糊道。

鄧綏點頭,道:“前兒蔡侯過來稟告,說他年紀大了,精力不濟,想將宮中的事務交出去,你覺得樊貴人如何?”

劉隆聞言想了想,道:“蔡侯曆經三朝,老成持重,尚方局事關重大,離不開他。這宮中瑣事……不知阿好能否擔起?”

鄧綏聽到“阿好”二字朝劉隆直笑,劉隆辯解道:“阿好曾與我言母後待她耐心細致體貼,如阿母般。如今又有這樣的緣分,咱們成了一家人。”

鄧綏笑道:“你呀……來人,請樊貴人過來。”宮女應聲而去。

樊嫽如今住在掖庭裡的一座宮殿,聽到傳召,趕忙過來,拜見皇太後與聖上。

劉隆將事情與樊嫽說了,然後道:“宮中宮女寺人數千,再加上外麵的宮苑,事情繁重,你可願意接手宮中事務?”

樊嫽當然願意,她來宮中不是來當鹹魚的,看到這樣的機會自然要抓住。

隻見她想了想,道:“母後政事繁忙,蔡侯年紀大了,我年輕沒經驗,隻怕弄巧成拙,反而不美。”

鄧綏道:“這宮中諸人也唯有你身份最合適。”

樊嫽笑回:“承蒙陛下看重,我願意一試。但我年輕唯恐失

了皇家體麵,需要幾個持重的人幫襯著,還請陛下成全。”

鄧綏道:“這人選嘛,你去找蔡侯要。”

樊嫽笑著道:“陛下疼我。”鄧綏聽了笑起來。事情商定之後,樊嫽與蔡侯交接宮中的事務,劉隆則與母後一起處理朝政。

晚上,劉隆請樊嫽來到德陽殿,問她交接的情況。

樊嫽感慨道:“這宮中千頭萬緒,難為蔡侯還能兼顧。聖上,這宮中以後是什麼章程?”

劉隆攜著樊嫽的手,兩人坐在榻上。

“蕭規曹隨。”劉隆道:“蔡侯做事細致周全,你呀就做個曹參就好了。”

樊嫽了然,點頭道:“我明白。”

劉隆給她斟了一杯溫水,道:“母後的身子自從去年病愈後,就不大好,這朝中和宮中的事務我們要為他分憂。”

樊嫽點頭,道:“我曉得,我在宮中一定要恭謹。”

劉隆臉上露出笑容,對她道:“你一向聰明,你的兄長現居何職?”

樊嫽回道:“兄長在郎署為郎。”

劉隆想了想,道:“就他先任郎中,上書言事,顧問應對。”

樊嫽聞言,回絕道:“聖上,我兄長剛入郎署,就成為郎中怕是不妥。先讓他在郎署學政,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樊嫽的兄長因著妹妹的關係,入了鄧騭的幕府。樊嫽冊封貴人後,以任子進了郎署為郎。

劉隆聞言,笑道:“就以你的意思。”

說罷,劉隆看了眼窗外,聽到外麵風聲呼嘯,轉頭對樊嫽道:“今日就留在這裡吧。”樊嫽低頭應了。

樊嫽本來是聰明能乾之人,接受宮務後迅速上手,裁決宮務多遵舊例,比想象之中更加順利。

她反應過來原因,不禁失笑。這宮中事務自然是按照皇太後的理念處理的,而她跟著皇太後處理了幾年的政務,理念自然相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